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共赴黃泉(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此時的江川,心中豪情萬丈,忍不住高聲吟詩:“禦劍乘風來,淩雲破九霄。”

陶弘景在一旁也來了興致,當即對詩回應:“獨山迎遠客,劍陣展新朝。”

兩人相視大笑,山顛之上都是歡快的笑語。

笑過之後,陶弘景帶著江川來到一個避風山穀。

山穀中靜謐祥和,四周樹木環繞,地上鋪滿了厚厚的落葉。

陶弘景神色變得嚴肅起來,對江川說道:“此處安靜,適合修煉。接下來,我便傳授你天玄劍陣的心法。”說罷,陶弘景伸出手指,輕輕點在江川的眉心。

一股強大的魂力湧入江川的魂海,海量的信息瞬間在他腦海中展開。

江川隻覺眼前一亮,仿佛看到了劍陣的種種奧妙。努力集中精神,將這些信息一一記下。

在山穀中,江川開始了艱苦的修煉。他每日沉浸在劍陣的修煉中,不斷地嘗試和領悟。

轉眼已過二十餘天。

此時正值北境嚴冬,大雪紛飛,整個山穀很快被厚厚的積雪覆蓋,河流也凍結成冰。

江川和陶弘景都成了雪人,可江川依舊專注於修煉,沒有受到外界的影響。

期間,陶弘景的陽神曾短暫離開前往虎牢關。

待他回來時,發現江川仍在打坐冥想。

陶弘景看著江川,他回想起自己當年,花費了整整一年時間才領悟天玄劍陣,而江川僅用了二十天,就已有所領悟。

江川身上不斷湧出強大的劍意,讓陶弘景都感到震驚。

又過了七天,江川終於從冥想中醒來。

青霜劍似有感應,自動出鞘,劍芒吞吐,劍意彌漫開來。

江川調動體內真氣,嘗試激活天玄劍陣。

他身後出現一個巨大的法陣,法陣緩緩運轉,發出淡淡的光芒。青霜劍在法陣中一分為二,二化四,不斷分裂,最終形成一百二十八把飛劍環繞在他周身。

每把飛劍都帶著一劍青龍的劍氣,秩序井然地飛行著。陶弘景看著心中既欣慰又激動。

江川天賦異稟,先天道胎的體質讓他在短時間內掌握了劍陣之法。

山穀中劍鳴聲此起彼伏,江川的劍陣初現雛形。

陶弘景站在山穀之中,看著江川。

此時的江川,周身環繞著一百二十八把飛劍,每一把飛劍都裹挾著淩厲的青龍劍氣。

隨著江川靈力的湧動,這些飛劍衝天而起,帶著一股毀天滅地的氣勢,徑直朝著遠處的雪峰飛去。

刹那間,那一百二十八把飛劍瞬間將遠處的雪峰削平。

巨大的雪崩發生了,無數的積雪奔襲而下,整個山穀都為之震顫。

江川的天賦遠超自己當年,這份天賦讓他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便將天玄劍陣修煉到這般驚人的程度。

“這……這威力,簡直難以想象!”陶弘景喃喃自語道,語氣中既有欣慰,又帶著自嘲。

欣慰的是,自己看中的傳人如此出色,自嘲的是,對比之下,自己當年的修行速度實在是相形見絀。

江川操控著劍陣,感受著體內澎湃的力量,心中也頗為滿意。

憑借這一招,在知微境中,自己已然可以橫行無忌。若是在生死關頭激發龍魂之力,說不定真的能與至尊一戰。

想到這裡,江川盤算著下一步,自己必須著手修行紫府,同時尋找合適的煉體之法,以增強身體強度。

畢竟,身體是容納魂力的容器,若不強化,在龍魂蘇醒時,巨大的衝擊很可能會讓自己的身體崩潰。

陶弘景走上前,拍了拍江川的肩膀,說道:“江川,你這劍陣,已然有了非凡的威力。不過,修行之路,永無止境。”

江川收起劍陣,恭敬地對陶弘景說道:“前輩,多虧了您的教導,我才能有今天的成果。隻是,我知道自己還有許多不足,接下來,我想修行紫府,還望前輩能給我些指點。”

陶弘景點了點頭,說道:“修行紫府,確實是你接下來的重要方向。不過,這並非一蹴而就之事,需要你耐心修煉。對了,我看你也在考慮煉體之法,這想法不錯。”

江川眼睛一亮,趁機問道:“前輩,不知天柱山是否有合適的煉體之法?”

