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學霸之戰,誰主沉浮?
張主任的手指在燙金文件封皮上敲了敲,梧桐葉被風卷著掠過“明華精英挑戰賽”幾個字,像是在替他念出接下來的話:“下周五,階梯教室。
年級前五現場答題,你是種子選手。“
林川垂眼盯著那片葉子,葉尖還沾著晨露,在陽光下晃出細碎光斑。
天啟的聲音適時在意識海裡響起:“宿主當前知識儲備覆蓋高中全科98,但沈墨的資料缺失——他連續三次月考總分比第二名高27分,數學卷最後一道壓軸題從未扣分。”
“沈墨?”林川抬眉,這名字他聽過,卻從未在教室裡見過。
“就是總占著圖書館頂樓自習室的那個,”張主任似乎看穿他的疑惑,“父母在南極科考,跟著外公住教師家屬樓。
這孩子“他頓了頓,推了推眼鏡,”去年校辯論賽,他一個人駁倒了高三(1)班整個團隊,連評委教授都紅了臉。“
走廊外突然傳來喧嘩。
林川側頭,看見王浩正扒著窗戶衝他比劃,校服領口的校徽被拽得歪歪扭扭:“川哥!
三班那群人說你贏李文傑是走了狗屎運,還說沈墨能把你按在地上摩擦——“
“王浩!”張主任咳嗽一聲,少年立刻縮成蝦米,抱著籃球溜了。
“你看,”張主任把文件塞進林川懷裡,“總得有人讓他們知道,什麼叫真本事。”
真本事。
林川捏著文件往教室走,路過公告欄時,新貼的挑戰賽海報被風掀起一角,他看見自己的名字排在第二位,第一位是“沈墨”,用加粗黑筆標著“連冠三年”。
“宿主,學生論壇實時熱度破十萬。”天啟的聲音裡帶著數據滾動的輕響,“負麵評論占比32,集中在‘林川靠運氣’;中立占45,觀望;還有23”
“是趙雪的粉絲?”林川突然停步。
公告欄前,紮著高馬尾的女生正踮腳撕一張“林川後台論”的匿名帖子,指尖泛著白。
聽見腳步聲,她轉頭,眼尾挑出冷意:“看什麼?
我隻是討厭臟東西貼在公告欄上。“
林川笑了:“所以趙同學特意帶了除膠劑?”他瞥見她口袋裡露出半截黃色塑料瓶,瓶身上還沾著藍色墨跡——和她數學練習冊封麵的塗鴉一模一樣。
趙雪的耳尖瞬間紅了,她彆過臉:“晚自習後,圖書館頂樓。
我有近五年的競賽題集,你“她咬了咬唇,”我知道你有秘密,但我隻想贏。“
頂樓自習室的窗戶正對著操場,三天後的傍晚,林川看著趙雪把最後一本《奧賽經典》拍在桌上時,夕陽正透過玻璃在她發梢染成金紅色。
她的指尖在書頁上快速劃動:“這道數論題,去年省賽原題改了參數;這道電磁感應,出題人是陳教授,他習慣在第三問埋陷阱”
“天啟,模擬陳教授出題風格。”林川閉了閉眼,意識海裡立刻彈出成串公式,像星河般流淌。
再睜眼時,他已經在草稿紙上寫下解題步驟,筆尖停頓半秒,突然劃掉最後一行:“第三問應該用虛功原理,不是動量守恒。”
趙雪的筆“啪”地掉在桌上。
她盯著那張草稿紙,又抬頭看林川發亮的眼睛——這三天裡,他從需要她講解基礎概念,到現在能指出她準備了半個月的錯題,這種進步速度
“你到底”
“天啟提示,剩餘訓練時間12分鐘。”林川打斷她,把一本《量子物理基礎》推到她麵前,“重點看第三章,可能出拓展題。”
比賽當天的階梯教室坐滿了人。
林川站在後台,能聽見前排女生的竊竊私語:“沈墨來了嗎?”“聽說他從來不用提前到場”
“叮——”
門被推開的聲音像根細針,刺穿所有喧囂。
林川轉頭,看見穿洗得發白的藍白校服的男生站在門口,袖口沾著粉筆灰,手裡抱著本《費曼物理學講義》。
他的眼睛很黑,像浸在墨裡的石子,掃過觀眾席時,所有說話聲都消失了。
“沈墨。”主持人的聲音有些發顫,“請上座。”
答題環節開始得比林川預想的更快。
第一題剛投影出來,沈墨的手就舉了起來,幾乎和林川同時。
電子屏上,兩人的分數開始交替跳動——10分,20分,30分當主持人宣布進入搶答環節時,比分停在85:85。
“最後一題,”主持人咽了咽口水,看了眼手裡的卡片,“請簡述量子計算中量子比特與經典比特的本質區彆,並推導shor算法的核心公式。”
林川的手指在桌麵輕叩。
天啟的聲音突然急促:“宿主,沈墨的筆握得很緊,指節發白——他在緊張?
