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班超(1 / 1)

推荐阅读:

班超出生於東漢光武帝建武八年,父親是時任徐縣縣令班彪,兄長為修撰《漢書》的班固。

東漢永平五年,因班固被征召校書郎,班超與母親遷至雒陽。

因家中貧困,班超以為官府抄書供養母親。

雖工作辛勞,但班超人有大誌,廣閱書傳,因此被任命為蘭台令史,但不久因過失被罷官。

班超從軍早期跟隨奉車都尉竇固攻打匈奴,並被任命為假司馬。

在蒲類海戰役中,班超因出眾的軍事才能而被奉車都尉竇固所賞識,竇固委派他與從事郭恂一同出使西域。

班超一行人的首要目的地是鄯善,鄯善國王對他們禮遇有加,但在不久後又變得冷漠疏待。

“班超猜測是匈奴的使者也達到此處,所以讓鄯善王變得猶豫不決。”

“為了證明心中的猜想,班超佯裝早已知曉全情,向鄯善國的侍從詢問匈奴的使者是否還在。”

“侍從惶恐不安,將所有情況都講了出來。”

“班超與部下分析形勢後於當晚率領部下襲擊匈奴營地,班超命十人拿著戰鼓隱藏在匈奴駐地後邊,其餘人則埋伏在營地兩邊,對匈奴駐地展開火攻,最終消滅全部匈奴人。”

“次日,班超將事情上告郭恂,與其平分此次行動的功勞。”

“另外,班超勸慰鄯善國王使其願意歸順漢朝,還將自己的兒子送到漢朝作質子。”

“待班超與郭恂回到漢朝,將鄯善王有意歸屬漢朝的消息奏告於竇固。”

“漢明帝欽佩班超的智謀膽識,對竇固表示應派遣班超再次出使西域,並任其為軍司馬。”

“班超帶領三十餘人一路西行,到達於闐國後,匈奴也遣派使者前往這裡進行監護,而於闐國王廣德對班超一行人態度冷淡。”

“於闐國的巫師假借上神的名義想要挫漢人的銳氣,指使廣德王要班超的坐騎騧馬。”

“班超暗自調查事件後,砍殺巫師以震懾廣德王,出於對班超的畏懼,廣德王攻殺匈奴的使者歸順漢朝。”

“為安撫於闐國,事後班超重賞了廣德王及其部下。”

“在離開於闐國後前往疏勒,時疏勒屬於龜茲,因此班超先派部下田慮去橐城勸降疏勒王兜題。”

“田慮到達橐城後發現兜題沒有歸降之意,便將他捆綁。”

“班超抵達後,聚集疏勒的將士官吏告知他們龜茲的倒行逆施,並扶植已亡故的疏勒王兄長的兒子忠為新疏勒王。”

“為了樹立漢朝的威信,班超將兜題釋放。但疏勒和龜茲就此結下仇怨。”

“漢明帝駕崩後,焉耆國趁機謀反,將都護陳睦殺害,龜茲等國向疏勒發起戰爭,此時的班超孤立無援兵相助,隻能跟疏勒王忠首尾合應,班超在此情況下堅守橐城一年。”

“漢章帝建初元年,漢章帝劉炟繼位之後,以班超不足抗敵為理由命令他還朝。”

“班超離開時疏勒百姓都擔憂疏勒再起禍亂。班超於是心有不忍,半路返回疏勒,當時疏勒已有兩個城市向龜茲投降。”

“班超得知後捕殺了謀反之人,再次安定疏勒。”

“又過了兩年,班超率領疏勒、康居等國的士兵攻破姑墨石城,斬殺七百多人。”

“班超想要乘勝追擊,便寫奏書懇請漢章帝增加援兵。”

“建初五年,漢章帝撥發減刑罪犯及誌願兵共一千人增援班超。”

“班超全力攻破莎車國,並擊潰疏勒的叛將番辰。”

“班超取得勝利後,想要繼續進攻龜茲。但是兵力問題困擾著他。”

“於是班超向皇帝進言派遣使者招撫烏孫,希望與他們並力合作一舉殲滅龜茲。”

“建初五年,漢章帝任班超為將兵長史,徐乾為軍司馬,派遣衛侯李邑前去護送烏孫使者。”

