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我刷的視頻在古代爆紅 > 第455章 慢詞之祖柳永

第455章 慢詞之祖柳永(1 / 1)

推荐阅读: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即使你不知道柳永,也肯定聽過這句詩。

柳永的一生傳奇多彩,甚至可以用浪漫來形容。

都說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

柳永大概都具備了這些優良品質,才能在他死後還有一群紅顏知己為他眾籌料理身後事。

每逢清明還有成群結隊的姐妹為他上墳,這樣的事跡屬實是空前絕後。

“公元984年,柳永出生,其父取名柳三變。”

“祖父和父親都做過官,家族是宦官世家,祖父柳崇官聲甚佳,善於文事。”

“後周江山風雨飄搖之際,大將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滅周開宋。”

“柳永一家遂仕南唐,父親柳宜官至監察禦史。”

“由於其父欽慕南唐後主李煜的詞,他自己也有所作之詞。”

“南唐滅亡,一家人在動蕩中展轉。”

“父親之後仕宋,官至費縣令柳永就出生於費縣。”

“時光荏苒,一晃柳永從幼兒變成少年。”

“他未睹故鄉的真容前,常常聽父親提起,隻能夢裡見過故鄉的飄逸之美。”

“十歲後隨長兄返回故裡,福建武夷山金鵝峰山腳下。”

“風光旖旎的故裡讓柳永迷醉,沉醉在美景中的柳永,謹記父親的教誨。”

“勤奮苦讀,大練筆墨,爭取有朝一日能金榜題名。”

“閱讀書卷之餘,他流連在山水之中,寫下了《題中峰寺》。”

“攀蘿躡石落崔嵬,千萬峰中梵室開。”

“僧向半空為世界,眼看平地起風雷。”

“猿偷曉果升鬆去,竹逗清流入檻來。”

“旬月經遊殊不厭,欲歸回首更遲回。”

“聳天入雲的山峰,流泉叮咚,奇花異草,神仙僧人在此清修。”

“家鄉的風景流瀉筆尖,誰能想到這出自一位少年之手。”

“少年能寫出如此讓人歎為觀止的詩,得益於父親耳濡目染的影響。”

“他從小常聽父親低唱南唐後主李煜的小詞,信口跟唱。”

“在遊覽中峰寺歸來後,偶讀其他人所作的《眉峰碧》,對小詞不勝歡喜。”

“此後一發不可收拾,填詞成為他必做的事。”

“目光所至,皆為小詞。”

“繪之傳之,好不疏放曠達。”

“如一股山澗流出的風,清逸灑脫。”

“真宗鹹平四年,十七歲的柳永寫出組詩《巫山一段雲》,尤以首篇令人印象深刻。”

“六六真遊洞,三三物外天。”

“九班麟穩破非煙,何處按雲軒。”

“昨夜麻姑陪宴,又話蓬萊清淺。”

“幾回山腳弄雲濤,仿佛見金鼇。”

“飄逸俊美的神仙,乘著華美的雲軒車參加盛會,來回往返,有天資絕美的麻姑相陪。”

“在盛宴的過程中,蓬萊煙濤中的雲卷雲舒,無不令人陶醉。”