不,是興奮。
他的瞳孔放大03毫米,這題“
“我來。”沈墨的聲音像碎冰碰在玻璃杯上,他站起來時,懷裡的《費曼講義》掉在地上,露出夾在書裡的便簽紙,上麵密密麻麻寫著量子計算的推導公式。
林川也站了起來。
他聽見自己心跳如擂鼓,卻又異常清晰地看見沈墨筆下的公式正在意識海裡重組——那是天啟在調用所有相關知識,在10分鐘預判裡,他看見兩個不同的解題思路在碰撞,像兩團火在燒。
搶答器的聲音響起時,林川和沈墨的筆尖同時落在紙上。
觀眾席突然爆發出尖叫,林川低頭看自己的答案,又抬頭看沈墨——對方也在看他,眼底有團小小的、跳躍的光。
“兩位的答案”主持人的聲音突然卡住,他盯著手裡的評分表,額角滲出細汗,“均正確。
但“他抬頭看向大屏幕,”題目附加了拓展要求——請用矩陣形式表示量子門對量子態的作用。“
林川的手指頓住。
他聽見天啟在意識海裡快速計算:“宿主,這個知識點超出高中範圍,屬於大學量子力學基礎”
沈墨突然笑了,那是他今天第一次笑,很淺,卻像春雪融化:“我來。”他拿起粉筆走向黑板,袖口的粉筆灰簌簌落在地上,“首先,量子門是幺正矩陣”
林川望著他的背影,突然明白張主任說的“真本事”是什麼——不是贏過誰,而是永遠有更廣闊的天地,等著被掀開一角。
他摸了摸口袋裡的《量子物理基礎》,書頁邊緣被他翻得卷了邊,裡麵夾著趙雪昨晚塞給他的紙條:“下一題,我幫你。”
窗外的梧桐葉又落了幾片,打著旋兒貼在玻璃上。
林川聽見主持人說“最終得分95:95”,聽見觀眾席的喧嘩,卻也聽見自己心裡有個聲音在說:“這才剛開始。”階梯教室的熒光燈在頭頂嗡嗡作響,主持人舉著評分表的手還在發顫:“經評委組最終確認,林川同學96分,沈墨同學97分——”
“什麼?”有人小聲驚呼,後排傳來椅子翻倒的聲響。
林川盯著自己答題卡上那道拓展題的矩陣推導,方才用天啟調取的《量子計算前沿》裡的案例還在意識海閃爍。
他看見沈墨的答案紙邊緣畫著極小的費曼圖,那是對量子門作用更直觀的補充——原來這一分,是對方用更精妙的物理直覺補上的。
“恭喜沈墨同學蟬聯挑戰賽冠軍。”主持人的聲音被掌聲淹沒,林川卻聽見身側傳來紙張摩擦的輕響。
沈墨彎腰撿起方才掉落的《費曼講義》,夾在書裡的便簽紙撒了兩張在他腳邊。
林川蹲下身,看見便簽上密密麻麻的批注:“2023年11月15日,圖書館頂樓,發現林川同學解題時習慣先列公式再代入數值——或許可以試試用微擾論破他的節奏?”
