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明棠不敢深思,也不願深思。
今日,她的精神好了許多,蕭承燁見她麵色稍霽,便將自己身邊得力的宮女玉蘭調撥過來伺候。
“你好生歇著,莫再著涼。”
他臨去上朝前,丟下這麼一句硬邦邦的話,卻破天荒地補了一句,“午後若是無雨,便讓玉蘭扶你到殿外透透氣。”
這是三年來,他第一次準許她踏出這囚籠般的殿門。
蘇明棠垂眸,掩去眼底的複雜情緒,低低應了聲:“是。”
蕭承燁日有所思地看了她一眼,轉身離去,龍袍的衣角在門檻處劃過一道冷硬的弧線。
養心殿內。
蕭承燁端坐於龍案之後,麵色沉凝。
殿內香爐裡燃著上好的龍涎香,煙氣嫋嫋,卻驅不散他眉宇間的鬱色。
他手中正捏著一封密折,來自江南道的禦史。
折子上赫然寫著黎家子弟仗勢欺人,強占族田,魚肉鄉裡等數條罪狀,樁樁件件,觸目驚心。
“砰!”蕭承燁將密折重重擲在案上,俊朗的眉峰蹙起,眸中閃過一絲厲色。
黎家,仗著太後與皇後的勢,行事越發張揚跋扈,簡直不將他這個皇帝放在眼裡!
他登基時日尚短,根基未穩,處處受製於太後。
黎家這顆毒瘤,是該好好敲打敲打了!
讓他們明白這大周的江山,究竟是姓黎,還是姓蕭!
他正思忖著如何尋個由頭,既能整治黎家,又不至於立刻與太後撕破臉皮,殿外忽然傳來趙鞍略帶興奮的通傳聲。
“啟稟陛下!鎮南將軍虞如恩,已在殿外候旨!”蕭承燁聞言,眉宇間的鬱色一掃而空,龍心大悅,猛地從龍椅上站起:“快!宣他進來!”
趙鞍躬身應是,連忙小跑著出去。
片刻之後,一道欣長挺拔的身影,帶著一身尚未散儘的沙場鐵血之氣,昂首闊步而入。
來人約莫二十三四年紀,麵容英朗,劍眉星目,古銅色的肌膚在明黃宮燈的映照下,泛著健康的光澤。
正是蕭承燁還是籍籍無名的皇子時,便與他交好的兄弟,虞如恩。
虞如恩在南疆浴血奮戰五年,不久前剛剛傳來大捷,平定了為禍多年的南蠻叛亂。
蕭承燁龍顏大悅,當即下旨,將其調回京中,委以重任。
“末將虞如恩,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虞如恩單膝跪地,聲如洪鐘,行的是武將覲見君王的大禮。
“如恩快快請起!”蕭承燁幾步上前,親手將他扶起,上下打量著他,感慨道:“五年不見,你倒是越發沉穩乾練了,隻是這風霜,也在你臉上留下了痕跡啊!”
虞如恩爽朗一笑,抱拳道:“為陛下分憂,為大周開疆拓土,末將萬死不辭!些許風霜,算得了什麼!”
“好!說得好!”蕭承燁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朕早就命禦膳房備下了好酒好菜,就在偏殿,今夜你我兄弟二人,定要不醉不歸!明日,朕再為你大排慶功宴,犒賞三軍!”
患難與共的情誼,最是珍貴。
如今他雖已是九五至尊,但與虞如恩之間的兄弟情分,卻絲毫未減。
虞如恩聞言,眼中也閃過一絲暖意,他與蕭承燁自幼相識,情同手足。
他爽朗一笑,剛想說什麼,目光在殿內逡巡一圈,帶著幾分熟稔問道:“對了,陛下,明棠姐呢?不如將她也一並叫上,咱們三人,許久未曾這般聚過了。”
虞如恩口中的“明棠姐”,自然便是蘇明棠。
當年蕭承燁與蘇明棠情意深重,虞如恩也是看在眼裡的,私下裡,他亦是稱呼蘇明棠一聲“明棠姐”。
話音剛落,虞如恩猛地一頓,像是想起了什麼,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補充道:“瞧末將這記性,在外征戰五年,都糊塗了。如今,該稱呼皇後娘娘了罷?”
