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過再三思考,還是采納了覃老師的意見,回到古樓中學與老師們說聲再見。我背著上次借來的背簍,裡麵放著一個小提包,因為沒有什麼行李可搬了。士彆三日,定當刮目相看。在我丟心落腸過節時,學校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學校的集體婚禮。總導演是桂校長,具體實施是劉老師,女工委主任。本來應該是覃書記總負責的,因他是這次活動的當事人,是主演,就實在抽不來身。我還了解到,這是老覃倡導開展的活動,一共有四對新人,分彆是老覃與符英,老林與孫姑娘,教音樂的王老師與壩區的陶老師,還有一對就是符老師與老紅軍之孫女,目前在山下的供銷社工作的庹姑娘。四對新人從春節以來就在籌備,都提前完成了婚姻手續的登記與辦理,老覃先就告訴四對青年,必須完成法定程序,決不能先上車,後買票。這是原則問題,任何人不得例外。
彆說在老山上,就是在壩區學校,也是絕無僅有的集體婚禮了,不是兩對三對,一整就是四對,規模夠意思的。老覃真不愧為具有很強創新能力的基層青年領導,也難怪符英老師在很快的時間內作出了選擇,徹底拋棄了糧站站長老李,回到老覃身邊,開啟了浪漫的山間愛情生活。
我為他們驕傲,為老覃喝彩。但我沒有進入他們的圈子,不知是遺憾,還是幸運。我暗想,要是前一段時間,我加緊與賈大姑娘活動,也許就是第五對了。再反過來想,要真是成為了第五對新人,可能我的人生路徑就將重寫。這樣一想,我還是感到慶幸,沒有成為第五對。
但有個小插曲,我不得不提起,也是非常讓我意外和頭痛的事情。那就是,我高高興興手持調動文件去跟桂校長作交接時,他十分意外也不知情,還說他作為校長都沒有簽字,這上麵的領導也太看不起人了。他還說,要保留自己的意見。我還說早就告知了覃書記,他知道這件事情。我想,上方通知我去領取調動文件,我是沒有做錯什麼,看你老桂怎麼說,怎麼想,我走人是定了的。
至少這是公立學校,不是你老桂私人辦的學校,下級服從上級,這也是不容改變的。隻是他這一說,把我愉快的心情整得含糊起來。我本想找老覃來勸他理智一些,麵對現實,不要節外生枝。可老覃正在準備集體婚禮的諸多細節,我便不忍心打擾他。
在此僵持之際,正好有位姓羅的青年老師,他與桂校長是一個村的,還是老表關係。老羅目前在地區教育學院進修數學專業,我與他交往甚好,我們都是羅教練的武術弟子。他問我是怎麼回事。老桂提前說了,帶怨氣地說:事情也不大,隻是豬尿包不打人氣人。人調走了,當校長的都不知道,這算個哪門子事?你老表來評評理!
老羅站在校長辦公室,想了想,拍拍他表哥的肩膀說:我的哥呀,你就是太原則了,什麼事都有個靈活,你看這文件都下來了,你難道還要跑到縣上,教訓一下劉局長,說他不該出調動文件嗎?要是那樣的話,人也得罪了,神也得罪了,你愛什麼好呢?你都是老領導了,我當老弟的不該這麼說,但是人家在這裡也兢兢業業工作了三年多,算是不錯的人,就痛痛快快地讓人家下山,到新的崗位赴任了,好嗎?
老桂覺得老羅說得有道理,但又不服氣。這時,李老師也來了,他聽出我們在為什麼僵持,便再幫我加一把火。他一副義正辭嚴的麵孔,對老桂說:老桂呀,你好好看清楚點,人家拿這個文件,是縣上蓋了公章的,不是白板板,就不要再扯遠了,快點把工資介紹信簽了,不要耽誤到新單位報到。
兩位老師都好言相勸後,老桂扛不住了,把該辦的手續都辦理好了。我也感謝了老桂的諒解,說自己人年輕,以前沒有辦過工作調動,缺乏經驗,以後遇到這樣事,就一定先到校長這裡報到,以免誤會。
我想,我都遠走高飛了,以後還來找你老桂取草帽呀?