“謝謝。”沈墨接過便簽,指尖在“林川同學”四個字上輕輕拂過,“其實昨天在頂樓自習室,我聽見你和趙雪討論陳教授的出題風格。”他的黑眼睛裡浮起笑意,像深潭裡落了顆星子,“你翻《量子物理基礎》時,書頁響得比我還急。”
林川突然笑出聲。
這一笑像解開了什麼枷鎖,他聽見觀眾席的喧嘩突然清晰起來——王浩正站在第一排蹦跳,校服扣子崩開兩顆;趙雪攥著筆記本,眼尾的冷意早沒了,隻剩發亮的期待;連周磊都半蹲著,手裡的手機屏幕暗著,顯然沒拍下他預想中的“出糗畫麵”。
“林川!”趙雪擠開人群衝上來,往他懷裡塞了瓶冰鎮可樂。
她的馬尾辮散了半縷,發梢沾著方才擠過來時蹭的粉筆灰:“我就知道你能行!剛才那道矩陣題,你寫幺正變換的時候,張主任眼鏡片都反光了——”
“趙同學。”沈墨突然插了句,“你給林川的紙條,夾在《奧賽經典》第178頁。”他晃了晃手裡的書,封皮上藍色塗鴉的位置和趙雪練習冊上的一模一樣,“那道數論題的陷阱,我也踩過。”
趙雪的耳尖瞬間紅到脖子根,抓起書包就往門外跑,卻在經過周磊身邊時頓了頓。
校霸正低頭把手機塞進褲兜,屏幕熄滅前的亮光照出他鎖屏壁紙——是上周林川在籃球場上單手扣籃的照片,配文“川哥牛掰”。
“咳。”張主任擠到三人中間,拍了拍林川肩膀。
他的白襯衫下擺皺巴巴的,顯然方才也在觀眾席裡跟著鼓掌:“小川,明天來我辦公室。陳教授說你那道量子題的思路,能當大學教材例題。”他又轉向沈墨,語氣軟了幾分:“你外公讓我帶話,說冰箱裡燉了蓮藕湯,彆又啃冷饅頭。”
沈墨低頭應了聲,抱起書往外走。
經過林川身邊時,他突然停步:“周末圖書館頂樓,我帶了最新的《自然》物理刊。”沒等林川回答,他就融進了人群裡,藍白校服的背影很快消失在走廊儘頭。
晚自習結束時,林川抱著一摞競賽題集往家走。
晚風卷著桂花香鑽進衣領,他摸出手機,屏幕上是王浩的消息:“川哥!三班那群人現在管你叫‘量子怪’,說下次籃球賽要你當隊長——周磊那家夥還說要請你喝奶茶!”
他笑著把手機揣回口袋,路過便利店時買了盒關東煮。
玻璃櫥窗裡映出他的影子,校服領口規規矩矩係著,不再是從前鬆垮垮的模樣。
天啟的聲音在意識海裡響起:“宿主情緒值加5,當前人工智能:預判時間10分23秒。”
“天啟,”林川咬著魚丸含糊道,“你說沈墨知道我有人工智能嗎?”
“根據微表情分析,概率低於15。”人工智能的聲音裡帶著數據滾動的輕響,“但他對知識的渴望值,和宿主同步率達89。”
回到家時,客廳的燈還亮著。
父親林建國正坐在沙發上看財報,看見他進門立刻放下文件:“張主任打電話說你拿了第二?”
“第一是沈墨,那家夥……”林川脫了鞋在父親身邊坐下,“比我想象中厲害。”
“能讓你服的人可不多。”林建國笑著遞過溫熱的牛奶,“你媽要是知道……算了,不說這個。”他指了指茶幾上的禮盒,“你王姨從瑞士帶的巧克力,說是給‘小學霸’的。”
林川拆開禮盒,巧克力的甜香混著父親身上淡淡的煙草味,突然有些鼻酸。
他回房間打開筆記本,扉頁上歪歪扭扭寫著“學渣逆襲日記”——那是三個月前剛激活天啟時,他賭氣寫的。
現在墨跡被翻得發毛,最新一頁貼著挑戰賽的海報邊角。
“今天最大的收獲不是分數。”他握著鋼筆寫道,“是發現沈墨的便簽,發現趙雪藏在題集裡的鼓勵,發現周磊偷偷換了鎖屏。天啟說我在成長,可我覺得……是他們讓我想變得更好。”
“宿主分析正確。”天啟的聲音突然變得溫和,像從前母親哄他睡覺時的語調,“當你開始關注他人的期待,能力才會真正有意義。你的目標,已經不止於高考。”
林川合上筆記本,抬頭望向窗外。
江南市的燈火在夜色裡流淌,像撒了把星星在綢緞上。
他想起沈墨說的《自然》物理刊,想起趙雪沒說完的競賽題,想起父親放在茶幾上的巧克力——這些光,比天啟提供的數據流更溫暖。
樓下突然傳來汽車鳴笛。
林川探身往下看,看見李文傑的黑色轎車停在小區門口。
數學老師搖下車窗,對著手機冷笑:“老周,林川那小子最近太囂張。我琢磨著,該給他辦個‘特製’的測試……對,就說檢驗他的‘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