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新唐傳 > 第16章 曲江詩會--暗鬥

第16章 曲江詩會--暗鬥(1 / 1)

推荐阅读:

太子車駕從朱雀大街拐出來時,日頭剛爬上坊牆。八匹青海驄踏著金磚道嘚嘚作響,馬鬃裡編著銀絲,在陽光下晃得人睜不開眼。李承乾歪在七寶香車裡,遠遊冠上的金蟬墜子直打晃,手指頭有一下沒一下敲著《昭明文選》的鎏金封皮。

前頭開道的左右衛率穿紫袍挎橫刀,腰間蹀躞帶掛滿金魚符。十六麵龍旗嘩啦啦響,旗杆頭綴的銅鈴震得道旁槐樹葉子直抖。後頭跟著兩架青雀旗車,四個小宦官捧著文房四寶,墨錠都用黃綾子裹著,生怕沾了灰。

鼓樂聲剛過安仁坊,曲江池畔的貴人們早聽見動靜。程咬金叼著棗木煙杆直嘬牙花子:“瞧瞧這排場,比老程當年劫法場還威風!“李績撩開車簾瞅了眼,趕緊把閨女往車裡推:“夕丫頭彆探頭,當心叫禦史參個失儀!“

車駕拐進曲江的時候,驚飛池邊一群白鷺。太子的雲頭履剛沾地,早有八個宮婢捧著銅盆香巾跪成兩排,熏得滿園子都是龍腦香。魏徵捋著胡子直搖頭:“這香夠買半坊宅子了“話沒說完就被笙簫聲蓋過去——樂班子正奏著《鹿鳴》,調子比弘文館晨鐘還莊重。

此時這和李平康鬨的不愉快的李泰扶著鎏金車轅的手指頭猛地收緊,指甲蓋在朱漆上掐出五道白印子。眼瞅著太子車駕前頭那十六麵龍旗嘩啦啦飄,旗麵上繡的金龍在日頭底下直晃眼,他腮幫子咬得棱角分明,喉結上下滾了滾,咽下口酸水。

“越王殿下“隨從小聲提醒,被他眼風一掃,嚇得縮了脖子。李泰扯著蟒袍前襟抖了抖,金線繡的雲紋比太子的蟠龍紋矮了一頭,針腳刺得他心口發悶。遠望著李承乾七寶香車旁跪成片的宮婢,他舌尖頂著後槽牙冷笑:“嗬,八個捧香盆的?東宮倒是會擺譜。“

手指頭撚著玉帶扣上鑲的東珠,忽地想起自己這串比太子少了兩顆,牙根癢癢地磨出聲。道旁槐樹葉子撲簌簌落進他車裡,被他一腳碾碎在鹿皮靴底:“回府就叫人把府門前石獅子換成鎏金的!“話從牙縫裡擠出來,驚得拉車的青海驄直打響鼻,鬃毛上纏的銀絲亂晃,倒像是替他抖落滿身不甘心。

李承乾踩著鎏金腳踏下車,熊皮大氅掃過滿地銀杏葉,金線繡的蟒紋在日頭底下直晃人眼。李泰盯著大氅領口那顆拳頭大的東珠,喉結滾了滾——那珠子本該是他去年生日時想討的貢品。

“取孤的玄狐氅來。“太子指尖掠過李平康單薄的青衫,兩個宮婢抖開黑得發亮的皮裘,細看每根毛尖都泛著銀光。李泰後槽牙咬得發酸——這皮子分明是三年前高昌進貢的稀罕物,統共就得了三張。

李平康感覺脖領子沉甸甸壓著千鈞分量,太子手指頭有意無意擦過他後頸:“三弟這《秋詞》可是得了父皇親口誇的有子建遺風“話音未落,李泰蟒袍下的拳頭“哢“地捏響腰間玉玨。

“太子哥說笑了,“李平康縮著脖子裝鵪鶉,“我那就是病中囈語,哪比得上二哥的《望嶽》“他故意把“望嶽“倆字咬得含糊,誰不知道就在前幾天李泰在弘文館作詩把“岱宗“寫成了“岱廟“,被弘文館那幫老頭當笑話傳了半月。

李泰腮幫子鼓起兩道棱,蟒袍金線紮得手心生疼:“三弟倒是會做生意,八十斤酒抵得上本王半年食邑。“他靴尖碾碎片銀杏葉,葉脈斷裂聲脆得紮耳,“隻是拿父皇的《寒鱗賦》當酒幌子未免也太給父皇丟人了一些。“

“二哥教訓的是!不過想必父皇是不會計較的。“李平康突然拔高調門,嚇得樹杈上的麻雀撲棱飛走,“要不怎麼說二哥疼我,方才說要全包了這酒替弟弟撐場麵“他袖中滑出本黃綾賬冊,炭筆已經記錄了越王購貞觀醉八十斤“六萬四千貫“刺得李泰眼前發黑。

太子突然撫掌大笑,震得腰間玉玨叮當亂撞:“青雀大氣!這酒錢夠修半條漕渠了!“他蟒紋袖口掃過李泰僵硬的肩膀,“趕明兒孤也跟父皇討個恩典,讓少府監給越王府多撥兩車冰——聽說青雀最近火氣大得很呐!“

