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東宮嬌妾 > 10 先皇後曾說

10 先皇後曾說(1 / 1)

推荐阅读:

一包上等的黃連送到正院時,老夫人正靠在軟榻上,雖說並沒有外界傳的那般嚴重,到底老夫人上了年紀,的確被明思氣得不輕,頭疼不止,大夫開了藥,喝了一回也沒見好。

明大爺特意告了假,帶著妻女到正院侍疾,越發坐實了明思將老夫人氣病的傳言。

大夫人伺候湯藥,明大爺端著茶水,連傷著膝蓋的明靜芙手上都捧著蜜餞,說:“良藥苦口,芙兒特意買了祖母愛吃的櫻桃脯。”

老夫人望著他們,心裡頭暖融融,這顆心哪會不偏呢?

用過湯藥,老夫人吃著櫻桃脯,拉著明靜芙的手說,“好芙兒,你還傷著,快回去歇息。”

明靜芙一派乖巧,“芙兒不疼,祖母病了,芙兒想陪著祖母。”

“芙兒向來孝順,婆母就由著她吧。”大夫人說道。

就在一家子和樂融融時,邱嬤嬤捧著一個錦盒進來,臉色不大好看,“老夫人,大小姐著人送來個東西。”

幾人探頭看向那錦盒,老夫人麵上的笑意已散,“拿過來看看。”

邱嬤嬤上前,打開盒子一股苦藥味直衝鼻端。

大夫人用帕子掩鼻,“這是什麼東西?”

邱嬤嬤回:“是黃連,大小姐說黃連清熱解毒,給老夫人降降火。”

“混賬!”老夫人瞬時惱怒,一掌將黃連掃落在地。

大夫人咒了一聲,“古話說‘啞巴吃黃連’,明思這是罵婆母呢,想必是聽見了外邊的風聲,知道是咱們使的力。”

讓老夫人多吃點黃連,當當啞巴,少搬弄是非。

“老婆子活了大半輩子,還沒有受過這樣的氣,”老夫人的頭越發疼了,眼角的皺紋蹙起,“老二真是生了個好女兒!”

“祖母消消氣,”明靜芙順著老夫人的心口,苦惱道:“大姐姐真過分,昨日鬨那一番已經讓咱們府裡的臉麵丟儘。”

“唉,隻得罪信陽侯夫人也就罷了,可信陽侯府的嫡女是東宮太子妃,就怕來日太子妃怪罪下來,”大夫人憂心看向明大爺,“耽誤了老爺的仕途啊。”

明大爺一聽,頓時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明思當真不知死活,連太子妃的娘家都敢得罪,她不要命了,咱們明家還想要呢!”

大夫人拱火道:“她儘做一些得罪人的事,又沒出閣,外邊隻會說平南公府家教不嚴,總歸是連累了婆母與老爺的聲譽。”

“母親,這可如何是好?”明大爺心焦不已,“孫家絕不會要她了,明思得罪了太子妃,旁人更不敢上門。”

老夫人沉默了片刻,說:“去把管家和賬房喊來,既然不能趕出去,那就用彆的法子讓她離開,我還不信治服不了一個丫頭片子!”

隆盛帝有些日子沒進後宮,下了朝就想去皇後宮裡坐坐。

姚皇後正在為皇上做寢衣,忙放下針線把皇上迎進來,問安奉茶。

隆盛帝看了看針線盒子,說:“宮裡多的是繡娘,何苦你自個累壞了眼睛。”

姚皇後溫聲淡笑,“臣妾閒來無事,皇上不嫌女紅粗劣就好。”

“後宮可好?”隆盛帝喝著茶,“近來事忙,朕也許久沒來了。”

“各位妹妹乖巧聽話,皇上朝政繁忙,若還讓您為後宮分心,便是臣妾無能了。”姚皇後隻字不提薛貴妃就沒安分過,她明白這個時候皇上並不想聽這些。

果然,隆盛帝滿意地點點頭,握住姚皇後的手說:“後宮有你,前朝有呈則,朕輕鬆許多,今日梅尚書上了請罪折子,可算是不再折騰。”

太子裴長淵表字呈則。

姚皇後雖身居後宮,卻也不是耳聾目盲,“臣妾聽聞皇上罰了梅尚書,是梅尚書想通了?”

