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棄不由得呆住了,他實在沒有想到林楓竟然如此灑脫。
“我們曾出手對付楚君,難道你也不在意?”
“如果我與楚君還沒有決裂,也許你早就在鳳影衛享受裡麵的酷刑了。”林楓漫不經心的說道,“現在我與楚君已經沒有任何關係,你們想對付她又與我何甘。”
馮棄的目光猶豫不決的看著他。
“所以詩魁一案你也不會再插手?”
林楓笑了笑:“既然你們的目標不是我,我又何必操那些閒心。更何況如果你們的計劃真的能成功,對我來說反而是一件好事。隻不過……”
“隻不過什麼?”
林楓的目光變得無比深邃。
“不要低估楚君,她遠比你們想像中的更聰明,而且她的意誌堅定,目標明確,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所以詩魁一案並不會對她的決策造成什麼影響。”
“所以如果魏國對齊國用兵,她一定會出兵齊國?”
林楓點了點頭:“所以你們還要繼續努力。”
說話之間,林楓已經走出房間來到甲板之上。
圓月如盤,夜風清涼。
林楓深呼吸了幾口清新的空氣,心中的鬱悶終於一掃而空。
馮棄跟了出來,沉吟道:“即使楚魏有心對齊用兵,但兩國都各有異心,絕不可能聯盟。”
“所以他們一定會談判,齊蕾明天就會離開楚國,這正給了魏恒機會,他明天一定會麵見楚君,然後楚魏會開始計劃如何瓜分齊國。”
林楓歎道:“談判的過程不會很短,但也不會很長,應該需要半年的時間。不過在這期間,楚魏兩國都會先派小股軍隊侵擾齊國邊境。”
良宵已儘,湖上遊船紛紛返回停靠岸邊。
遊人雖然還意猶未儘,此時也隻得遺憾離開。
整個南湖頓時安靜了下來,隻剩月下一彎湖水靜靜流淌。
馮棄的目光仿佛在隨著粼粼波光閃動。
“所以你認為大戰就在半年之後?”
林楓點了點頭:“半年的時間足夠讓他們談出一個結果來。”
“那公子有沒有信心助齊國渡過此劫?”
林楓反問道:“那你們呢,有沒有能力阻止楚魏兩國對齊用兵?”
“我們所做的事也隻能延緩。”馮棄默默說道,“如果齊國羸弱的局麵無法改變,遲早都會被楚魏所滅。”
林楓突然好奇的看著他:“我看馮老也是飽學之士,你背後的人也應該有經世之才,既然你們這麼擔心齊國的安危,為何不入齊?”
“我們也曾嘗試過,不過無能為力。”馮棄緩緩搖了搖頭,“齊國地貧物寡,強敵環伺,加之二十年前高陵一戰損失慘重,到現在都還未恢複元氣。”
“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想要扭轉乾坤談何容易。”說到這裡,他突然看向林楓,“公子可知道老夫為何對你知無不言,言無不儘?”
林楓忍不住笑道:“是麼?”
馮棄正色道:“雖然有些事老夫並未直言相告,那是因為公子所問之事涉及到一些隱秘,現在還無法告知公子。不過相信總有一天公子會知道我們的誠意。”
“總有一天?”林楓追問道,“總有一天是哪一天?”
“如果公子能讓齊國強盛,和楚魏一爭長短,我們一定對公子毫無保留。”
“為什麼你們會認為我一定就能讓齊國變得強大?”
馮棄微微一笑:“當年五公主的境況隻怕比現在齊國更差吧。”
誰知林楓輕輕搖了搖頭:“一人和一國,這兩者毫無可比性。救一人和救一國,其難度也是雲泥之彆。”
“如果連公子都不能,齊國隻怕也應該是到了滅國之的時候了。”
林楓目光閃動,沉吟道:“如果我入齊,意味著我與你們的目的是一致的。”
馮棄點了點頭。
“那你們能給予我什麼幫助?”
“我們能繼續離間楚魏之間的關係,而且即使楚魏達到協議,我們還能延緩兩國對齊用兵。”
“能延緩多久?”
馮棄輕歎道:“最多一年時間。”
林楓似乎顯得不滿意:“一年時間太短了。”
馮棄苦笑道:“你知不知道,為了爭取這一年的時間,我們要死多少人。”
“為什麼?”林楓皺了皺眉,不解道,“想要延緩楚魏對齊用兵再簡單不過了,為什麼要死人?”
聽到此話,馮棄先是一臉震驚,然後忍不住狐疑的看向林楓。
看到月光下林楓悠然而立,他甚至懷疑自己起自己的耳朵來。
“難道林公子早有退敵之法?”
這時林楓伸了伸懶腰,突然笑道:“夜深人靜,我已經打擾馮老這麼久,也應該告辭了。”
馮棄已經被他的話引起心潮起伏,哪裡肯讓他走,因此竭力挽留道:“如果公子還有談興,我們就算秉燭夜談又何妨?”
“馮老今夜還是早些休息吧,因為明天你就沒有這麼悠閒了。”
馮棄心裡立即警惕的看著他:“公子此言何意?”
林楓的神情似乎顯得有些遺憾。
“我原本準備拿馮老換我大哥,不過你們既然無害我之心,我也隻有作罷。但我相信詩魁被殺一案的真相也應該可以換回我大哥的自由之身。”
馮棄臉色大變,他完全沒有想到林楓竟有這種打算。
西風吹過,甲板上已經沒有林楓的身影。
月光飄渺,林楓已在南湖堤上。
他沿堤而行,鄭華緊跟在後。
慢行幾步,林楓突然停下腳步,看著明月在天,仿佛有些癡了。
“明天就是八月十五了。”
鄭華默默說道:“是。”
林楓沉默良久,最後似乎下定某種決心,緩緩說道:“明日午後送一封信給楚君。”
鄭華的呼吸不由得急促起來,擔憂的看著公子的背影,不過他從來不會置疑公子的決定。
所以他低聲回道:“是。”
……
……
楚君一直出神的看著天上明月,目光中罕見流露出一絲濃情和留戀。
“明日就是八月十五了。”
溫情如同耳語一般回道:“是。”
“你猜今年八月十五,他會在哪裡?”
溫情的聲音仿佛月光一樣飄渺。
“回陛下,奴婢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