辛棄疾:柳永一生以青樓為旅館,與妓子為伍。

柳永出生在官宦之家,年少成名。

老天對柳永是偏愛的,不僅給了他才華,還給了他俊俏的容顏。

柳永十八歲成親,成親以後就進京趕考。

雖然柳永才情一絕,卻屢考屢敗,在外遊學考試的幾年裡,妻子也憂悶去世。

畢竟出身官宦之家,柳永從小受的教育想必是安分守己的。

所以有些天性可能尚未發掘,進京考試就顯現出來了。

柳永第一次進京考試,路過杭州,奈何杭州山美水美人更美。

柳永不忍心就此離去,在杭州流連忘返。

一腳踏入溫柔鄉,從此功成名就是路人。

柳永從小就不愛跟公子哥們玩在一起,不喜權貴。

自從發掘了青樓這個風月場所,就經常出沒煙花陌巷,與歌伎們談風說月,好不快哉。

好巧不巧,當時他的詞很受公子哥們的歡迎。

於是在姑娘們的熱情邀約下,他寄居青樓,專為姑娘們填詞。

夜夜青樓,短短時間,柳永的大名傳遍了各大妓館。

多少姑娘以結識柳永為榮,各大名妓爭相包養。

多少姑娘雖未謀麵,卻早已對柳永芳心暗許,恨不能一睹天容。

柳永這一生事業坎坷,起落落起落落落落,考試接二連三失利。

第一次考試,真情實感的發揮,被宋真宗一句屬詞浮靡給斃掉了。

柳永雖然對結果不滿,但也並不完全絕望。

更何況還有一群鶯鶯燕燕的安慰,甚至揚言可以養著他。

很快,柳永就拋卻了落榜帶來的失落,馬不停蹄的投入青樓的懷抱,繼續為姑娘們作詞。

歌舞升平,紙醉金迷,這種燈紅酒綠的生活讓柳永欲罷不能。

柳永雖然是官二代,才情橫溢,但從未看不起青樓女子。

反而把她們與放在同一個階級,真心實意的對待每一位紅顏,這也是他被眾歌伎愛戴的原因之一。

一個個嬌豔妖嬈的女子,是柳永創作的靈感,他的詞一出便驚豔四座。

一時名聲鵲起,紅遍京城,四麵八方青樓女子聞聲而來。

皇上也很欣賞柳永的才情和作詞風格,甚至邀請他進宮填詞,但是為官之事免談。

柳永的詞大多數是以描寫市民階層的男女之情為主,詞中的女主角又多是淪落青樓的女子。

男女之情像見不得人一樣,恥於宣之於口,青樓女子更是被人看不起的。

柳永像解剖一樣,把事實一層層剖開,被遺棄的辛酸,被拋棄的痛苦。

這種風格的詞,被普羅大眾接受,卻不被上流社會接納。

柳永第四次考試,皇上已是宋仁宗,看到柳永的名字很生氣。

這是柳永第一次落榜時說的話,說考不上沒關係,有青樓女子陪我喝酒唱歌就夠了。

至此,柳永對上岸心灰意冷,一腔熱血灑向風花雪月。

柳永48歲的時候,考試政策放寬,終於榜上有名,皆大歡喜。

柳永一生好友寥寥無幾,走馬上任的時候甚至沒有友人相送。

但是有他的那些紅顏知己,紛紛為其灑淚送彆,嗚咽聲不絕於耳,場麵之壯觀,絕無僅有。

一把年紀的柳永,即便趕路上任也不耽誤他拜訪青樓名妓。

隻要有青樓的地方就有柳永的容身之所,隻要有歌伎的地方就有柳永的一口飯吃。

柳永為官幾載,終是不得高升,每次舉薦和自薦都受到了阻礙。

他執政的地方,都受到了百姓的愛戴,也做出了很多的業績。

晚年窮困潦倒,離世時一貧如洗,沒有親人在側。

一生浪蕩,死時孤苦伶仃,也是說不出的辛酸。

好在他還有一群狂熱的粉絲,眾歌伎湊錢為他處理後事,每年清明又相約為他掃墓。

柳永這一生很難說是成功的,但是也很難說是失敗的。

說他成功,考試考了五次,當官幾年,到退休也隻是芝麻官。

說他失敗,人家才名流芳百世,才情傳遍大街小巷,紅顏知己無數。

失意也好,得意也好,柳永的一生,應該不算白活。

“此時的宋朝重視文學,重禮文臣,這為無數有誌於文史的士子了帶來福音。”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就是宋真宗為了激勵士子刻苦為學所作的《勸學詩》中的兩句。”

“柳永飽讀詩書,就是從這時開始的。”

“如果一個人飽讀詩書,又才華絕倫,那就是醒目的天之驕子。”

“十八歲的柳永在一個春日的早晨,北上前赴汴梁,參加禮部考試,久居崇安。”

“他在幽山碧水中未曾領略過江南的富庶繁華,路經杭州的他被奇巧旖旎的杭州風光絆住了腳步,再也無力前行。”

“他對杭州的最初印象隻在白居易的詩裡見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如此俏麗清妍的杭州風光就在眼前難以抗拒,一首《望海潮》道儘了錢塘江的五色斑斕。”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

“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

“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江岸、街市的欣欣向榮掩映成趣,錢塘江的繁華係數在眼前。”