李泰指甲掐進掌心,麵上卻擠出個笑紋:“太子哥說笑了,弟弟這是替三弟高興。“他忽然扯下腰間和田玉璧,“這酒錢本王出了,隻是“玉璧“當啷“砸在青磚上,裂紋裡滲出絲血色沁紋,“三弟可得親自釀壇寒鱗醉,給父皇萬壽節添個彩頭!“

李泰蟒袍下的手指捏得泛白,給岑文本遞了個眼風。這老臣哆嗦著從袖中掏出卷青麻紙,紙邊還沾著司天台的鬆煙墨。岑文本三天前在觀星台跪了倆時辰才討來題目,紙背還留著李淳風演算時燒穿的焦洞。

“康王殿下。“岑文本嗓子發緊,聲音卻揚得老高,“聽聞殿下精通算學,老朽偶得算題,還請賜教。“他抖開紙卷的手直顫,日頭照見題尾朱批“非三晝夜不可解“,正是李淳風親筆。

李平康瞥了眼題目,突然從腰間革囊掏出截黑漆漆的細棍。那物什約莫半尺長,裹著層魚膠防潮,正是他半月前用終南山鬆枝悶燒的炭筆。周遭頓時竊竊私語——長安城哪有這般寫字家什?

“潔兒,取塊青石板來!“李平康兩指夾著炭筆轉了個花,黑灰簌簌落在他青玉冠上。程咬金抻著脖子直樂:“三郎這黑棍棍,倒比俺劫道的飛鏢還趁手!“

炭尖刮過青石板的聲響刺得人牙酸:“第一問:圓窖周九丈,當改周三徑一之謬。“李平康手腕急抖,石板上現出個歪扭圓環,“徽率周二十二、徑七,窖徑=九丈x七÷二十二≈兩丈八尺六寸。“

人群中的李淳風身軀猛顫這算法他剛在司天台密卷裡見過,炭筆卻已寫出他昨夜才推得的數!

“窖深為股,日影一丈二為勾“炭筆突然“哢嚓“折斷,李平康隨手又摸出根新的,“勾股弦五、十二、十三,窖深五丈!“

岑文本展開答案的手直哆嗦,李淳風的朱批“窖深五丈“赫然在目。李泰手中玉杯“哢“地裂了道縫,琥珀酒液順著蟒袍金線往下淌。

“第二問更有趣。“李平康蹲身續寫,炭灰沾了滿袖,“方窖容三百斛,當求立方根“炭筆在“三丈一尺“上重重一點,“這數要擱戶部算,少說耗半刀紙!“

李淳風突然推開人群,官靴踩著酒漬撲到石板前:“這這符號!“他枯手指著√號直抖,“可是天竺數碼?“

“太史說笑了。“李平康炭筆尖在石板上輕敲,沒承認也沒否認,他忽然抬筆指向李泰,二哥請看,這炭筆可比毛筆快三倍不止!“

李泰蟒袍下的拳頭捏得發青,那截黑炭棍竟在青石上寫出銀鉤鐵畫——更可恨的是李平康又從革囊掏出四五根備用,活脫脫個賣炭翁!

“七丈一尺七寸!“最後一筆刮出火星,李平康拋了炭筆大笑,“岑大人不妨拿這炭筆記賬,省得您老撕紙玩!“

程咬金懟了懟身邊的李績道:“痛快!比俺當年血書狀紙還帶勁!“李績身邊的李夕眼睛明亮不知道心中在想些什麼。李淳風攥著半截炭筆不撒手:“殿下,此物“他指尖沾滿黑灰,“可是用鬆煙墨條改製?“

“太史慧眼。“李平康整了整沾灰的玉冠,“改日送您兩車,司天台演算曆法豈不便宜?“他餘光瞥見太子正盯著炭筆記眼色,心知東宮庫房的鬆墨怕是要漲價了。

六名玄甲侍衛嘩啦啦分開人群,鐵甲撞得銅鈴亂顫,眨眼間把青石板圍得密不透風。程咬金咧著大嘴直樂:“三郎這筆賬算得金貴,黑石板都配上親衛隊了!“李泰盯著石板縫裡卡著的半截炭筆,蟒袍金線隨著呼吸劇烈起伏——誰能想到這鬼畫符似的炭痕,竟讓司天監太史官袍沾灰都不顧?

池畔貴人們神色各異:房玄齡的眉頭擰成算籌結,長孫無忌的玉扳指轉得飛起,幾個崇文館學生踮著腳往甲胄縫裡偷瞄。李淳風還跪在石板前攥著炭筆,官袍下擺拖在酒漬裡,嘴裡念念有詞:“七丈一尺七寸七丈一尺七寸“活脫脫走火入魔的老賬房。

“都退開三步!“侍衛長刀鞘敲得火星四濺。李平康整了整沾滿炭灰的玉冠,瞥見遠處曲江橋頭揚起塵煙——馬蹄聲隱隱如悶雷,驚得池中錦鯉都縮進了荷葉底。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