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鏡湖映妄,虛實相生
入夏後,東境的鏡湖突然變得詭異。原本清澈的湖水竟能照出人影,卻不是當下的模樣——有孩童在湖中看到白發蒼蒼的自己,有老者見到年輕時的戀人,更有漁夫撈出銅鏡般的鱗片,鏡麵上映著從未發生過的災禍。
最先傳來的異動是漁村的恐慌。有位母親在湖邊洗衣時,看到湖水中的兒子被混沌蟲吞噬,嚇得當場昏厥,醒來後便瘋瘋癲癲,抱著兒子的繈褓不肯撒手。漁村的裡正派人送來消息,說湖水的倒影會“成真”,已有三戶人家因恐懼遷徙,岸邊的漁船都蒙上了黑布,再不敢靠近。
“是‘虛妄鏡’。”蘇塵看著黑白水晶映出的湖底景象,水晶深處泛著層淡淡的銀輝,與北境的執念霧氣息同源,卻多了幾分詭譎,“這不是混沌餘孽,是人心對‘未知’的恐懼凝聚而成。鏡湖的水脈連著上古的‘照心鏡’殘片,能將人的臆想具象化,若執念過深,倒影便會反噬自身。”
林霜的木靈珠在掌心微微發燙,珠體中映出湖底的水草正纏繞著塊破碎的銅鏡,鏡麵流轉著與湖水相同的銀輝:“照心鏡本是辨善惡的法器,怎麼會變成這樣?”瑤姬翻出《古籍考》,指尖點向其中一頁:“上麵說,照心鏡若沾染過多‘不信’,便會從‘辨善惡’變成‘顯虛妄’。東境連年澇災,百姓本就多惶恐,怕是這股心氣引動了殘片。”
老周扛著戰斧站在船舷邊,望著遠處的鏡湖:“管它啥鏡,劈了便是!”阿烈已搭好長弓,箭頭對準湖心:“我這破妄箭專破虛妄,倒要看看它能掀起啥風浪。”蘇塵卻按住他的手,水晶映出湖底的銅鏡殘片上,刻著與十顆靈珠同源的紋路:“它在等我們‘應召’。照心鏡的殘片需要靈珠的本源之力才能修複,強行破壞隻會讓虛妄更盛。”
出發前,鎮民們往船上裝了許多“實在東西”:剛出爐的燒餅、醃好的鹹菜、還有林霜新製的“定心草”香囊,據說能安神定誌,不受幻象侵擾。那位曾在古道霧中見到兒子的老婦人,特意送來一籃曬乾的向日葵花:“這花跟著太陽轉,心裡亮堂,帶著它,啥影子都迷不了眼。”
鏡湖的岸邊果然詭異。漁船蒙著黑布整齊排列,像一排沉默的棺槨,沙灘上散落著無數碎裂的銅鏡,每片碎片裡都映著不同的恐懼:失火的房屋、崩塌的山體、哭泣的親人。阿烈不小心踩碎一片,碎片中竟映出幽冥船沉入無妄海的景象,他的臉色瞬間一白,雷靈珠的光芒微微晃動。
“彆信它。”蘇塵將定心草香囊塞到他手裡,“這些都是你心裡最怕的事,不是真的。”他撿起一片碎片,碎片中映出林霜木靈珠徹底破碎的模樣,蘇塵的指尖微微收緊,卻很快鬆開——他清楚,真正的守護從不是害怕失去,而是明知可能失去,依舊選擇珍惜。
船入湖心時,湖水突然變得像鏡麵般平滑,連漣漪都沒有。蘇塵低頭看向水麵,湖中映出的不是自己,而是觀測者的模樣,正獰笑著說:“你看,你終究會變成我。”他剛要開口,林霜卻指著湖底:“彆理它!殘片在下麵!”
湖底的淤泥中,照心鏡殘片被無數水草纏繞,銀輝透過水草向上蔓延,將湖水變成了巨大的鏡陣。瑤姬的赤色靈珠射出火焰,燒向水草,水草卻瞬間化作無數鏡麵,將火焰反射回來,險些灼傷船身。“它能模仿攻擊!”瑤姬急忙收回靈珠,“這東西比執念霧聰明,會借力打力。”
老周揮動戰斧劈向水麵,金靈珠的銳光剛接觸湖麵,湖水中竟映出無數把戰斧,從各個方向劈向幽冥船。“好家夥,還會學樣!”老周左支右絀,斧刃碰撞的聲響震得湖麵嗡嗡作響,“蘇塵,快想個轍!”
