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興裡,柳意之前租住下來的院子外,已裡三層外三層擠滿了人。
“真要在我們三興裡開油坊啊?”
“何止開油坊,聽說之後還要招做工的人呢?”
“還招人?可我瞧著他們人挺多的啊。”
“來了來了,出來了。”
柳意站在高台上,對於來看熱鬨的百姓保持放縱態度。
其實她也挺能理解這些百姓的,他們大多不認識字,這古代又沒有電視手機可以看,日常乾完活,除了湊在一起聊聊天,說說鄉裡鄰裡間的八卦,那就真是沒半點娛樂活動了。
柳意在現代時的娛樂活動就是看書,不光看醫書,古籍和現代的書她都愛看。
這個習慣還是小時候在孤兒院培養出來的,她從小就愛看書,將孤兒院的書都看完之後,就想方設法的去認識高年級的哥哥姐姐,再去看他們的課本。
後來比自己大的哥哥姐姐們課本看完了,柳意又看院長訂的雜誌報紙,等這些又看完了,很久一段時間都沒有新的書可以看,好在柳意升了初中。
初中的圖書館裡可是有太多書籍了,柳意經常拿著考了第一獎勵下來的借書卡去借書,對於她來說,讀書本身就是一種樂趣。
每一本書,都代表了作者的一種觀點,看多了書,就會有許多觀點圍繞著柳意不斷碰撞,她喜歡這種感覺,因此看得越來越多。
憑著一張免費的借書卡,看書又快,記憶又好,柳意初中成功將學校圖書館裡的書看完。
當然也包括了《孫子兵法》和《權術論》《厚黑學》等。
可惜,大安朝讀書昂貴,胡縣這種小地方,書鋪都沒多少本書,柳意很快就看完了。
還好她帶了個係統,還可以從係統提供的課程和書籍上麵學習,要不然天天帶著人鑽人群聊八卦的說不定就是她了。
柳意一出現,三興裡的百姓們俱都激動起來,八卦也不聊了,信息也不交互了,紛紛用各種亂七八糟的行禮姿勢向她行禮。
“見過亭長。”
“亭長也來了!三郎,快來謝謝亭長救了你的耳朵。”
“是柳神醫,不,是柳亭長來了!”
柳意隻露了個麵,一句話沒說,就讓鬨哄哄的人群瞬間老實一大半,還都畢恭畢敬的向她行禮。
製出胡麻油的劉全娘看著這一幕,眼中散發著羨慕的光彩。
柳意抬抬手做了個壓聲的手勢,下方還殘存的一些聲音立刻沒了。
四湖裡的裡長擔心的也不無道理,柳意管轄的三個裡中,她最看好的就是三興裡。
誰讓三興裡的人各個都對她說的話言聽計從,對她下達的命令都立刻執行呢。
光是農藥實行,三興裡上上下下所有人家全都用了農藥,就足以證明柳意在三興裡的威望。
這油坊不建在三興裡建在哪裡?
“都起來吧,這油坊是官家開辦,日後大家可要多多照應。”
柳意說完,將位置讓了出來,今日可不是她的主場。
劉全娘慢慢走了出來。
她正是其中一戶製油人家的女兒,出嫁後喪夫又回了娘家,之後就一直在自家幫忙。
雖然已經出嫁又喪夫了,但劉全娘其實也剛滿二十,這個年紀在現代還是單純清澈大學生,放在大安朝,卻不算小。
柳意本來打算給製出胡麻油的人金錢獎勵,但在看到劉全娘後,她改了主意,問對方要不要做這新油坊的管事。
如果劉全娘年紀再小一些,柳意未必會讓她單挑大梁,年紀小的人,若不是刻意培養,或者天生堅定,太容易被四周左右了。
尤其是油坊裡的工人還有劉全娘家人,很容易演變成她為管事,權力卻被家人所奪。
柳意將這些全都告知了劉全娘,然後看她選擇。
她思慮了一夜,又問了柳意打算定下的油價,最終決定放棄獎賞銀子,而是成為長湖油坊的管事,有基本工資,和每個月進賬的千分之一分成。
劉全娘從小跟著家人製油,很清楚什麼樣的油是好油,胡麻油如此清亮香味撲鼻,還極易出油,絕對好賣。
且在他們製油的時候,柳意就已經派人四處購買胡麻,嘗試著在本縣種植,劉全娘彆的不懂,製油方麵的事情卻是一看一個明白。
她看得出來,柳意不打算將這油隻供給本縣,肯定是要賣到其他縣的。
那這油坊的盈利算下來就細水長流了。
劉全娘方方麵麵都想過了,可內心裡,她還有個彆的想法。
她製油時,經常看到柳意帶人來,威風八麵,雷厲風行,說一句話,便有許多人恭敬聽著立刻去做。
這樣的女郎顛覆了劉全娘過往對於女子生活的認知,她麵上沒說什麼,心裡卻是十分向往的。
“我為長湖油坊的管事劉全娘,你們日後可叫我劉管事。”
台下的百姓比預想中的要平靜,女管事怎麼了?柳意還是亭長呢。
甚至已經有那機靈的人家,想到了既然管事是女郎,那招工是不是也能招女子?
若是如此,那可就好了!家中又能多一個進項!
這年頭,什麼都沒有賺錢活著重要。
劉全娘站在台上,學著柳意,露出一個笑容:“長湖油坊出的油為胡麻油,油色清亮,可照明,可用食,可助燃。”
柳意看著她,微微挑了挑眉。
這話可不是她教的,這劉全娘,還真是可造之材。
這就是意外驚喜了。
劉全娘繼續說著:
“但這價格,卻比過往油價低了六成。”
此話一出,原本還在各種想法的百姓們,轟然一驚,俱都又驚又喜。
“低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