他記得,五年前他離京趕赴南疆之時,陛下曾與他說過,待他凱旋歸來,恐怕蘇明棠早就成皇後了。
養心殿內的空氣,在虞如恩話音落下的瞬間,陡然凝滯。
原本因君臣重逢而帶來的些許暖意,刹那間被一股無形的寒流所取代。
伺候在旁的趙鞍,以及幾名內侍宮女,幾乎是同時屏住了呼吸,頭垂得更低,恨不得將自己縮成一團,生怕被即將到來的雷霆之怒波及。
趙鞍更是嚇得額頭冷汗涔涔,一顆心提到了嗓子眼。
虞將軍啊虞將軍,您這可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啊!蘇明棠那三個字,如今在宮裡,可是比閻王爺的名號還要禁忌!
蕭承燁端著茶盞的手,幾不可察地一頓,眸色深了深,快得讓人無法捕捉。
他臉上的笑意未減,語氣卻淡了幾分:“如恩,你常年在外征戰,有所不知。”
他緩緩開口,聲音平靜無波,卻透著一絲不容置喙的威嚴:“蘇氏……她如今,已是朕的妃子了。”
一個“妃子”,而非“皇後”,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虞如恩臉上的笑容僵住了。
他征戰沙場多年,早已不是當年那個不諳世事的毛頭小子,瞬間便察覺到了不對勁。
這與他當年離京時聽到的,可完全不一樣!
蕭承燁不欲在此事上多做糾纏,岔開話題道:“她這幾日身子不適,染了些風寒,不宜吹風,便不叫她過來了。你我兄弟二人小酌,也是一樣。”
虞如恩雖然滿腹疑團,但也知曉皇家事多隱秘,不便深究。
他點了點頭,強笑道:“是,末將聽陛下的。”
隻是那心頭縈繞的疑雲,卻如何也揮之不去。
蕭承燁見他不再追問,隨即朗聲笑道:“走,如恩,隨朕去偏殿!今日,定要與你痛飲三百杯!”
虞如恩壓下心頭的疑惑,跟在蕭承燁身後,向偏殿走去。
夜色,如同濃稠的墨硯,在宣紙般的蒼穹上緩緩暈開,將白日裡最後一絲微光也吞噬殆儘。
東宮之內,燭火搖曳,映照著蘇明棠略顯蒼白的臉龐。
她手中捧著一卷泛黃的古籍,卻一個字也看不進去。
心頭那股莫名的悸動,自午後便開始滋生,此刻愈發強烈,像是有無數細密的針尖,在輕輕刺著她的神經。
玉蘭說去小廚房取些她新做的牛乳菱粉糕,已經去了快一個時辰。
這點心,便是做得再精細,也不至於耗費如此之久。
更讓她不安的是,蕭承燁,竟也未曾如前幾日那般,在夜深之前踏入這東宮偏殿。
往日裡,即便再不情願,他也會在處理完政務後過來“看顧”她,仿佛是一種例行公事,又或是一種監視。
可今夜,一切都透著詭異的平靜。
“玉蘭?”蘇明棠輕喚了一聲,聲音在空曠的殿內顯得有些飄忽。
無人應答。“玉蘭!”她又提高了幾分音量。
依舊是一片死寂,隻有燭火偶爾爆開的“劈啪”聲,以及窗外不知名的秋蟲低低的悲鳴。
蘇明棠蹙起了眉頭。
一種不祥的預感,如同冰冷的藤蔓,悄然爬上心頭。
她放下書卷,起身,隨手拿起搭在屏風上的一件素色披風裹在身上。
推開殿門,一股夾雜著泥土與腐葉氣息的涼風撲麵而來。
庭院中,一片漆黑。平日裡那些懸掛在簷下、廊道的宮燈,此刻竟一盞也未曾點亮。
這深宮之中,任何一點反常,都可能預示著風暴的來臨。
蘇明棠的心,一點點沉了下去。她強自鎮定,扶著廊柱,一步步向外走去,試圖尋找玉蘭的蹤跡,或是任何一個活人的氣息。
“玉蘭?趙鞍?”她壓低了聲音呼喚,唯恐驚動了什麼。
回答她的,隻有夜風穿過枯枝敗葉時發出的“沙沙”聲響。
這東宮,仿佛成了一座被遺棄的孤島,與世隔絕。
就在她行至庭院中央,幾乎要被這無邊的黑暗與寂靜吞噬之時,一道黑影,突兀地從假山後轉了出來!
蘇明棠心頭一緊,幾乎要驚呼出聲,下意識地後退了一步,戒備地盯著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