第一卷 第4章 打糧戰(1 / 1)

推荐阅读:

黃寧一聽,猛然間覺得這個刺史倒是有些心係百姓。

不過也許是誑語呢?

反正不能輕信。

於是他開口道:“眼下百姓已處荒年,如若現在不救,不知會有多少人死於你的一念之間。”

黃巢一看刺史此時垂下頭去,便對著黃寧說道:“寧弟,開倉放糧的各項事宜就交給你了。”

“將王長史帶上來。”

頃刻後,王長史被幾個兄弟綁著帶到堂內來。

此時他已經心氣儘喪,不過依然開口道:“既然成王敗寇,我無話可說,不過朝廷不會坐視你們這些反賊起事的。”

王長史這麼一說,座中的鹽幫兄弟們都是輕蔑一笑。

而唯有黃寧心中對王長史的話有些思慮。

他覺得估計不過幾日,唐廷就會派兵前來鎮壓。

而現在最要緊的,就是壯大實力。

黃巢站在堂前,目光深邃地望著遠方。

他轉身對身旁的親信說道:“速派可靠之人前往濮州。”

那人立即拱手應道:“是,屬下這就去辦。”

黃巢又補充道:“務必找到王仙芝,傳達我的意思。”

親信點頭,迅速退下安排人手。

黃巢知道,單憑自己的力量難以對抗朝廷。

他需要盟友,而王仙芝正是最佳人選。

此時,黃寧走了過來,低聲問道:“大哥,可是要聯合王仙芝?”

黃巢微微點頭,沉聲道:“不錯,他手下人馬不少,若能聯手,大事可成。”

黃寧思索片刻,道:“王仙芝此人野心不小,未必甘居人下。”

黃巢冷笑一聲:“無妨,先借他的勢,日後再作計較。”

夜色漸深,幾名信使悄然離開營地,直奔濮州而去。

與此同時,黃巢下令加強城防,以防朝廷突襲。

他站在城牆上,望著遠處隱約的火光,心中盤算著下一步計劃。

鹽幫的兄弟們日夜操練,士氣高漲。

黃寧則負責清點糧倉,確保軍需充足。

他深知,糧草是立足之本,絕不能有失。

次日,黃巢召集眾頭領議事。

他環視眾人,肅然道:“朝廷必會派兵鎮壓,我等須早作準備。”

一名頭領拍案而起:“兵來將擋,怕他作甚!”

另一人卻皺眉道:“硬拚並非上策,還需智取。”

黃巢點頭:“不錯,我已派人聯絡王仙芝,若能聯手,勝算更大。”

眾人聞言,紛紛讚同。

就在此時,探子匆匆來報:“報!朝廷已調集兵馬,正向此處進發!”

黃巢神色一凜,問道:“有多少人馬?”

探子答道:“約五千精銳,三日後可到。”

眾人聞言,麵色微變。

此時黃寧微微一笑,他覺得區區五千兵馬證明了朝廷對於他們這群鹽幫反賊並沒有怎麼重視。

不過這對於他們來說,算是好事。

接著他對著黃巢道:“大哥,我有一計可退兵。”

“請講……”

“朝廷摸不清咱們的虛實,咱們完全可以誘敵深入,再一舉殲滅。”

“今夜,我就帶一幫兄弟溜到城外紮營……”

黃寧這麼一說,不用繼續解釋,黃巢等人也明白了他的謀劃。

先誘敵深入,再內外夾擊,此計甚為可行。

隨後各將都紛紛離去,準備接下來的戰事了。

黃寧暫且留下來,與黃巢繼續商量未來發展大計。

“大哥,眼下王仙芝那邊還沒動靜,我建議開始四處購糧,再以低價賣出,與唐廷打價格戰,以此來收買民心。”

作為後世之人,黃寧熟讀了很多曆代商戰政策,他自然對糧食賤賣的作用有一定的認識。

而黃巢也是全然相信他的。

此時黃巢眼中精光一閃:“糧戰?”

黃寧點頭,壓低聲音:“正是。”

他解釋道:“唐廷稅賦沉重,糧商囤積居奇,百姓苦不堪言。”

“我們手握州倉,又有繳獲。”

“可暗中派人,偽裝成行商,去鄰近州縣大量收購市麵上的糧食。”

“動作要快,要密。”

黃巢皺眉:“購糧?那豈不是耗我資財?”

黃寧胸有成竹:“大哥莫急。”

“購糧隻是第一步。”

“第二步,我們以低於市價三成的價格,在我們控製的區域,尤其是流民聚集處,開倉售糧。”

“甚至,對赤貧者,可施薄粥。”

“消息傳開,四方饑民必蜂擁而至。”

黃巢若有所思:“低價售糧…收買人心?”