“在此期間,還遊曆過傾城傾國恨有餘,幾多紅淚泣姑蘇的蘇州。”

“人生隻合揚州死,禪智山光好墓田的揚州。”

“之後到了歌舞升平的京華汴梁,身在天子腳下。”

“性情曠放的柳永要享儘徹夜笙歌的樂趣,仕途之心便暫且擱置起來。”

“隻管追星趕月,歡度光陰,肆意花巷柳陌,為紅粉佳麗填詞。”

“逗留半日後,一首首溫婉的小詞便在佳麗們的口中唱出。”

“柳永即是她們的知音,更是讓她們身價倍增的點金人。”

“在溫香軟玉的粉牆朱戶裡待了段時間後,在草長鶯飛的二月天,他決意科場一搏。”

嶽飛:柳永一生放浪醉酒、沉溺煙柳,但依然是北宋最頂流的詞手。

柳三變,其名字就寄托著長輩對他的期望。

出身書香門第,有家族的浸潤。

他自小學習舉業,夢想著一朝科舉及第。

聰慧的少年潛心求學,勤加苦讀,他在十四歲就寫過一篇《勸學文》表達自己的壯誌。

學,則庶人之子為公卿。

不學,則公卿之子為庶人。

與許多文人一樣,柳三變奔著前程與功名,踏上去了前往汴京的路途。

由錢塘入杭州,見到杭州的湖山美好、都市繁華。

遂滯留杭州,沉醉於聽歌買笑的浪漫生活之中。

同時也為杭州這個美麗的地方,寫下一首廣為傳頌的《望海潮》。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

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

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氤氳的秀色江南,是最美的風景,杭州是這潑墨江南中最濃厚的一筆。

多少文人墨客常駐此間,留下了一頁頁詩詞曲賦。

詩人此詞實含入朝執政的意願,寓指守杭的良好政績,為贈資政殿學士所作,也是詩人為了踏上仕途而投出去的第一塊探路石。

離開崇安、抵達汴京前的幾年裡,柳永輾轉於杭州、蘇州、揚州。

這些詩情畫意的古城,有數不儘的風光,還有看不儘的美麗姑娘,隻恨不得駐留江南,不再移步。

不管充滿多少的留戀,也有離彆的時刻。

北宋都城經濟發達,繁華靡麗,吃喝玩樂,柳永樣樣都沒落下。

日日酒肆買醉,夜夜青樓尋歡,無限風流。

那樣的快意被寫在《長壽樂·繁紅嫩翠》中。

繁紅嫩翠,豔陽景,妝點神州明媚。

是處樓台,朱門院落,弦管新聲騰沸。

恣遊人、無限馳驟,嬌馬車如水。

競尋芳選勝,歸來向晚,起通衢近遠,香塵細細。

太平世,少年時,忍把韶光輕棄。

況有紅妝,楚腰越豔,一笑千金何啻。

向尊前、舞袖飄雪,歌響行雲止。

願長繩、且把飛烏係。

任好從容痛飲,誰能惜醉。

而麵對考試,這位自幼熟讀經史文章、胸懷淩雲誌向的年輕士子自負風流才調,視狀元之名為囊中之物。

他在《長壽樂》中自信滿滿稱,對天顏咫尺,定然魁甲登高第,字裡行間皆是得意。

然而令這位恃才傲物的才子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落榜了。

落榜並非因為柳永才學疏淺,而是真宗皇帝下了一道聖旨。

讀非聖之書,及屬辭浮糜者,皆嚴遣之。

而柳永愛好浮豔之辭,個性放浪不羈,自然沒能入圍。

初試落第,柳永難免憤慨和不滿,滿腹的牢騷和不甘心。

“宋真宗重視儒學,崇尚正統,凡是浮蘼的,都不錄選,正好柳永揮毫填了一首《鶴衝天》。”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

“明代暫遺賢,如何向。”

“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蕩。”

“何須論得喪?”