把袁老師的背簍還回去,我就什麼事情都整清楚了。向老師們一一握手,就該揮揮手,作彆古樓的雲彩了。
我今天是一個人來的,因為有上次搬東西時的預演,基本上就適應了分彆是時的情懷,加之,老桂這個舉動,對我心境起來一點負麵的推波助瀾,所以想自我煽情一下,就衝動不起來。
說來也巧,我一上山梁,就開來了一輛大貨車。我本想攔一下車,讓他把我搭下山。可還沒等我揮手攔車,居然停下了。師傅探出頭,喊我快點上車。一個熟悉的聲音,熟悉的人,我好感動。
這輛車是縣醫藥局送貨的車,我上次就坐過一回的。我還跟司機說:我已經調走了,今天來辦手續的。
他表示祝賀後,還說麗姑要知道調下了山,也會高興的。
我還想,這真是有緣了。要不是那桂校長給我出點難題,我也許就走小路抄近道,必然錯過搭上這便車了。看來,壞事變成了好事情。
同時,我也喜得聽了老覃的建議,不然,老桂更是較勁,一定會說我裝大套,辦手續不親自來,可能更不願意簽字了。
俗話說:薑還是老的辣。我以後還是要謙虛謹慎,多向年長一些的同誌請教,不能感情用事。
我告彆了第一站,下一站就該早點到站。這心情也是異常興奮的。我再設想那高中是啥子樣子的,大概應該跟我高中母校羅家壩中學差不多吧,但又想,鐵丁中學是重點中學,應該有他的特彆之處。二哥雖說在這個火車站經曆過,但沒有去過學校呀,還有就是火車站一般離場鎮都較遠,對他來說,也沒有多深的印象。
除了我的工作手續,還為老幺辦理了轉學手續。我們的行李有點重,三大包,是二哥用背簍背到清流鄉客運站,我們搬上車,就要經過縣城轉車,坐鐵丁鄉的班車,去學校報到。二哥家裡事情多,請他不要送我們,我們就自己去了。本想去拜訪麗姑,再見一見賈大姑娘,但行李多,搬上搬下,不方便,我就準備下次專程進城一趟。
看起來隻是我一人的工作調動,實際上也解決了老幺進入重點中學讀初中的問題。這一趟變動,他也顯得特彆開心,隻是沒有當著我的麵表露出來。這個我是能夠體會得到的。
我們坐在客車上,沒有其他乘客那樣,一直打瞌睡,好像八輩子沒有睡過覺一樣。我與老幺一直將眼睛對到窗外,欣賞那些山野河流。這初春天氣,溫暖許多,那些油菜花也零星地開放了,開早花的櫻桃花,白白的李花,都能夠看見一些。最讓人舒服的莫過於那一浪又一浪的綠油油的麥苗兒,為青山綠水間注入主色調。
這個萬物複蘇的季節,進入人生第二站,興奮自然不需說。這個全新的地方,讓我開啟了全新的事業,也必然嘗到酸甜苦辣人生百味。應該有這個心理準備。
在翻山越嶺兩個小時後,開始了下行九道拐。火車開過來了,遠遠望去,高興極了。這跟高山相比,不僅行進在國道上的寬闊的柏油馬路,還可以乘火車出行,這比起我們長期開著十一號車,簡直就是天壤之彆了。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開心,還有什麼理由不滿足呢?
我們終於到了。車站設在糧站壩子裡,我們向一起下車的乘客打聽,問學校怎麼走,我背一包,提一包,老幺背了一包輕的,就滿懷信心地向新單位行進。還好,學校的大門就在國道右手邊,依山傍水,風水寶地。
經過高高的大門,一條筆直的大道,伸向校園,果真是花園式的學校,幾個層次的院子,步步高的結構,錯落有致,古色古香。還有水塘魚池,休閒花園,這哪裡是學校,分明就是四a級風景區嘛。一進入校園,就深深地愛上了,就一見鐘情了。
這彆致的環境給我的感覺遠遠超乎我的想象,要是春色滿園之時,一定會遠遠優於我那高中母校。更彆讓人拿古樓中學來比較了。當然,我並非有絲毫貶斥之意,而是實話實說,差距就是差距,不可有半點隱瞞。
我們來到行政辦公室,接見我的是頭發花白的老校長,他跟我安排了宿舍,是在大禮堂裡靠外麵台的一間小屋,說是等有人調走後騰出來了,再上二樓住,就暫時堅持一下。我點了頭,說好的。
他安排我的工作崗位,是教務處,有一位老教師將退休了,讓他帶我一段時間,熟悉一下工作,就獨立做事。相信我,人年輕,很快就學會了業務。
我還把老幺插班讀書的事說了,便出示了一份轉學通知書。讓他看看。他說,等安頓下來,再說。
他還把寢室鑰匙從文件櫃裡摸出來,讓一個姓顏的女乾事給我帶路,找到了寢室。我們先放下行李,把床鋪好,去教師食堂吃了晚飯,就早些休息了,趕了一天的長途,我們都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