黃寧肯定道:“正是此意。”

“百姓隻求活命,誰給活路,便認誰是天。”

“唐廷橫征暴斂,我們平價放糧,民心向背,立時可判。”

“再者,我們大量收購鄰州糧食,推高當地糧價。”

“鄰州百姓怨氣更甚,對唐廷恨意更深。”

“若官府強行平抑糧價,必與糧商衝突,自亂陣腳。”

“若坐視不理,則民怨沸騰,更易被我等煽動。”

黃巢撫掌大笑:“妙!妙計!”

“此乃釜底抽薪,攻心為上!”

“寧弟,你真是我的張良、孔明!”

黃寧謙遜道:“大哥過譽。”

“此計還需仔細籌謀。”

“購糧需得力且機敏之人,分多路進行,避免引起官府過早警覺。”

“售糧點要選好,既方便饑民,又便於我們掌控。”

“還需派可靠兄弟混入饑民,宣揚我鹽幫義舉,揭露唐廷之惡。”

黃巢立刻拍板:“好!”

“購糧之事,我讓趙老三去辦,他跑過多年行商,門路熟。”

“售糧放粥,由你全權調度,人手、地點你定。”

“宣傳之事,交給劉七,他口才好,腦子活。”

黃寧應道:“是,大哥。”

“事不宜遲,我這就去準備。”

他轉身快步離開。

黃巢望著黃寧的背影,眼中滿是欣賞與期許。

他深知,這位族弟帶來的,遠不止是武力。

是攪動風雲的智謀。

是爭奪天下的視野。

黃寧回到臨時征用的府衙偏廳。

他攤開簡陋的地圖。

手指點在幾處交通要道和流民聚集的城外空地。

“這裡,這裡,還有城西破廟旁,設三個售糧點。”

他對身旁的助手吩咐。

“每個點配二十名兄弟維持秩序,十名夥夫熬粥。”

“登記造冊不必苛求,但需大致記錄領糧人數,估算消耗。”

“糧車每日寅時出發,確保卯時開售。”

助手一一記下:“明白,黃寧哥。”

黃寧又補充:“再撥一隊人,專司打探消息。”

“密切關注城內糧價變動,官府的動向,尤其是刺史、通判殘餘勢力的反應。”

“還有,流民中的議論,要一字不漏地報來。”

助手點頭:“遵命!”

購糧的行動在夜色掩護下悄然展開。

趙老三帶著幾支精乾的隊伍,扮作不同商號的夥計。

他們攜帶重金,分頭潛入鄰近的滑州、鄆州。

目標明確:掃蕩市麵流通的糧食。

起初還算順利。

各地糧商見有大主顧上門,且出價高於市價一成,紛紛喜出望外。

糧食被一車車秘密運出。

然而,紙終究包不住火。

大量糧食在短時間內被神秘買家收購一空。

鄰近州縣的糧價,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池塘,猛地向上竄起。

“怎麼回事?昨天還五錢一鬥,今日就七錢了?”

“聽說來了幾個大商賈,把糧鋪的存糧都買光了!”

“天殺的!這還讓不讓人活了!”

恐慌在街巷間蔓延。

百姓奔走相告,搶購風潮初現。

糧商們先是狂喜,隨即又感不安。

他們開始惜售,囤積觀望。

價格繼續攀升。

消息也傳到了其他地方官吏耳中。

“查!給我嚴查!”鄆州刺史拍著桌子怒吼。

“定是奸商囤積,擾亂民生!抓幾個領頭的!”

衙役四出,卻抓不到“大商賈”的蹤影。

購糧隊伍早已完成任務,帶著最後一批糧食撤離。

隻留下節節攀升的糧價和滿城怨聲。

與此同時。

在黃巢控製的曹州城外,三個售糧點人頭攢動。

“鹽幫義軍開倉放糧啦!”

“平價糧食!薄粥管夠!”

消息像長了翅膀。

衣衫襤褸、麵黃肌瘦的流民從四麵八方湧來。

他們眼中燃起了久違的希望。

“真的…真的隻要三鬥錢?”

一個老漢顫抖著捧著剛買到的糙米,不敢置信。

維持秩序的鹽幫兄弟大聲道:“老丈,千真萬確!我們黃大將軍說了,不讓一個百姓餓死!”

“鹽幫義軍萬歲!”

不知誰喊了一聲。

瞬間,感激的呼聲此起彼伏。

“黃大將軍仁義!”

“謝義軍活命之恩啊!”

施粥棚前更是排起了長龍。

熱氣騰騰的薄粥,在饑民眼中勝過瓊漿玉液。

混在人群中的劉七等人,趁機開始“講故事”。

“知道為啥唐廷不管咱們死活嗎?”

“皇帝老兒在長安花天酒地呢!”

“狗官們隻顧自己撈錢,哪管百姓餓殍遍地!”

“要不是黃大將軍仁義,開倉放糧,咱們早就餓死路邊,被野狗啃了!”

字字句句,戳在百姓心窩。

對比之下,鹽幫的義舉,唐廷的冷漠,高下立判。

“對!跟著黃大將軍才有活路!”

“反了這鳥朝廷!”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