“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尋訪。”

“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

“青春都一餉。”

“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這首詞廣為流傳,聽聞詞後宋仁宗對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頓時惱怒。”

“既然淺斟低唱,何必科考登第,就此柳永科考落地。”

“數十載光陰一無所獲,這所謂的打擊可以說是毀滅性的。”

“歲月依然前行,乾興元年二月十九日,宋真宗駕崩,宋仁宗繼位。”

“柳永以為對他有成見的真宗不在了,他的進仕之途會時來運轉。”

“年逾不惑的柳永在第三次的失敗後,在紅顏知己的鼓勵下,再次試考。”

“可造化弄人,宋仁宗如真宗附體般,並氣惱地聲稱讓他且去填詞。”

“四次落地的柳永決定不要去仕途建功立業,就去填詞。”

“這位窮途士子決意離開京華,在一個秋涼的早晨。”

“他的紅塵知己蟲娘為他設帳送彆,就有了我們熟知的《雨霖鈴》。”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彆,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多情的人總會在離彆之際傷感萬千,曉風殘月,楊柳岸邊。”

“一片離愁彆緒,淚眼朦朧。”

“這一去,良辰美景無處訴說,肝腸寸斷。”

“從古到今,詩人的離彆無疑都自帶悲傷。”

“他們會把離彆之苦傾注筆端,吟於口中,流傳千年。”

“閱曆了繁華風流,又經曆了仕途坎坷的柳永。”

“在一個蒙蒙清曉之際,黯然離世。”

“他的死,對於無數人來說和平常人無異。”

“但對於風塵女子來說,每年清明,都會在楊柳之處,追懷永不遠行的柳七哥。”

“那一抹煙柳,正是在不遠處向她們招手,也向熱愛他詞的人招手。”

陸遊:柳永的詞被人罵得狗血淋頭,可又讓人欲罷不能。

柳永出身不錯,家裡是書香門第。

他父親在南唐當過官,還挺會寫詞。

耳濡目染下,柳永對寫詞也上了癮。

18歲那年,他躊躇滿誌地從福建老家出發,打算去開封考進士。

誰知道半路經過杭州,這小子就被迷住了。

湖光山色、歌舞升平,柳永一頭紮進溫柔鄉裡,把考試的事忘得一乾二淨。

整天泡在青樓裡聽曲填詞,不亦樂乎。

後來柳永總算想起來自己是來考試的,可惜多次名落孫山。

更倒黴的是,他還得罪了皇帝宋真宗。

眼看科舉無望,柳永索性撒手不管了。

他開始四處漂泊,以填詞為生,沒想到這一漂就是10年。

柳永的詞寫得俗,可就是這股子俗勁兒,讓他火遍大江南北。

他的詞通俗易懂,情感真摯,不管是文人雅士還是平頭百姓都愛聽。

說起來好笑,那些瞧不上柳詞的士大夫,表麵上罵得厲害,背地裡可沒少偷著學。

柳永這個浪子,在青樓女子中可是大紅人。

姑娘們都管他叫柳七哥哥,還有首歌謠說。

不願千黃金,願得柳七心。

不願神仙見,願識柳七麵。

在她們心裡,柳永比神仙皇帝都香。

柳永本以為這輩子就這樣了,沒想到天上掉下個大餡餅。

宋仁宗上台後,下了道恩旨,對多年考不上的人降低標準。

柳永一聽,立馬屁顛屁顛地跑回開封。

這次可算是皇天不負有心人,柳永終於考上了進士,還和他二哥同榜。

50歲的柳永喜極而泣,以為自己終於要飛黃騰達了。

可惜柳永高興得太早了,他從一個小小的團練使推官做起,後來當過縣令,可就是升不上去。

一直到66歲辭官,他還是個沒實權的屯田員外郎。

在官場上,柳永可以說是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為了升官,柳永沒少拍馬屁,可就是不頂用。

他給範仲淹、滕子京這些大佬寫歌功頌德的詞,甚至還給皇帝獻詞,可官帽子就是不見大。

雖然當官不行,但在詞壇上,柳永可是響當當的人物。

能和他相提並論的,也就蘇東坡、秦觀那麼幾位。

論人氣,柳永更是獨一檔。

柳永晚年住在江蘇潤州,雖然快70歲了,身邊還是有不少紅顏知己。

柳永走的時候可真慘,既沒錢也沒親人管,還是歌女們湊錢給他買了棺材。

謝玉英還親自披麻戴孝,開封的名妓都來送他最後一程。

更絕的是,謝玉英沒過兩個月就因為想他想得太狠,也跟著去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