蘇塵突然想起《古籍考》中的記載:“照心鏡辨善惡,卻不辨虛實,若以‘誠心’對之,虛妄自破。”他取出那籃向日葵花,撒向湖麵:“林霜,引木靈珠的生機,讓花在水中紮根!”林霜立刻照做,綠光照亮湖底,向日葵花竟在水麵綻放,花盤始終朝著太陽的方向,花瓣上的金光驅散了周圍的銀輝。
湖水中的幻象開始扭曲。觀測者的虛影在花光中尖叫著消散,阿烈看到的沉船景象變成了漁船歸港,老周麵對的戰斧化作一群遊魚。照心鏡殘片劇烈震顫,水草纏繞得更緊,卻在花光中漸漸枯萎,露出殘片上的裂痕——那是被“不信”侵蝕的痕跡。
“它在害怕。”蘇塵握緊黑白水晶,將十顆靈珠的力量引向湖底,“它本是辨善惡的法器,卻因見證太多猜忌與恐懼,忘了‘相信’是什麼。”他看向林霜,“用木靈珠的生機修複裂痕,讓它記起,人間除了虛妄,還有真實的溫暖。”
木靈珠的綠光順著花莖流入殘片,裂痕處滲出銀色的汁液,像在流淚。殘片漸漸合攏,映出的不再是恐懼,而是無數溫暖的畫麵:漁村的裡正幫孤寡老人挑水、孩童在沙灘上追逐、漁夫將捕到的第一條魚分給鄰居。鏡湖的水開始變得清澈,銀輝與綠光交織,化作漫天星雨落在漁村上。
那位瘋癲的母親突然清醒,抱著兒子的繈褓走到湖邊,湖水中映出她和兒子歡笑的模樣,沒有混沌蟲,沒有災禍,隻有陽光和沙灘。她的眼淚落在湖麵上,激起一圈圈漣漪,漣漪中浮現出兒子長大後的樣子,正笑著對她說:“娘,我不怕。”
離開鏡湖時,漁村的漁船已掀開黑布,漁夫們劃著船在湖麵捕魚,唱著古老的漁歌。裡正送來一筐剛撈起的鮮魚:“仙長,嘗嘗咱鏡湖的魚,現在照出來的影子,都是帶笑的。”阿烈拿起一條,魚腹上的鱗片映出他咧嘴笑的模樣,惹得眾人哈哈大笑。
返程的船上,老周突然指著水麵:“你們看!”隻見湖水中的幽冥船旁,跟著無數小魚,魚鱗上的銀輝組成了十顆靈珠的圖案,像在護送他們離開。林霜的木靈珠與銀輝產生共鳴,珠體中映出照心鏡殘片的全貌——它已化作一顆新的靈珠,懸於湖底,鏡麵上刻滿了漁村百姓的笑臉。
“是‘信靈珠’。”蘇塵輕撫水晶,“由人心的‘相信’凝聚而成,雖不在十顆靈珠之列,卻能克製虛妄。”瑤姬笑著補充:“以後再有人被幻象迷惑,帶他來鏡湖照照,啥妄念都沒了。”
回到南境時,恰逢鎮上的“曬書節”。鎮民們將《南境記事》攤在老槐樹下晾曬,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落在書頁上,字跡仿佛活了過來。有孩童指著其中關於鏡湖的記載,纏著阿烈講“會照出笑臉的魚鱗”,阿烈被纏得沒法,拿起片銅鏡殘片給他們編故事,說湖底有個“笑麵魚仙”,專管讓人開心。
蘇塵坐在觀星台,看著黑白水晶映出的鏡湖與南境,兩處的光芒通過信靈珠相連,像一條看不見的線。他忽然明白,人心就像麵鏡子,既能照出虛妄,也能映出真誠;既能滋生恐懼,也能孕育希望。而他們所做的,不過是在虛妄叢生時,點燃一盞名為“相信”的燈,讓更多人看到,人間值得。
夜色漸深,老槐樹的葉影在地上搖晃,像無數雙含笑的眼睛。十顆靈珠的光芒與信靈珠遙相呼應,在夜空中織成一張溫柔的網,將所有恐懼與虛妄都輕輕接住,化作滋養希望的土壤。或許未來還會有新的幻象出現,但隻要這張網還在,隻要人心的“相信”還在,就總有光能夠穿透黑暗,照亮前路。
(第一百五十三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