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望著張虎的背影,許久後歎息一聲,握著手中黃紙,心底有些難過,張虎是他在恒嶽派第一個朋友,可現在,卻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這仙符正是禍根所在!”王林看了眼手中黃紙,神色一變,他立刻發現了不同,這黃紙雖說外表與探親用的仙符一般無二,但實際上麵蘊含的靈氣,遠遠超過所有探親仙符,除此之外更有有一股危險的氣息從上麵散發而出,王林心底一驚,雖不知道這到底是何物,但絕對是個寶貝。
略一猶豫,王林把黃紙收起,看著地上屍體,他暗歎一聲,這屍體若不處理掉,以張虎的速度,很可能逃不過門派的追殺。
好在儲物袋內空間足夠放下一具屍體,王林又在房間收拾一番擦掉血跡後,悄然無息的離開,在山裡尋到一處山澗,把屍體扔了下去,這才小心謹慎的回到了房間。
感慨一番,他不再去想張虎的事情,而是拿出那張仙符,仔細的研究起來。
此符初觀,與尋常記名弟子探親所用者無異。然王林凝眸細察,始覺其材質迥異,非尋常之物;其上朱砂符筆,亦遠較普通者精純濃鬱。
王林捏符良久,沉思不語。自那日貿然飲露幾近殞命,於仙家術法,心中惕厲尤深,未敢輕試。今觀此符隱隱散發危險氣息,益發謹慎。
躊躇再三,王林終將仙符納入儲物袋,暗忖:“此物來曆不明,先留待日後詳察。“
既畢諸事,王林取神秘珠而入夢境。是番不複專意吐納,乃撥冗專修引力之術。
此術嘗施於劉師兄而效驗非常,王林以為實用,遂篤誌勤習。先以靈葫為試,隔空攝之。始則艱難,凡數試而終能提舉。然一得手,立散其術,複歸初態。
王林心中暗忖:“引力之術,貴在心念所至,十發十中。縱威力通天,臨事不驗,終如畫餅。今吾十試僅得三四,距所欲遠矣!“
歲月流轉,夢境中七日轉瞬即逝。倏爾撕裂之痛至,王林醒轉,不稍遲疑,急飲靈泉以複元氣。靜坐調息,待靈氣充盈,乃長吸一口氣,雙目神光湛然,凝神默誦《凝氣三篇》要訣。
是篇除各層修行之法外,尚載兩道玄妙口訣,關係修行成敗。王林目注心會,一字一頓,反複吟詠,似有所悟。
此口訣者,實乃凝氣大道之肯綮也。凝氣一途凡十五境,首境可順其自然而至,餘十四境皆需相應口訣以啟。譬如王林今雖已入凝氣一層,然若無二層口訣,則縱曉其二層心法,亦難寸進,唯困於初境耳。
王林默誦口訣,周身靈氣頓生感應。初時細微難察,俄而愈演愈烈,終至如滾水翻騰,奔湧周身經脈。未幾,靈氣漸竭,斷續流散,酸麻癢痛諸般苦楚紛至遝來。恍惚間,王林似覺己身千瘡百孔,皆因靈力肆虐所致。
《凝氣三篇》於顯要處赫然書曰:“凝氣之要,非徒心法,尤在口訣。無訣而行,如無舵之舟,終難遠航。“
各層啟訣之道,非獨賴勤修,亦關乎天資、靈氣、機緣諸般。或一試而就,或十試百試而不成。
俄頃,諸般感應漸消,王林渾身汗透如浴,體內靈力儘散。然王林自《凝氣三篇》中早明其理,此乃暫時耗竭,稍作調息便可恢複。雖未啟二層,王林毫不氣餒。此番不過試手,今已知自身靈力未臻開啟之境。
“不過初得凝氣一層,何必急於一時?“王林自忖,“有此泉水葫蘆相濟,儘可久修第一層。待靈氣充盈至極,再啟二層,如此把握倍增。“
遂作長久之計,專心苦修。體內靈力漸積,引力術亦愈臻精妙。此間多次嘗試二層口訣,皆告無果。
現實半月光陰轉瞬逝,夢境三月已過。是日,王林正閉目吐納,待間隙時分。瞥見間隔尚早,略一沉吟,複誦二層口訣,再次嘗試啟關。
王林已然不記幾番嘗試,每番皆耗儘靈力而未成。
一炷香時後,王林疲憊抬首,但見靈力俱散,苦笑道:“又複失敗!此第二層啟關,實為艱險也!“語未竟,神色忽動,目光凝注門扉。
“王師弟,出而見吾!“門外傳來冰冷之聲。
此音頗熟,王林悚然起身,啟門而望。但見門外立一二十餘歲黑衣青年,神色冷峻如霜。
“黑衣!“王林心神劇震,立時認出對方身份——正是當日在山下相迎,引領自己與王卓、王浩三人入恒嶽派者,亦是昔年帶其父尋至懸崖底之人。
王林心下恍然,昔年此人尚著白衣,而今不過數月光景,竟已晉升玄色。忽憶當日山下測試時,收取王浩為藥童之三師兄曾言:“彼時兄修煉至緊要關頭,掌門恐其分神,特命某代行測試之責。“
思及此處,王林眼中精光一閃。黑衣乃內門弟子高階象征,尋常需勤修十載方得晉升。此人竟於短短數月間由白轉黑,其間必有非同尋常之處。
“師弟彆來無恙?“黑衣青年目光如電,掃過王林周身,語氣平淡卻暗藏威壓。
王林躬身一禮,心中警鈴大作。此人雖曾相助家父,然而今氣度已然大變,斷不可等閒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