陶弘景思索片刻後說道:“道門修士,大多更注重真氣的修煉和對天道的領悟,對於煉體之法,並非我們的強項。

第(1/3)頁

第(2/3)頁

在這九州之中,佛門的煉體之法堪稱頂尖。”

江川心中有些失落,但仍問道:“那前輩,以我的情況,該如何是好?”

陶弘景笑了笑,說道:“我早年曾得到一本佛門煉體功法,名為《龍象神魔功》,雖說隻是殘卷,但也是地階功法,若是你修煉,定能受益。”

江川一聽,頓時來了興趣,連忙說道:“前輩,這功法真的適合我嗎?還望前輩能傳授於我。”

陶弘景點了點頭,說道:“放心,待我們返回河陽,我便將這功法傳授給你。

不過,這功法修煉起來,必定艱難無比,你要有心理準備。”

江川鄭重說道:“前輩,我不怕吃苦,隻要能提升實力,我定會全力以赴。”

陶弘景提出返回河陽城。兩人收拾好行裝,踏上了歸途。

在飛行途中,江川俯瞰下方,看到了樂風鎮。曾經那個熱鬨的小鎮,如今已被戰火摧毀,成為一片廢墟。

江川望著下方的廢墟,想起自己曾在這裡與歐陽木相遇,那時的小鎮,充滿了生機。可一切都已麵目全非。

“前輩,這樂風鎮……”江川忍不住說道。

陶弘景也看著下方,歎了口氣,說道:“這場戰爭,太過殘酷了。

先軫的大軍神秘出現,其目標遠不止渭城。

河陽城城主府內

趙盾手裡緊握著剛收到的密信,上麵寫著:玉城已破。

“先軫,你這惡魔!”趙盾低聲咒罵,拳頭不自覺攥緊,信紙都跟著輕輕顫抖。

先軫那十萬亡者之師,竟在短時間內攻陷玉城,還屠了城,南域的孫家也因此覆滅,實在是慘無人道。

更讓趙盾害怕的是,先軫的軍隊人數還在瘋漲,眼看著就要到二十萬,甚至可能朝著三十萬去了。

“來人!”趙盾猛地轉身,高聲喊道。一名暗衛出現,單膝跪地候命。

“去,再探先軫軍隊的動向,要詳細!”趙盾語氣急促。

暗衛領命,瞬間消失不見。

趙盾在廳裡來回踱步,心裡想著河陽城的防禦。這河陽城雖是南域要地,可麵對這麼龐大的亡者之師,防禦力量明顯不夠。

“就憑河陽城這點兵力,根本擋不住先軫的大軍。”他小聲說著

沒一會,暗衛回來了,依舊單膝跪地,稟報說:“城主,先軫的軍隊正往北來,估計三天就能到河陽城。”

趙盾臉色一沉,想了想問道:“他們行軍路線還有彆的可能嗎?”

暗衛回答:“回城主,有可能路過河陽城,也不排除直接去虎牢關。”

趙盾點點頭,讓暗衛退下。

河陽城、虎牢關和當陽關,是南域僅存的三道重要防線,可這三處兵力加起來也就十五萬,跟先軫的二十萬大軍比,差太多了。

“要是和先軫打一仗,就算贏了,南域也得元氣大傷。

到時候,北域邯鄲的王師南下,西麵齊國的無雙步卒越過當陽關,南域可怎麼抵擋?”

趙盾越想越絕望,額頭上全是汗。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向謝玄求助。

他趕忙走到書桌前,鋪開紙,拿起筆,快速寫了一封書信,詳細說了南域如今的嚴峻形勢,懇請謝玄出兵。寫完後,他拿出秘印,重重蓋在信封上。

“來人!”趙盾喊道,暗衛再次出現。

“這封信,你務必親手交給謝玄,千萬彆出錯!”趙盾鄭重的把信遞給暗衛。

暗衛雙手接過信,點頭示意,消失在夜色裡。

陶弘景帶著江川從獨山回來。一路上,他們看到北境慘狀,心裡悲痛。

先軫的亡者之師所到之處,河陽地界的城鎮都被破壞得不成樣子,原本繁華的地方,隻剩一片廢墟,斷壁殘垣在風中搖晃。

活著的人四處逃命,滿臉驚恐;死去的人被先軫的邪術操控,成了亡者之師的一部分,繼續往南走。

“這簡直就是人間地獄!”江川聲音都帶著顫。

他想起馬池鎮柳莊的陳元方和彩雲,一陣擔心。

第(2/3)頁

第(3/3)頁

“陶兄,也不知道元方和彩雲現在怎麼樣了。”江川轉頭看向陶弘景。

陶弘景神色凝重,搖了搖頭說:“要是北境六大國還這麼不管,燕國怕是要徹底完了。”