李白:對於班超這個名字我們並不感到陌生,他是著名史學家班彪的幼子,也許正是這個身份讓班超深受家人的寵愛。

但是好在班超並沒有因為家人的寵愛而迷失方向,始終保持著勤勞刻苦的學習態度,孝順嚴謹的為人態度。

對於學習上的任何問題都不敢有絲毫的馬虎,對於史書典籍有著非常深厚的興趣。

正是通過這些典籍的鋪墊,讓班超不僅擁有過人的文筆,也擁有超出常人的口才。

更值得一提的是班超不僅在學業上有所建樹,在家庭的操持上也是表現得合理得體,將家中的一切事物都打理得井井有條。

雖說在那個時代,家事一般都是由家中的女子操持完成,但是班超卻沒有一絲一毫羞恥的感覺,始終保持著原有的做事風格與狀態,為家中排憂解難。

直到永平五年的時候,班超的哥哥班固由於滿腔才華得到了賞識,被召入京城擔任校書郎一職,而班超也和自己的母親一同跟隨哥哥班固來搬遷到了洛陽生活。

在來到洛陽之後,由於家中的生計難以維持,在這種情況下,班超隻能去幫助官府抄書,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掙錢補貼家用。

為官府抄書的日子無疑是枯燥乏味的,他每天都被迫伏案揮筆對官府的文書進行抄寫,日複一日。

就這樣,曆史上出現了投筆從戎一詞,而這個詞語也常常被後世的我們用來表示文人從軍的意思。當然,班超也從未辜負自己內心的理想,將自己內心的想法付諸實踐。

曾在永平十六年的時候,奉車都蔚竇固等人率領大軍出兵攻打北匈奴。

之所以會對這些匈奴發起攻擊,其原因非常簡單,因為當時西域諸侯國由於種種原因未能與中央王朝取得聯係。

在這種情況下,大部份西域諸侯國都被北匈奴所控製,在這種情況下北匈奴的人才,物力以及財力都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在有了這些物質基礎的鋪墊之後北匈奴就開始對邊地的領土進行侵占,處在這些地區的老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可李邑恐懼龜茲國的力量不敢前行,便向皇帝上書詆毀班超,漢章帝因此重責李邑,讓班超決定他的去留。”

“班超為了表明自己的問心無愧,不顧慮他人的毀謗,派李邑繼續護送烏孫侍子回京。”

“一年後,朝廷遣假司馬和恭帶領八百人增援班超。””

“班超聯合疏勒、於闐的軍隊攻打莎車,莎車王以重利誘使疏勒王忠背叛班超。”

“班超改立疏勒府丞成大任疏勒王一職,並調動士兵去攻打忠。”

“半年後,忠尋求到了康居國的庇佑,班超久攻無果,便派使者去月氏國尋求幫助,康居果然罷兵,並逮捕忠將其送回疏勒,烏即城隨即投降。”

“後來,忠又借兵聚守在損中,並與龜茲密謀假裝歸降於班超。”

“班超將計就計邀請他來參加宴席,其實暗地裡埋伏了士兵,於宴席上將忠殺死。”

“班超一行人乘勝攻擊了忠的軍隊,殺了七百餘人,漢朝至西域的南道隨即被打通了。”

“之後班超再次對莎車國進攻,龜茲王派遣左將軍帶領溫宿、姑墨等國去支援莎車。”

“班超佯裝寡不敵眾,在敵軍上當後,班超秘密召集各部軍馬攻擊莎車營地。”

“最終莎車國向班超投降,龜茲等國也都戰敗散去,自此班超聲名威震整個西域。”

““漢和帝章和二年,月氏的副王謝率領七萬士兵攻擊班超。”

“班超斷言隻要堅守不出,敵軍便會因為糧食不足而投降。”

“後來果然如班超預料的那般,謝在久攻之下糧草短缺前往龜茲求援。”

“班超命令部下截擊其求援的軍隊,此後,月氏自此每年都要向漢朝進貢。”

“龜茲、姑墨、溫宿三國投降後,朝廷任命班超為西域都護。”

“班超駐紮在龜茲國的它乾城,此時的西域僅剩焉耆、危須、尉犁尚未歸誠,其餘西域各國都平定了。”

