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齡拽著杜如晦躲到台階邊上的假山後頭,倆老頭官袍下擺沾了泥巴都沒顧上拍。
“老杜你聽真了嗎?“房玄齡捏著半塊杏仁酥直抖擻,“水路設卡收稅這主意絕了!當年打洛陽要是有這招,將士們棉襖都能多絮二兩棉花!“
杜如晦眯眼瞅著露台上裡啃糕點的李平康:“那個營業牌照更妙!好比給商隊掛腰牌,跑再遠也攥在朝廷手心。“他掰著手指頭算,“光長安東西兩市,牌照錢少說“
“二位仆射好興致!“李泰突然從兩人的身後出來,蟒袍上粘著桂花糖漿,“躲這兒編排本王三弟呢?“
杜如晦被嚇了一跳,把手裡的算籌“哢嚓“斷成兩截,崩飛的水珠濺到李泰臉上。房玄齡趕緊打圓場:“越王說笑呢,老臣們在算算宴席要添多少壇酒!“
李泰一腳踢飛鵝卵石:“當本王三歲小孩?你們就是眼紅老三“他袖子裡掉出張皺巴巴的工部文書,上頭“洛陽漕運“四個字被掐得稀爛。
幔帳內“咣當“一聲,李世民把鎏金酒壺墩在石桌上:“鬨夠了?“甲片刮得青石案吱吱響,“平康次日上午到甘露殿,帶著你的奏章!“
李平康抹了把沾著糕餅渣的臉,正撞見李泰要吃人的眼神。房玄齡趕緊扯著杜如晦溜回座位,倆老頭假裝研究詩稿,手指頭在案幾下比劃“三十稅一“的手勢。杜如晦突然壓低嗓子:“得讓這小子把卡稅和營業牌照說明白了“話沒說完就被房玄齡踩了腳——那頭李泰正攥著半塊玉佩,生生捏出了裂紋。
長孫皇後會心一笑,仰頭望見黃昏的天邊鴻雁陣掠空:“諸位且看這鴻雁——“她金步搖晃碎晚霞,“便以鴻雁為題作詩,勝者賞本宮的鎏金嵌寶步搖!“
李泰抖了抖蟒袍袖子,金粉簌簌落進硯台:“兒臣拋磚引玉。“提筆在灑金箋上刷刷寫道:
“鐵翼裁雲過帝京,金眸點檢山河明。
莫嫌禽語無珠玉,報與人間雨露情。“
“好個雨露情!“長孫無忌拍著玉帶扣叫好,“越王這點檢山河四字,頗有陛下巡視關中的氣度!“
房玄齡眯眼品讀:“鐵翼裁雲暗合《文心雕龍》風骨篇“話沒說完就被高士廉截住:“就是禽語二字欠妥,該用鴻音才合《詩經》雅正。“
弘文館白胡子劉學士搖頭晃腦:“平仄倒是工整,隻是這金眸用典出自何處?老朽記得《爾雅》有載“
“管他什麼典!俺聽著比那些酸詩痛快,就像當年陣前擂鼓!“尉遲恭哈哈大笑道。
李泰嘴角剛翹起來,就瞥見李平康在啃芝麻餅,氣得捏碎塊桂花糕。
此時長孫無忌衝著自己的兒子長孫衝試了一個眼色,長孫衝拘謹地蹭到案前:“小子獻醜了。“規規矩矩寫下:
“秋來一字貫長空,不寄相思隻報豐。
願借風翎傳捷訊,凱歌先入太極宮。“
“好!“房玄齡拍著大腿樂,“不寄相思隻報豐,這句實在!比那些哭哭啼啼的閨怨詩強多了!“
長孫無忌假模假樣訓兒子:“衝兒這捷訊二字欠考量“眼角卻笑出褶子,“不過押韻倒是工整。“
高士廉撚著佛珠挑刺:“太極宮三字犯忌諱,該用九重宮闕“忽然被程咬金塞了塊棗泥糕堵住嘴。
弘文館王學士捋著山羊須:“後生可畏啊!這風翎二字化用《楚辭》憑翼兮遺風,倒有幾分靈氣!“
李平康突然舉手:“能續塊芝麻餅不?“侍從憋著笑添點心,氣得李泰又掐斷根狼毫筆。
“讓老夫品評品評。“房玄齡拎著兩幅詩左看右看,“越王詩如鎏金錯銀壺,華貴大氣;長孫公子詩似青瓷冰裂紋,清雅內秀。“
杜如晦突然插話:“要我說都缺了點地氣!“他指著遠處雁群,“你們看那領頭雁撲棱翅膀的架勢,活像老程搶酒喝!“
程咬金立馬來了精神:“讓俺老程整兩句!“扯著破鑼嗓子嚎道:“大雁大雁排成行,飛過長安酒鋪忙。要是捎壇貞觀醉,老子給你修牌坊!“
滿場哄笑中,長孫皇後金步搖晃得叮當響:“二郎快管管,程知節要把詩會變鬨市了!“
李世民笑得直揉肚子:“賞!都給賞!越王賞金絲硯,衝兒賞徽墨,程老匹夫“他忽然板臉,“罰你三日不許喝酒!“
