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大明重啟:年方三歲,登基稱帝 > 第27章、新帝新氣象(4)

第27章、新帝新氣象(4)(1 / 1)

推荐阅读:

紫禁城文華殿,今日的南廡房,隨著一聲磬響,突然湧出四、五百位各色服裝的宦官。

在司禮監做完最後交接的李永貞被這陣仗嚇了一跳。

這些人三三兩兩的離開,輕聲交談。

其中不乏一些熟麵孔,這些以前“老祖宗”不離口的人擦身而過,裝著不認識的樣子。

李永貞自嘲的笑了笑,當夜派人出宮失敗,他就知道自己有這麼一天了。

不過,他更想嘲笑的人是李朝欽,魏公死後和自己鬥得不可開交,結果被劉應坤撿了便宜。

先帝駕崩那夜,他可是全身心的帶人投入到小皇帝手下。

自己憑資曆好歹還有個神宮監掌印,他可是啥也沒撈到,據說去了慈安太後身邊。

嗬嗬,徐應元也不是吃素的,不知道在老徐手下是啥滋味。

趙本政跟在李永貞身後,他可不知道李永貞所想。不過他的靠山王體乾沒倒,他也不會有事。

“李公公,我送你一程。”

或許,到了趙本政這一步已經不屑於一般的捧高踩低了,他依然彬彬有禮。

“趙公公,他們這麼多人這是做什麼?”李永貞不置可否,反而對司禮監一下湧出這麼多人感興趣。

“哦,這是監試。”

“監視?監視誰?”

“監試,會試的試。以後咱們內監升官,就靠這監試。”

“哦,這是陛下新政啊。新政好,新政好。”

遠處,王體乾已經出來了,身後緊跟六人捧著考卷。

王體乾看了兩人一眼,微微點頭,沒有多言,便徑直向“披紅堂”走去。

王體乾作為“內相”,這段時間實在忙得很。

司禮監秉筆真正做事的就剩下個趙本政,至於劉若愚,人家是東廠大璫,根本不來司禮監。

其實王體乾誤會劉若愚了。

劉若愚也忙得很,東廠除了自身的改製重組,還要建立全國官員的東廠檔案。

算是把吏部的工作做了。

說實話,劉若愚感覺這是小皇帝的異想天開。

這麼多人,光是統計名字就是個不小的工程。

還得派人到其家鄉調查,曆官地方調查。還不準東廠暴露,不準照抄吏部,還要分類統計,政見、能力分析。

所有工作都“引而不發”,不準東廠抓人。

真要完成,東廠這得招多少人?花多少銀子?

小皇帝卻勸不聽,說什麼大貪抄一家就夠東廠活動兩年了。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多嘴勸了的原因,劉若愚感覺皇帝對自己都不太信任了。

公然說派方正化掌握的內廠人員入駐東廠監督。

當然,也說東廠要準備派員到督察院入駐,但這可能嗎?

劉若愚的這個督公應該算是東廠權力最低的一任了。

因為小皇帝在他之下設了六個副督,將東廠分設六局各掌一局。

六個副督全部不是劉若愚的人,有些人甚至比劉若愚資曆更深厚。

管禦檢局的副督叫張彝憲,準備加司禮監秉筆了。

此人此前曾是司禮監隨堂,調任禦用監,很是心靈手巧,擅長騎自行車。

他本是天啟爸爸準備教小皇帝騎自行車的人,結果就此得寵,一飛衝天。

管秘探局的副督是小皇帝大保鏢王坤,禦馬監掌司排名第二。

啥時候禦馬監的人來東廠了?更可氣的是,王坤還兼著內廠掌司。

管查抄局的副督叫楊朝,也準備加司禮監秉筆。

此人資曆深厚,曾是南京留守,光是這個職位就知道他的份量。前任督公就是接替他的位置。

管內檔局的副督叫孫進,是東廠的老人。

此人在塗文輔被貶去鳳陽後一度成為魏公公的首席馬仔,相對低調。據說他手握東廠不少秘密,劉應坤都對他多有依賴。

管安保局的副督叫紀用,也算是先帝親信。

他在錦州大戰時立下戰功,那時還是兩歲太子的小皇帝就注意到此人,和天啟說此人可用,回宮就直升乾清宮。

管行動局的副督叫李實,這個名字在外朝可謂臭名昭著。

他曾經是江南織造廠的總督,周順昌一案,他就是主角。劉若愚不懂為何會用李實,外朝知道還不鬨翻天。

這六個人,劉若愚不說惹不起,但人家的能量都不差,完全沒有必要內耗。

這就導致了,劉若愚劉督公相當的名不符實。

不過,劉若愚也看出來了。東廠絕對再也不會有魏公公時的風光了,首先,錦衣衛就指揮不動了。

劉若愚的目標,也不是東廠,他的目光盯著的是王體乾屁股下的“內相”位置。

小皇帝是說五年不換,但誰知道呢?

作為最早跟隨朱慈炅的內侍,“玄冪二老”高起潛和方正化,也都隨著朱慈炅的繼位高升了。

兩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一起掌管禦馬監。

西苑太液池畔,禦馬監眾監督提督齊聚,拱衛著二位新老大。

方正化習武,也好武,這好打發。

禦馬監不缺武林高手,孝衣外袍一脫,便是一身勁裝。

三個高手一字排列,請方少監指點。

先是劍術,銀光揮舞,格擋刺撩,隻見劍花鐵響,好一番龍爭虎鬥。

“方少監厲害,這一手刺穴劍,已得蕭老公真傳。屬下甘拜下風!”

“你也不錯,三花劍頗有功力,有機會調你到皇上身邊擔任護衛。”

然後是棍法,方正化一手棍法以守為主,對麵卻是化棍為槍,處處搶攻。

這場景讓觀戰的高起潛頻頻皺眉,奈何對麵招招儘為方正化所破,猛攻不下,隻能棄棍認輸。

“方少監守得好,屬下沒有力氣再攻了。”

“不然,你這是槍法,棍不是這樣用的。你隻是兵器不趁手吧,我贏得僥幸。”

最後是拳腳,奈何對手有顧忌,幾乎隻守不攻。

方正化出了幾招便感覺無趣,收招不打。

“算了,你不出全力,我也不知道你本事。不過,你們都不錯。”

開玩笑,來人又不知道方正化的內功修為如何,這拳拳到肉的打,打壞了怎麼辦?

高起潛頗慕虛榮,周圍恭維聲不斷。

“聽說太後訓皇上,都是打的高公公?”

“不錯,咱家這屁股可沒少幫陛下抗揍。”

高起潛很得意,先把盧九德的功勞搶過來再說,何況自己確實也挨過打。

“聽說高公公的天啟車技都能提輪上階了?”

“這個不能吹,咱家比張憲彝還是要差一點點的。不過,咱家能空手不倒,你們做得到嗎?”

“現在吉慶那邊一天也沒幾架,我們是想買也沒地買啊。”

“這是先帝的遺作,陛下也有意推廣,你們要是有孝心,都應該買一輛。宮裡辦事行走不也方便嗎?”

“是是是,一定。畢竟也是宮裡的產業,咱們怎麼也得捧場是不。”

“好了,不說閒話了。皇上把武舉殿試的地點定在咱們這裡,本監是來安排工作的。場地,安全,都要做到最好。”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