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家貨船揚帆起航,順流而下,返程應該比來時快上不少。
河堤上,蕭鶴和蕭二蕭騎坐在大馬上,遠遠的看著王伯他們的船隻駛出老吉縣的停靠碼頭。
“大哥,咱們也該回清水縣了,再過幾日就是掃塵日,咱們得趕回去與兄弟們一起好好準備準備,迎接新年。”
蕭二蕭側過頭看向蕭鶴說道。
蕭鶴微微頷首,目光依舊望著那漸漸遠去的貨船,片刻後才收回視線。
“好,咱們走。”
說罷,兩人一夾馬腹,駿馬揚蹄,朝著清水縣的方向奔去。
一路上寒風凜冽,吹不散兄弟二人心中對新年即將到來的期盼。
也吹不散蕭鶴對這一船人生死的擔憂。
不過是兔死狐悲,蕭鶴能做的隻有這麼多了。
把自己得到的消息告知寧虎他們,以為他們會停下收糧計劃。
然而,最終卻是適得其反。
從姐姐那得知,老吉縣的糧商們嗅到了糧價即將上漲的氣息,紛紛控製起了銷售的數量。
蕭鶴便慫恿著他姐去收購王伯他們買到的糧食。
他告訴姐姐,清水縣糧食短缺,搞不好就會鬨饑荒,叫姐姐多囤積一些糧食。
沒準以後還能發一筆災荒財。
姐姐確實拉回了一些糧食,卻給了王大叔他們更多的糧食。
這又讓蕭鶴有種替他人做了嫁衣的無力感。
不僅如此,姐姐還勸自己與王大叔他們交好,便於她以後生意上的聯係。
怎麼交好?
自己這次分明是趕來幫寧虎一把,卻被他們把好心當成驢肝肺。
處處不待見,一見到他們兄弟倆就要趕人。
蕭鶴還能咋辦?
隻期望寧虎他們彆給那野心勃勃的謝書禮送完糧食、又送上人頭。
謝書禮日益壯大,他的那幫人在北城區也會岌岌可危。
“那兩個漂亮的姑娘也在這艘貨船上,真是可惜啊!
要是到了謝書禮和蘇紈絝手裡,還能落得到好?”
蕭鶴忍不住又歎息一聲。
風很大,這話沒能傳進蕭二蕭的耳裡。
柳宅。
親家公帶著幾個孩子們出去後,宅院裡突然就冷清下來。
柳樹林每日早出晚歸的去鋪子裡,身邊有柳雲貴和柳月忠。
回到家裡用晚飯時就感受到這種變化。
先前每次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熱熱鬨鬨。
這都好幾天了,飯桌上隻有柳樹林、徐氏、老太太、小月娥這四人。
隔壁偏院的老管家也是如此。
習慣了是會被時間改變的。
以前的幾年,寧虎忙著做事,老管家都是做一個人的飯食。
自從常勝住進他的偏院,他煮的飯菜多了不少。
常勝這小子一離開,老管家每次放米的時候都忍不住多放一些,做一次飯就能管一天。
男人們心裡有事,不會輕易說出口。
老太太就不同了,閒著沒事總是來找老管家碎碎念。
“老管家,這都幾天了,孩子們還不回來,婆子我這心裡牽掛的很。
再有幾天就到臘月二十四,該過小年了,我家樹林說打算讓鋪子歇業一天。
雲貴和月忠過來乾活這麼久,也該回家看看了。”
老管家看向在一旁桌子上練習寫字的小月娥。
這孩子說要跟自己學算術認字,倒是真心想學。
沒有哪個先生會喜歡教授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學生。
小月娥學的認真,老管家也就教的仔細。
並不是他想要為人師表,都一把年歲的老人了。
自己將來入土那天還能帶走什麼不成?
將自己會的教給看著順眼的小輩,沒什麼不好。
老太太見老管家沒有搭話,自個兒也知曉這幾日她念叨的太多,沒準老管家已經聽煩了。
她換了個話題。
“老管家,雲貴和月忠在咱們家的鋪子裡乾活勤快。
這前前後後也就一個月時間,他倆賺到的錢比在鄉下地裡乾活兩年的收入還多呢!”
“哦!這事老太太你也能跟老朽說?”
對這個話題,老管家同樣不好奇。
但不答上幾句,老太太又該說他寡言少語了。
老管家以前甚少與人交流,老太太到底知不知道,自從他們搬來,自己改變了多少?
“咋就不能說了,老管家你每月收著宅子鋪子的租金,才看不上他們那仨瓜倆棗。
不過這收入對咱們這些鄉下人來說,可真是一筆不少的收入,足夠他們今年過個好年了。”
說到過年,老管家自然也想著寧虎能回來陪他。
但他問出口的卻是。
“老太太你們今年是打算在這邊的柳宅過年,還是回鄉下過年?你家的親戚朋友都在鄉下吧?”
“昨個我和兒子兒媳還商量過這事來著,按說咱們應該是回鄉下過年的。
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這處柳宅再好,那也是親家公從你這租的,鄉下的舊宅才是我們的家。
不過”
老太太說到這裡欲言又止,眉頭也皺了起來。
這一停頓,倒是讓老管家有了一些興致。
“老太太若是不方便說,不說便是。”
老管家絕對是個懂得以退為進的
“我大孫女懷著孩子,老管家你知道的吧?”
老管家
老朽還沒老到眼盲心瞎
“知道,恭喜老太太你明年就要添一個重孫子了。”
老太太笑得合不攏嘴。
“是好事兒,就是因為我大孫女懷著孩子,咱們才不好回去鄉下過年。”
老管家理解的點點頭,鄉下環境沒有城裡好,一家子為了月紅姑娘著想才是對的。
老太太也看了小月娥那邊一眼,隻見她寫的認真,偶爾還扳著手指頭計算,想來沒空偷聽他倆說話。
“老管家,咱們在鄉下的宅子前不久出了人命官司。
死的雖然是一個年過七旬的老人,但這事終究不吉利。
而且那案子到現在也還沒結案,說是有賊人入室盜竊,給撞見了,才會害了那老人的性命。”
老管家有些錯愕,這事他還是頭一次聽老太太說起。
王武他們肯定早就知曉,老管家微不可察的眯了眯眼。
真要是偷盜,倒也不必藏著掖著,老太太他們見識的少,老管家卻不這麼認為。
將疑惑壓下,老管家問起了另一個他關心的話題。
“老太太,老朽聽你說,你們柳家就你一個高堂健在。
你在這邊過年,到時你那些兒孫們總該過來給你拜個年吧?”
“這是必然的,咱們鄉下人過年時該有的禮數不比你們城裡人差。”
老太太說著想到老管家也挺可憐的。
就一個義子,彆說兒孫繞膝,大過年的也是冷冷清清。
“要不,老管家你今年跟咱們家一起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