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封疆悍卒 > 第104章,青州戰禍

第104章,青州戰禍(1 / 1)

推荐阅读:

大雨過後。

雨水浸透的土地泛著黑紅的泥濘,像被血反複澆透後又曬乾的破布。

秦知縣——哦不,現在是秦同知,踩著黏稠的淤泥,滿臉悲苦地往前走了幾步。

幾日前還冒著炊煙的村落,如今隻剩焦黑的骨架。

幾根未燒儘的房梁斜插在廢墟裡,雨水順著焦木滴落,坑裡積著暗紅色的水,不知混了多少血。

屍體橫七豎八地歪著。

有個婦人蜷在井台邊,半邊身子焦黑,另半邊卻蒼白如紙。井繩斷了,軲轆上纏著半截發辮,不知是她的,還是孩子的。

秦同知蹲下身,望向黝黑的深井。幾具孩子的身體漂浮在下麵,已經看不出模樣。

隨行的衙役中,已經有人乾嘔了起來。

那氣味確實令人窒息。

雨後的空氣本該清新,此刻卻蒸騰著令人惡心的味道。那是焦糊的皮肉、漚爛的糧食、還有浸泡在雨水裡慢慢膨脹的屍體,所有味道糅在一起,扯得人腸胃翻攪。

山坡上傳來馬蹄踏碎枯枝的聲響。

三名騎士立在林邊,為首者一襲青衫,在這臟亂的世界裡乾淨得刺眼。秦同知眯起眼睛,看見那人正用毛筆在冊子上勾畫。

“知府大人從監察院請來的。”老衙役低聲道,缺了門牙的嘴漏著風,“專司繪錄戰禍……”

“繪錄戰禍?”秦同知皺起眉頭。

老衙役嘿嘿一笑,露出黃黑的牙根:“戰禍越慘,朝廷銀子撥的就越爽快。去年大旱,知府大人讓災民在城門口排著隊餓死,監察院畫了三日,最後撥下來三十萬兩賑災銀……”

秦同知沉默地點點頭。

山風突然轉向,送來斷斷續續的對話。

“……那邊樹上……”青衫人用筆杆指點著,“再多吊幾具屍體……看著更淒慘些……”

秦同知的手猛地攥緊。

他看見兩名隨從翻身下馬,走向村口那棵老槐樹。樹上已經吊著三具屍體,在風中輕輕搖晃。隨從們從泥濘裡拖起兩具孩童的屍首,麻利地係上繩索。較小的那個孩子最多五六歲,腦袋軟綿綿地耷拉著。

“大人……咱們該走了。”老衙役催促道。

秦同知抬手止住他的話。他的目光釘在那青衫人身上。對方正專注地調整畫本角度,時而皺眉搖頭,時而滿意頷首,像個在斟酌畫作的文人雅士。

“再往左挪半尺……”青衫人比劃著,“對,就這樣……”

孩童的屍體被風吹得轉了個方向,露出青紫的小臉。

秦同知閉上眼睛,努力平複著心情。

“大人?”老衙役的聲音有些焦急,“知府大人該等急了。”

秦同知轉過身,表情恢複如初。

“走吧。”他語氣平靜道。

青衫人聽見動靜抬頭,看見個滿身泥點的官員正帶人離開。

他合上冊子,眉頭皺起。

“那是誰?”他問道。

“新上任的秦同知。”身邊的隨從顯然知曉秦同知的身份。

“就是張參將提到的那位秦知縣?”

青衫人微微一愣,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

“大人,前方就是青州城了。”

馬車碾過官道最後一道山梁,老衙役的聲音響起。

秦同知掀開車簾,青灰色的城牆陡然撞進眼簾。

三年前他押解稅銀入城時,隻記得城樓上的戍旗獵獵作響。

如今以同知身份赴任,才真正看清這座邊塞雄城的全貌。

五丈高的城牆全用黑石壘就,女牆齒堞間探出密密麻麻的弩床鐵戟;護城河引的是活水,河麵浮著帶刺的鐵蒺藜網;城門洞上方,“鎮山門”三個漆金大字已斑駁剝落。

“大人,這就是鎮山門。”老衙役指著城門上方的匾額,“上月剛換了新的千斤閘。”

秦同知微微頷首。清平縣的城牆不過兩丈高,城門是用厚木板包鐵皮做的。而眼前這座邊塞雄城,光是甕城就比清平縣衙還要大上三倍。

馬車在城門前停下。

秦同知取出吏部文書,守門的把總仔細驗看後,突然恭敬起來:“原來是秦大人。張參將吩咐過,您到了直接去府衙,不必排隊。”

秦同知心頭一動。

他不過是個新上任的同知,張參竟然特意關照。

想來,是因為此前與張員外的關係……

目光掃過城門處,發現尋常百姓入城都要解衣搜檢,而幾個軍漢卻暢行無阻,領頭的還朝把總拋去一袋銅錢。

入得城內,喧囂聲撲麵而來。

沿街店鋪的幌子在風中翻飛,鐵匠鋪裡傳來叮當的打鐵聲。街上人頭攢動,賣菜的、挑著柴的、抱著孩子的、要飯的。一隊府軍押著十幾輛糧車往北而去,青石板上已經碾出了深深的轍印。幾個稅吏正在茶肆前清點賬目,算盤珠子打得劈啪作響。

這與清平縣的市集截然不同。

那裡最熱鬨時也不過是糧行前的討價還價,何曾見過這般車馬粼粼、兵甲森嚴的景象?

“讓開!讓開!”

一隊騎兵疾馳而過,行人紛紛避讓。秦同知注意到他們腰牌上的紋飾。

是西梁軍的標記。

這些人馬雖不在城中常駐,但影響力顯然無處不在。

轉過鼓樓,府衙的黑漆大門已遙遙在望。

門前兩尊石獅怒目圓睜,比清平縣衙那對年久失修的石獸威嚴得多。

秦同知整了整衣冠,手心微微沁出汗來。

“大人……”老衙役小聲提醒,“知府派人來迎了。”

一個師爺模樣的人快步走來,滿臉堆笑:“秦大人一路辛苦!知府大人已在二堂備茶相候。”

秦同知深吸一口氣。

這座邊城的氣象遠非清平可比,這裡的暗流,想必也更加凶險。

他摸了摸袖中的吏部文書,又想起林川托女兒帶給他的話,深吸了一口氣。

“有勞引路。”

穿過長長的廊院,二堂內,知府周亭儒正用銀簽子剔著茶盞裡的浮沫。

見他進來,周知府笑著擱下茶盞:“秦大人來了,坐。”

“下官拜見府尊。”秦同知躬身行禮。

“誒,又不是外人,不必多禮。”周知府推過一盞茶。

“府尊,規矩下官還是懂的。”

秦同知嘴角帶著恰到好處的笑意,抬手朝身後輕輕一揮。兩名年輕衙役應聲而入,抬著兩個沉甸甸的樟木箱,落在地上,發出沉重的悶響。

“哎呀,秦大人,你這卻是見外了!”

周知府朗聲大笑,站起身,盯著那兩個箱子,嘴上笑道,“張參將早就說你要升遷,我還不信,哈哈哈……他如今掌著青州府軍糧械,你們故人重逢,定有許多話說。”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