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光瞥見司清嘉那副佯作鎮定,又強忍焦灼的神情,司菀不著痕跡彎了彎唇。
“齊公子字寫得極好,大姐姐可要瞧瞧?”她輕笑著招手。
司清嘉好似吃了蒼蠅般膈應,卻又不能拒絕。
抬腳走到桌前,瞧見齊書源抄錄的詩稿,筆跡確實稱得上鐵畫銀鉤,入木三分。
換作以前,她還有心情賞鑒一番。
但今時不同往日,姨娘不顧自身安危,用腹中胎兒給她爭取了一條活路,若是不把握住機會,她隻怕會被司菀徹底推入無儘深淵。
“二小姐謬讚了。”齊書源赧然道。
他加冠不久,又常年待在書院,心性十分單純。
即便覺得蘭溪這丫鬟不懂規矩,也未曾發現姐妹間的齟齬。
司清嘉捏住詩稿的指尖微微顫抖。
她不斷思索,該以何種方式驅趕司菀,偏生想來想去,都沒找到合適的法子。
機緣,她的機緣究竟在哪兒?
司清嘉內心咆哮,一抬眼,恰好對上司菀似笑非笑的模樣,她一個激靈,瞬間冷汗直流,貼身的裡衣都染上濕意。
難不成司菀發現了?
不可能!連她自己都無法清晰察覺到,齊書源身上帶著怎樣的機緣,司菀又怎會知曉?
定是她自己嚇自己。
司清嘉深深吸氣,很快便冷靜下來,她向來是最有耐性的獵手,就算司菀在這兒,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她這個庶妹,又不可能跟著齊書源一輩子。
司菀確實沒時間跟司清嘉空耗,她轉動著腕間的東珠手串,想起方才與齊書源的交談內容,杏眸越發瑩亮。
“大姐姐,天色不早了,我還得再去趟綢緞莊,你和齊公子慢聊。”
司清嘉詫異的看向司菀,沒想到她居然如此識趣。
即便心中抱有疑惑,她也未曾多問,起身將司菀主仆送走。
她打開窗扇,確認司菀乘車離開,懸在半空中的心臟才落到實處。
司清嘉繼續和齊書源寒暄。
兩人從萬鬆書院聊到京城,從四書五經聊到朝堂政事,每說一句,司清嘉心底那股朦朧的預感就越清晰。
等提及開海禁之事時,司清嘉雙眼暴亮。
她清楚地知道,這就是她等了數日的機緣。
逆命蠱果真起了效,不但幫她奪回了些許氣運,還讓她遇見了齊書源。
司清嘉眉心微蹙,仿佛一個求知若渴的學子,向齊書源討教開海禁的政策。
麵前女子不僅是自己師妹,還是山長的嫡傳弟子,親自來客棧關心他,齊書源心下感動,將之前寫下的草稿全部拿出來,交到司清嘉手中。
堪稱毫無保留。
司清嘉翻閱著這些雜亂的手稿,裡麵全是有關開海禁一事的設想,嚴禁與弛禁之間的轉換,該如何征稅,稅種為何,如何約束化外之民。
林林總總,列出許多條來。
司清嘉看得極慢,心臟卻跳得極快。
麵頰也因太過激動,而漲得通紅。
齊書源關切的問:“師妹,可是受了冷風,著涼了?我瞧你臉色不太對。”
司清嘉搖頭,“無妨,隻是師兄對開禁政策知之甚深,思慮甚全,乃利國利民的實舉,我自愧不如,又深感敬佩,方才會露出此種情狀。”
齊書源笑道:“師妹謬讚了,我與山長相比,恰如螢火與皓月爭輝,差之遠矣。”
司清嘉心思電轉,纖長濃密的眼睫輕輕顫動。
她想把這些手稿據為己有,便開口說:“師兄,能不能將手稿借予我,我回府同老師商討一番,指不定會有其他法子。”
齊書源之所以有機會進入萬鬆書院,多虧了陸昀川相助。
因此,他對陸昀川敬佩至極,聽到司清嘉打著他的旗號,自然不會拒絕。
“也不是什麼金貴東西,師妹將手稿拿去便是,還有鄭先生托我帶給山長的典籍,也請師妹一並帶回。”齊書源拱手作揖。
司清嘉笑得越發嬌甜,她將手稿仔細折起來,塞進懷中。
又差使蘭溪和車夫,將厚重的典籍全部搬至馬車,才跟齊書源道彆。
折返秦國公府的路上,司清嘉心裡說不出的暢快,紅唇開合,哼著小曲兒,與近段時日頹唐哀怨的德行全然不同。
蘭溪一直伺候在主子身邊,察言觀色的能耐亦是不小,這會兒瞧見司清嘉如此,她也跟著高興。
“恭喜小姐。”
“恭喜我什麼?”司清嘉輕撫著塗了蔻丹的指甲,笑盈盈問。
“奴婢恭喜小姐得償所願。”蘭溪道。
“就你聰明。”司清嘉低哼一聲,推開車門,衝著車夫吩咐:“先不回府,去一趟樊樓。”
樊樓不僅是七皇子的產業,平日裡七皇子也會在雅間歇息。
得了如此珍貴的機緣,司清嘉最想做的,便是與心上人分享。
她的心上人雄才大略,天賦卓絕,卻被元後所出的太子壓了一頭,若瞧見了這開海禁之策,七皇子指不定會有多歡喜。
司清嘉麵上洋溢著甜蜜之色。
突然,她好似想到了什麼,神情一冷。
齊書源不能留了。
否則定會生出事端。
司清嘉閉了閉眼,左思右想,還是沒能尋到合適的人。
要是丁寰在就好了,他最擅長處理這檔子事,也不用她多費心思。
司清嘉歎口氣,衝著蘭溪耳語幾句,讓她使些銀子,去找幾個地痞無賴,直接打斷齊書源的胳膊,再伺機割斷他的舌頭。
如此一來,這些手稿便成了無人知曉的秘密,隻屬於她一個人。
聽到主子的吩咐,蘭溪這丫鬟不由愣住了。
即便早就猜到主子並非良善之輩,但親耳聽見她打算買凶傷人,謀害的還是自己的師兄,她便覺得不寒而栗。
司清嘉睨她一眼:“你可是不願?”
蘭溪是家生子,身契被主子捏在手裡,她哪有沒膽子反駁?隻能乖乖應是。
“奴婢不敢。”
“快去吧,莫要耽擱時辰,走漏了風聲。”
就算事情進展比想象中順利,先前太多次的失敗,依舊讓司清嘉生出幾分風聲鶴唳之感。
她不得不承認,自己畏懼司菀。
畏懼曾經看不起的庶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