“班超帶領龜茲、鄯善等八國討伐焉,在軍隊到達尉犁邊界時班超派人勸說焉耆三國投降,王廣不從並拆毀了一條進國的必經葦橋,班超等人隻有從水中步行進入焉耆國。”

“到達焉耆都城附近後,班超假借宴會之托罪於焉耆王廣,將他與汎抓了起來,並在陳睦舊城砍掉了他們的腦袋送往京城。”

“此後,西域其餘五十多個國家全都交納人質表示願意成為漢朝的屬地。”

“為了獎勵班超為國家所做的貢獻,漢和帝劉肇封班超為定遠侯。”

“永元十二年,班超上書朝廷,希望能夠落葉歸根,回到故國。”

“班超的妹妹同郡曹壽的妻子班昭也上書朝廷,請求將班超召回朝廷,其言語憂泣動人,皇帝也被感動,便將班超召回朝廷。”

“班超於永元十四年八月回到洛陽,被任為射聲校尉。”

“班超本就有病,回國後病情加重。”

“和帝派中黃門去詢問他的病情,並賞賜給他治療的藥物。”

“永元十四年九月班超逝世於雒陽,享年七十一歲,被安葬在雒陽邙山。”

蘇軾:在跟隨竇固出使西域的過程中,班超的表現非常突出,深受竇固的賞識與喜愛。

為了聯合西域各個諸侯國,就特地派出了班超來出使西域,這一次班超出色的完成了出使西域的任務,讓鄯善王歸順漢朝。

班超完成出使任務回國後,他的伯樂竇固非常高興,並將班超的功績上報給了朝廷。

皇帝聽了之後,非常開心,也很欣賞班超的才能,認為班超是一位可造之才,於是就再次出使西域的而此次的目標就是收複於闐。

該地位於鄯善國西麵,是一個實力十足的大國。

班超在到達於闐之後,該地的統領者對他態度非常不尊重,甚至還想儘辦法對他各種為難,當然麵對他們的種種為難,班超並沒有選擇輕易的妥協。

在聽到巫師的一番話之後,於闐就立刻派出了宰相向班超討要那匹所謂的好馬。

可誰知,當巫師在見到班超之後,班超不給他任何機會,將直接將其殺死,並且取下了他的首級送給了於闐。

在看到巫師的首級之後,於闐早已經徹底慌了神,畢竟班超在此之前的英勇表現,他並不是沒有聽說過,

在這種情況下,他果斷選擇與北匈奴斷絕關係,為了表示與中原王朝重修於好的決心,他甚至連北匈奴的使者都沒有放過,將其殘殺。

就這樣,於闐這個國家便重歸於朝廷,而班超對於闐王的明智選擇深感欣慰,並他們進行了賞賜。

班超在成功收複之後,並沒有停止向前的步伐,將疏勒地區進行了收複。

此地就是現如今被我們稱之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瑪乾沙漠,該地區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位於南北通道之間,大漢王朝和西域的一些位於東部的國家如果想要向西進發,就必須通過此地,在這種情況下,此地就成為了非常重要的軍事戰略要地。

於是,在考慮到該地的特殊位置之後,班超便決定先不對處於開莎進行進攻,反而對率先對疏勒進行攻打。

在永平十七年的時候,一切準備工作就緒,班超便帶人抄近道向疏勒國出發。

通過過人的智慧,順利恢複了疏勒與漢朝之間的關係,為大漢王朝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當然,班超不僅能夠順利恢複西域各國與大漢王朝之間的關係,而且還受到了當地人民的擁護和愛戴。

在公元76年的時候,漢章帝即位不久,朝廷上的文武百官都認為在當時的情況下,班超完全不用獨守邊陲,於是漢章帝便特地下令班超可以回國。

在這一指令發出之後,很快就在疏勒,於闐等地區引起了一陣轟動。

除此之外,很多於闐的老百姓聽說班超即將離開的時候,大家紛紛都來挽留,有的人甚至抱著班超的馬腿希望他不要離開,看著老百姓們惋惜模樣,班超於心不忍,於是他便決定留在這裡,完成他的宏圖大誌。

於是,打算離開的班超便重新回到了疏勒,可誰知此時疏勒的兩座城早已經被龜茲所占領,甚至還在計劃著大亂。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