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晚明海梟 > 第327章 文萊航線

第327章 文萊航線(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總座,我們這就去內港罷,看看裡頭是不是有人家。”石壁十分清楚林海對榆林港的規劃,於是提議船隊進港。

“暫時不急,等到最低水位時再進港。”林海手中拿著一張榆林港的地圖,上麵清晰地標注了港中各處水深和暗礁位置。

這是去年春季林海派船到榆林港測繪所得,地圖上顯示在大東海的東側,港內分布有一些暗礁,除此之外整個外港的水深都十分適宜。

由於天氣不錯,加上船隊規模較大,林海決定還是等到暗礁都露出水麵時再進港不遲:“傳我將令,船隊拋錨,叫黎大當家的和薑軍師到定遠號上來見我。對了,把蔡平也給我叫過來。”

蔡平是原諸葛亮號的艦長,最早一批在濠鏡入夥的老兄弟。此人性情沉穩,做事有經有權,海軍部成立後先後擔任過老閘船艦長和護衛艦艦長,公司的曆次海戰都沒落下,早期也參與過不少移民、貿易相關的事務。

東山之戰後,林海派蔡平率領一支船隊到榆林港測繪,同時還開發了兩條新航線,所以他就是早已內定的海軍部榆林港駐軍司令。

諸葛亮號艦長則由在大嶼山之戰中立有大功的魏曉東接任,海軍部派駐榆林港的就是路博德號和楊仆號兩條通報艦。

除此之外,還有一百多名炮手負責炮台,總的駐軍人數在三百人規模,都歸蔡平統領。這些人名義上加入黎忠國部,實際仍在海軍部名冊上,由公司發餉,就像張大牛等人在濟州島一樣。

蔡平和黎忠國翁婿倆上船後,林海在艉樓一層的官廳中接見了他們,開門見山地對蔡平說道:“眼下還是三月中旬,要是後頭天氣沒什麼變化,你就親自再去文萊走一遭……”

他說著轉頭看向黎忠國:“黎大當家的這邊也請派兩條大船,今後文萊航線就交給你們了。”

文萊就在南沙裙島的南邊,去年蔡平船隊開發的兩條新航線之一就是從榆林港到文萊的首都科塔巴圖。後者位於婆羅洲北邊的斯裡巴加灣,曾幾何時也是繁盛一時著名商港,號稱東方威尼斯。

在明代的成熟針路中,文萊是位於東洋航線。也就是說,去往文萊的針路一般以福建為始發地,途經澎湖、呂宋、鄭和島(原巴拉望島,今已改名),這是一條先航向東南、再轉向西南的曲折航線。

第(1/3)頁

第(2/3)頁

若是以榆林為始發港,則是途經西沙裙島和南沙裙島,距離要近得多。對於手握精確海圖的會友公司來說,隻要掌握了去西、南沙的針路,要開發這條航線並不算太難。

文萊曾是大明的屬國,古稱為渤泥,元末明初的華人黃森屏曾任該國攝政,其家族世代與王室聯姻,直到萬曆年間仍是當地的政治豪門。

永樂年間,黃森屏以渤泥國王的名義到大明朝貢,最終死於南京,並提出希望“托體魄於中華”,其墓至今仍在。

黃森屏在死前還曾向朱棣獻土,表示要“境土悉屬職方”。不過隨著明廷後來放棄經營南洋,後來的渤泥國王也就漸漸不來朝貢了。

16世紀初,文萊迎來了極盛時期,一度控製了全球第三大島婆羅洲的全部沿海地區。不過由於地理阻隔,該島南部原屬於滿者伯夷王國的領地漸漸喪失,文萊轉而北向經營,勢力範圍開始滲透到菲律賓群島。

但西班牙人的到來打斷了這一進程,半個世紀前文萊的首都被攻陷。雖然此後西班牙人因疫病流行而退走,但文萊的國勢從此一蹶不振,淪為了昔日小弟蘇祿蘇丹國的附庸。

而林海之所以要開發文萊航線,主要就是為了繼續與蘇祿做生意。後者是西菲當局的頭號大敵,會友公司已不宜直接向其出售軍火,所以要通過黎忠國來倒一手。

從榆林港到文萊、蘇祿,不用經過西班牙人所在的呂宋,這樣一來自然比以前歐左吉走東洋航線要安全得多。而且這條貿易線主要是為了從蘇祿輸入奴工,未來的田獨鐵礦毫無疑問是最為需要奴工的,單從運輸成本上來說也更有優勢。

“總座,這次去幾條船?公司的通報艦有些紮眼,是不是就留在榆林港?”蔡平聽完林海的話後請示道。

“你說的是,請黎大當家的派兩條廣船過去罷,多帶幾副備用舵。”林海在來時路上已向黎忠國翁婿說過這事,接著又問道,“你們這邊派誰過去,這條線後麵就是你們來跑了,會友不會再派人摻和。”

“我願隨蔡兄弟走一遭。”薑軍師聞言站起身來,他此前從沒做過遠距離海上貿易,不過倒是對此挺感興趣的。

“你能去最好。”林海聞言點了點頭,黎忠國沒有兒子,今後就是女婿接班,薑軍師看來是作好了由海盜轉型為海商的打算。

第(2/3)頁

第(3/3)頁

“去完文萊之後,我們還去不去蘇祿?”蔡平接著又問道,他很清楚林海開發文萊航線的目的,不過去年他的船隊到了斯裡巴加灣之後就返航了,沒有繼續向東去往蘇祿王所在的和樂島。

“要去一趟,最好和蘇祿王見個麵,把生意上的事談妥了。”林海這次把歐左吉手下認識蘇祿蘇丹的得力乾將也帶了過來,他接著又道,“蘇祿王和文萊王世代聯姻,今後與蘇祿的生意就在科塔巴圖做,從明年起就不用再去和樂了。”

“是,總座,我們休整兩天,補充些淡水就上路……”

說完文萊航線和蘇祿貿易之事後,榆林港的退潮差不多也結束了,大東海的暗礁全部浮現在水麵上,隻要眼睛不瞎就能避開。對於一支大艦隊進港來說,這無疑方便多了,尤其是船隊裡絕大多數水手都是第一次來榆林港。

“傳我將令,艦隊起錨進港。”隨著林海一聲令下,各船都開始了起錨操作。

此時進港是逆風航行,好在大東海的水域麵積足夠大,就連定遠號都不用槳帆船牽引,先向西偏北方向航行拉出足夠的吃風角度,隨後轉向東偏北即可。

但進了內港之後就不行了,因為榆林內港十分狹窄,狹窄也就意味著險要,未來的要塞就要建在此處。

(本章完)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