李承乾用象牙笏板敲了敲石桌邊角,笑得像隻偷到油的老鼠:“聽聞李尚書家的夕丫頭號稱長安小詩仙,何不讓她也湊個趣?“太子故意把“詩仙“二字咬得極重,眼睛斜瞟著李平康手裡的半塊芝麻餅。
李平康手頓時一臉黑線一抖,滿場老狐狸憋著笑裝傻——三個月前李二把李績家閨女指給老三的事兒,長安城裡連賣胡餅的波斯老賈都聽說了。
李夕提著鵝黃裙裾從自己父親身邊走了出了,滿園秋色都靜了三分。小娘子發間簪著對玉蝶釵,走路時裙擺的銀線忍冬紋像淌著月光,手裡捏著方素紗帕子,半點看不出是將門虎女的架勢。
“臣女獻醜了。“她福了福身,腕間翡翠鐲子碰著青玉硯台叮咚響。侍從要上前磨墨,卻被長孫皇後攔下:“夕丫頭自己來,本宮瞧她指節上還有墨痕呢,想是剛才抄寫詩句留下的。“
“起——“長孫皇後突然揚袖,驚得李夕筆尖一顫,洇開朵墨梅。她也不惱,就著墨漬畫了枝橫斜的疏影,提筆寫下:
“輕銜江南一片雲,漫裁塞北九秋紋。
莫嫌字拙難成陣,且看天書渡雁群。“
“妙啊!“房玄齡拍著大腿,“這天書二字用得巧,倒讓老夫想起衛夫人《筆陣圖》!“
杜如晦撚著胡子湊近看:“墨梅化墨漬為妙筆,頗有謝道韞詠絮之才!“
李承乾突然用象牙笏板敲敲石桌:“三弟彆光啃芝麻餅,人家夕丫頭墨裡藏詩的功夫,你可學不來!“太子笑得像隻偷到魚的貓,特意把“夕丫頭“三字咬得黏糊糊的。
李平康手一抖,餅渣掉進茶盞泛起油花。抬頭正撞見身材高挑的李夕用帕子掩嘴輕笑,眼波比曲江池的水紋還軟。
“三郎也來首!“李世民突然把鎏金酒壺墩在案上,“朕記得你病中抄過《洛神賦》,總不會比夕丫頭差太多?“
長孫皇後笑著摘下金步搖:“作得好,本宮這簪子就給夕兒添妝。“滿座老臣憋笑憋得胡子直顫,李績紅著老臉咳嗽:“娘娘說笑了,小女。。。“
李夕耳尖泛紅,捏著帕子去擦並不存在的墨漬。暮風忽起,卷著她裙角的忍冬紋撲到李平康袍擺上,倒像纏著縷月光。遠處教坊娘子試彈琵琶,叮咚聲裡混著程咬金的大嗓門:“這文縐縐的俺聽不懂,不過比越王和長孫家那小子的聽著順耳。!“
李泰突然“哢嚓“捏碎塊核桃,金粉簌簌落在灑金箋上,把“雁群“二字染得刺目。宮娥們適時捧來琉璃燈,驚得真雁群掠過暮色,在天際寫下一串歪歪扭瘦金體。
李平康拍拍袍角芝麻渣,忽然從袖中抽出卷皺紙,清了清嗓子:
“不攜烽火亂雲箋,隻托江南穀雨綿。
莫道金籠鎖羽翼,振翎自破九重天。“
“好個穀雨綿!“房玄齡茶碗“哐當“砸在桌麵上,“把屯田大計藏進雁翅裡,妙!“
杜如晦揪著胡子直轉圈:“振翎破天暗合《商君書》墾草令,比那些酸詩強百倍!“
李泰的金狼毫“哢嚓“斷成兩截,墨汁濺上蟒袍:“三弟這金籠二字,莫不是暗指“話沒說完被李二瞪了回去。
“青雀聽著!“李世民突然拍案,“你這越王封號小家子氣,改封魏王!“金印“當啷“甩在案頭,“魏地十三鹽池,夠你算三年賬!“
長孫皇後趁亂把鎏金步搖塞進李夕手心:“夕兒替本宮拿著,這勞什子墜得脖子酸。“小娘子攥著金簪子不知所措,耳尖紅得能滴血。
“前日試製的琉璃鏡,給夕姑娘當鎮紙。“李平康突然掏出麵鍍銀圓鏡,日光在鏡麵炸開七色虹彩。李夕慌忙用帕子接住,鏡中映出她驚惶含笑的眉眼。
“這這不合禮製!“李泰指著鏡框上的碎玉鑲邊,“《唐律》明禁“
“邊角料罷了。“李平康又摸出塊巴掌大的鏡子,“我哪兒賬上記著:廢琉璃二十斤。。。。“鏡麵忽地轉向李泰,照出他扭曲的俊臉。
長孫皇後噗嗤笑出聲:“本宮那麵大的能照全身,三郎這麵小的“她故意拖長音,“倒是能照見人心。“
李夕突然福了福身:“臣女願用這帕子換殿下的鏡子。“說著將出帕子塞到李平康手中扭頭就跑了。
暮色漫過曲江池,琉璃鏡將最後一縷霞光鎖進鏡框。李泰捧著魏王金印咬牙切齒,李承乾笑得直揉腸子。曲園詩會在大家的歡笑中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