他望向遠方,目光裡儘是無奈。兩人一邊走一邊討論南域局勢。

陶弘景分析道:“先軫的亡者之師人數越來越多,南域兵力根本沒法比。

就算現在征兵,短時間內也湊不出能打仗的隊伍。”

江川點頭說:“我也聽說了,先軫的軍隊戰力不一樣,那些死靈騎兵厲害得很,普通鬼卒相對好對付些。”

陶弘景神色更凝重了,提醒江川:“江川,你可彆大意。

先軫的親衛軍還沒露麵,他的底牌肯定不止這些。

打完這仗,北境七大國的局勢怕是要大變,燕國……怕是凶多吉少。”

江川心裡一陣難受,握緊拳頭,卻又感覺無力。

正走著,前方突然出現一片黑色洪流。

仔細一看,竟是九千魔獸獸群,從獨山方向衝出來,朝著南方狂奔。

這些魔獸魔氣衝天,和先軫的亡者之師一樣,顯然也是亡者之師的一部分。

“這……這可怎麼辦?”江川有點慌了。

陶弘景想了想說:“先彆急,我先看看情況。這些魔獸雖然厲害,但也不是沒辦法。”說著,拉著江川找了個隱蔽的地方躲起來,觀察獸群動向。

在虎牢關,謝玄和獨山王正在下棋。

棋盤上黑白棋子交錯,局勢看著挺膠著。

謝玄穿著白衣,氣質不凡,一邊落子一邊說:“獨山王,你聽說了嗎?那九千魔獸投奔先軫了。”

獨山王哈哈大笑,捋了捋胡須說:“這有什麼好怕的?那九千魔獸,我自有辦法對付。”說著,也落下一子。

謝玄輕笑看著棋盤說:“決戰的時候,厲天行估計會在先軫的軍陣裡。他們這是想逼我出虎牢關和他們打。”

獨山王點點頭問:“那你打算怎麼辦?”

謝玄輕輕一揮衣袖,自信地說:“一個準聖級彆的力量,足夠撕開先軫的軍陣。我有信心能打敗他們。”

獨山王有點擔心地說:“就是不知道趙盾那邊,能不能守住後方?”

謝玄笑著說:“慕隨風欠我個人情,是時候讓他還了。我已經寫信讓他去幫趙盾,有他幫忙,河陽城應該能守住。”

這一夜,獨山之上,狂風呼嘯,好似無數怨靈在嘶吼。九千魔獸衝破那看似堅不可摧的封鎖,朝著南方奔騰而去。

它們身形矯健,利爪在夜色中散發出寒光,目標正是先軫率領的二十萬大軍所在的玉城。

這些魔獸,已被馴化為騎兵,它們的存在,在北境的曆史上,成為唯一能與大周鐵騎相抗衡的恐怖力量。

玉城之中,先軫站在那高大的骷髏戰馬上,身披黑色披風,狂風將披風吹得獵獵作響。

他目光望向遠方,那九千魔獸奔來的方向,思緒卻不由自主飄回到七十年前。

七十年前,晉王羽一紙令下,要他死。

那是一段黑暗的日子,先軫心中不甘的遣散手下將領,獨自一人站在點將台上,望著台下那六萬大軍。

他的話在空曠校場上傳開:“今日,我先軫麵臨絕境,隻有願意說出‘願隨將軍,共赴黃泉’的人,才能隨我出征!”

那一刻,台下一聲聲響起:“願隨將軍,共赴黃泉!”

先軫心中湧起一股熱流,這些人,是真正願意與他生死與共的兄弟。

時光流轉,當年的六萬大軍,隻剩下蒙恬還陪在他身邊。

蒙恬騎著一匹棕色駿馬,來到先軫身旁,伸出手,遞給先軫一根折斷的青銅錘柄。

“將軍,您還記得公子羽曾許下的承諾嗎?功成之後,您可以與傅茗兒自由來去。”蒙恬的聲音低沉。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