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驚鴻攥著驗屍錄跪在太廟前時,春雷正碾過朱雀大街的琉璃瓦。雨水混著香灰滲進織金馬麵裙,腕間海棠胎記灼得青石板蒸騰霧氣,映出二十年前那場科舉大火——八百舉子的骸骨堆成山嶽,每具焦屍的喉骨都嵌著海棠銅釘。
“沈氏妖女妄議春闈,按律當誅!“刑部尚書趙懷仁的獬豸冠在雨中搖晃,身後禁軍弩箭泛著孔雀膽的幽藍。沈驚鴻卻仰頭望著太廟匾額輕笑,鎏金“明德惟馨“四字正被閃電劈出裂痕,像極了貢院井底那具骸骨斷裂的指節。
場景一:骸骨鳴冤
三日前,沈驚鴻在蕭衍的暗格裡拚合《燼棠圖》。當最後一片焦帛歸位時,畫中突現血色輿圖——竟與阿灼挖出的貢院井底骸骨掌紋重合。她蘸著薔薇露描摹屍骨傷痕,胎記突然灼燒出前世記憶:
永昌二十三年的暴雨夜,青衫書生將科舉泄題名錄藏入腿骨,卻被烙鐵生生按進喉管。銅釘穿透喉結時,血沫噴濺在監考官袍角的金絲海棠上,那紋樣與長公主蕭明璃的宮絛如出一轍。
“這不是普通骸骨。“沈驚鴻用銀刀刮下骨縫綠鏽,在琉璃盞中與無根水相融:“骨中銅釘混著西域屍蟲粉,遇水則顯“
話音未落,液體突然沸騰成血色,浮現“丙辰科十八學士“字樣。蕭衍執杯的手背青筋暴起,當年他作為燼棠衛暗查此案,卻在火場找到十八具戴著人皮麵具的焦屍。
場景二:太廟對峙
此刻太廟前的雨幕中,沈驚鴻突然撕開驗屍錄。浸過藥水的桑皮紙遇雨顯形,八百具骸骨的傷痕竟拚成南梁疆域圖,每處關隘都對應著當朝權臣的族徽。
“諸公且看!“她揚手將圖紙拋向空中,胎記紅光穿透雨簾:“寧州骸骨喉間的白虎紋,不正是鎮西將軍的私兵標記?青州焦屍掌中的船錨傷,與漕運總督的“
禁軍統領的弩箭破空而來,卻在觸及她眉心前被折扇擊碎。蕭衍玄色大氅掠過雨幕,手中《燼棠圖》殘卷獵獵作響:“趙尚書可知,燼棠族人的血染在骸骨上,能召亡魂夜訴?“
百官嘩然間,井底骸骨突然震顫著立起,喉間銅釘迸射如星,精準釘入在場十八位大臣的烏紗帽。阿灼趁機撒出磷粉,雨中頓時浮現金色字跡——正是當年科舉舞弊的受賄名錄。
場景三:三世燼約
子夜的地宮寒徹骨髓,沈驚鴻盯著青銅鼎裡翻湧的灰燼。為坐實罪證,她強啟胎記之力讀取八百亡魂記憶,此刻七竅都滲出血絲。蕭衍攥著她逐漸透明的手腕,將兩人腕間血混入酒盞:
“三百年前你用燼棠術救我,現在輪到我還你。“他忽然割開鎖骨處的刺青,鎏金血液墜入鼎中:“以燼棠衛少主之血,續你三刻陽壽。“
烈焰騰空的刹那,沈驚鴻看見三世記憶如走馬燈流轉:第一世她是亡國公主,他作為侍衛抱著她躍下焚城火海;第二世他化作白貓,為她擋下淬毒的冷箭;這一世他剖心取血,在鼎中繪出續命符陣。
“值得嗎?“她撫上蕭衍蒼白的臉,看他發梢結滿冰霜:“明明早知我注定魂飛魄散“
男人將續命紅繩係在她腕間,每繞一圈便念一句咒訣:“第一世教你執棋,第二世護你破局,這一世“他突然咳出帶著冰碴的血,“要教你為自己而活。“
場景四:棠燼春生
五更天時,沈驚鴻抱著血玉壇回到琅嬛閣。壇中裝著蕭衍半副魂魄化成的灰燼,稍觸即散。阿灼哭著比劃窗外的海棠一夜儘凋,卻見沈驚鴻蘸著灰燼在《燼棠圖》上補全最後的海棠枝。
“他既以魂魄為墨,我便以心血為裱。“她咬破指尖將血滴入糨糊,突然看見畫中仕女眼睫微顫。晨光穿透窗紙時,閣樓傳來幼貓嚶嚀——那隻總來偷魚乾的烏雲踏雪貓,金瞳竟與蕭衍如出一轍。
沈驚鴻抱起小貓輕笑,淚珠墜在它眉心化作朱砂:“這次,換我教你怎樣做隻逍遙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