“呈則去過梅宅,想必是勸通了。”雖然太子並沒有邀功,但梅尚書在折子裡寫了,隆盛帝本就苦惱此事,太子能幫忙化解,他自然滿意。

姚皇後連忙誇讚:“還是皇上教導有方,太子才能為君父分憂。”

隆盛帝放下了茶盞,微微歎氣:“呈則哪哪都好,就是子嗣單薄了些,大婚這麼久才一個郡主,想當初朕這個年紀,他已經會走了。”

“太子為先皇後守孝三年,這才耽誤了,如今孝期已過,皇上就等著抱皇孫吧。”姚皇後提起先皇後時,神色恭敬了許多。

隆盛帝想起發妻,眉宇間也染著淡淡的愁緒,“東宮的妃嬪太少了,八月大選時朕本想多挑幾個,他偏生不要。”

“臣妾也覺著少了些,”姚皇後順著隆盛帝的話說,“先前太子倒和臣妾提過一句平南公家的嫡長女。”

“明思?”隆盛帝的指尖在桌麵上敲了敲,“這丫頭近來也受苦了,瑩然原先還和朕說想聘她做太子妃。”

瑩然乃先皇後閨名,姚皇後說:“先皇後都誇讚的貴女,定然錯不了。”

隆盛帝沉思片刻,“現下平南公出事,讓她入東宮不免生是非。”

“臣妾是後宅婦人,不懂前朝之事,隻是憂皇上所憂,太子不常入後院,以致於子嗣稀薄,許是東宮妃妾不得他的歡心。”姚皇後極有分寸,不提前朝,隻說後宮,這才是她的職責所在。

隆盛帝沒說話,隻望著不遠處繡著萬馬奔騰的屏風出神,活靈活現的馬匹在草野上踢踏,濺起如霧的水珠,讓他想起了從前去西北時見過的野馬遷徙,壯觀磅礴。

姚皇後並未催促,安靜地拿起針線繼續做寢衣。

殿內靜了好一會,隆盛帝才問:“呈則與你說了要納明思嗎?”

“這倒沒有,”姚皇後放下繡花針回道:“皇上也知道,太子不近女色,還是許久之前提了一嘴,大選時明姑娘仍在孝期,臣妾不便多問,皇上剛好提及,臣妾才想起來。”

隆盛帝把手搭在膝頭揉搓著黃袍上的龍紋,“平南公出事,西北有些不穩,若是納明思入東宮,似乎也不錯。”

皇上與姚皇後說政事,姚皇後卻不能接,她道:“臣妾隻盼著東宮能進些太子喜歡的姑娘,早日給皇上生個皇長孫。”

“朕原先想讓太子妃生下皇長孫,隻是她實在不爭氣,竟然小產了,”隆盛帝搖頭歎息,“也罷,無論是誰能生下皇長孫都好,這件事朕尋個機會問問呈則。”

姚皇後垂下眼睫,莞爾道:“隻要是太子的子嗣都一樣。”

平南公府安靜了兩日,明思往正院送了黃連,居然一點反應都沒有。

正院沒找她,某人也沒來,明思難得閒暇,這兩日功夫都花在了那份名單上,隻是始終沒有理出頭緒。

能設計一場這麼完美的陷害,必定有位高權重者參與,明思甚至想過會不會是太子,很快又否決了,太子沒有任何理由這樣做。

臨近傍晚,銀燭傳了晚膳,疑惑地說:“正院一點動靜都沒有,難不成是安生了?”

明思才不信長房會安生,說不定又在謀劃什麼對付她的法子。

罷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用過晚膳,明思正在和弟妹們玩七巧板,正院那邊終於坐不住,派人來請。

“說是要姑娘去給老夫人請安,”銀燭一邊伺候明思更衣一邊說,“奴婢一猜就知道沒好事,還當他們安生了呢。”

明思點著手指在算日子,那封信應該到舅舅手裡了,不知道舅舅何時能到,她得多拖延兩日功夫。

明思乘小轎到正院時,屋內燈火通明,除了長房幾個人,還有管家和賬房,與一位族裡的叔公在上首坐著。

“給叔公問安。”明家是世襲的爵位,直係旁支人脈寬廣,這位叔公是祖父的嫡親弟弟,祖父襲爵後便分家了,明思也隻有過年才見得到。

明叔公蓄著的長須花白,瞧著卻還精神,“大丫頭長大了,出落的這般水靈。”

“叔公謬讚。”明思坐了下來。

明叔公瞧見轉頭變了臉,“你怎麼不給你祖母還有大伯父大伯母行禮?人雖大了,規矩卻不如從前。”

“叔公有所不知,我膝蓋有傷,祖母不讓我行禮呢。”明思偏頭看向坐著的明靜芙,“叔公您看,二妹妹傷著膝蓋,我就沒讓她起身給我行禮。”

明靜芙現如今哪裡還把明思放在眼裡,自然不會給她行禮,也正如此被她拿捏住了把柄。

明思禍水東引,老夫人心疼明靜芙,立馬出聲:“都是一家人,不必這些虛禮,思丫頭向來如此。”

“二妹妹亦是如此。”明思可不慣著,說她不好她就要帶上明靜芙,看誰心疼。

明靜芙心裡委屈,麵上扭捏起來,袖口都被抓皺了。

老夫人不愛聽明思說話,索性告訴她:“思丫頭,今日叔公來,是主持分家一事。”

“分家?”明思訝然道,“大伯父要搬出國公府啊?也是,我父親襲爵這麼多年,大伯父早該搬出去了。”

明思這話說的好像是明家長房賴在國公府不走,明大爺不滿道:“這是什麼話!是你要搬出去。”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