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馬伏山紀事 > 第一百零三章 一山二虎(二)

第一百零三章 一山二虎(二)(1 / 1)

推荐阅读:

覃書記覃老師很理解我對自己未來的總體規劃,當時在他班上讀初中,我就隻願意做個學習乾部,而不願意戴上長字號,原因就是不希望在社交上耽誤我過多的時間與精力。現在還是這種觀點,人各有誌。他說他不會強求。我說了,一個好漢三個幫。照理,我應該是他有什麼安排,我照做就行了,可現在我們是同誌,不是師生關係,我不應該被牽著鼻子走,要按照自己的思路乾下去。

他問我個人問題是怎麼打算的。我直說了:前不久,我大哥在街上有個熟人給我介紹過一位待業的街妹子,高中畢業後在家幫父母看管小店攤子,算作個體戶實習,人長得白白淨淨,豐滿性感,個子也不矮,唯一的就是內向不善言語,交流起來有些害羞,我進入她店裡沒有說上五句話,就分彆了。就是那一麵之交,印象還是不錯了。後來聽大哥說,家人父母基本上是滿意的,唯有她在銀行的大姐夫有意見,他說現在的老師沒有地位,工資收入低,一年下來,不如他們銀行的一半。要是我跟他幺姨妹成了,我們就是連襟或說挑擔,人們說,往往老挑之間最愛攀比,比文憑,比水平,比地位,比身材高低,比帥不帥,還要比收入,比家庭背景等等,不能讓地方比自己強,否則,會在嶽丈家沒有地位。我就懷疑那銀行職員不懷好意,把本來沒有意見的姑娘說得心上心下,到頭來沒有結果,一問就是如果下了山就好了,兩地分居不方便。這個銀行的讓我好生氣,十分說客抵不了一個掇客。在這個事情上體現得淋漓儘致。從這個事件讓我看清了,要想找到滿意的姻緣,非下山不可。隻要我完成了上山鍛煉期限,務必要想法下山。老覃知道後,搖頭感歎息道:壩頭這些市民都很現實,這就是我們的軟肋。

我也不責怪街民們,當時教師的收入就是四十六塊,我一個月下來,出去了我與老幺的打雜開支,就所剩無幾。一個主車後掛一個燒油的拖鬥車,人家姑娘看在眼裡,記在心頭除了負擔,還是負擔。

不久,學校又有一對新人順利地走進婚姻的神聖殿堂。兩位都是本地人,一位是從師專畢業後主動申請回鄉工作了五六年的男子,一位是鄉衛生院院長的千金,代課教師,人長得一般,可溫柔賢惠,愛起來還有一對酒窩窩呢。這也是老覃撮合而成的。老覃這次沒有居功自傲,而是再三請桂校長來做證婚人,讓老桂心裡有了底氣,讓大家認為,校長還是校長,不是可有可無的人物。這也體現了老覃的情商和綜合協調能力,還是不錯的。誰說一山不容二虎,老覃與老桂不就是處得很和諧的嘛。

可這次婚宴就沒有選擇周日進行,而是選在一個周六的中午喝喜酒的,我們每人送了5元的禮幣表示熱烈祝賀,吃了一頓在夥食團舉辦的大餐,把大家整得酒醉肉飽,大家都參與勸酒,把那新郎整得差一點回不了洞房。新娘子一直不喝酒,打死不喝酒,就保證了新郎雖言語混沌,但還是在她的攙扶下,回了自己的房子,而沒有走錯地方,也保證了下步行動順利進行。

他們進在婚宴上大家都在談論與猜測下一對婚禮主角會是誰呢?大家目光齊刷刷地轉向了老覃。這把老覃都整得紅臉了。他說:你們看我什麼呢,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嘛,你們說我說得對不對?

這確實是一名純粹的黨員乾部應該做到的高尚情操。可我沒有想到喝了不少老白乾的老覃啦,居然不假思考就說出了宋代大文人範仲淹傳世經典《嶽陽樓記》裡的名句,思維之敏捷,引經據典之恰如其分,讓我這個學生對老師更加敬佩之至。表麵看他沒有回答,其實答案就在其中,還含蓄幽默。連桂校長這個中文本科也由衷地佩服,這不是厲害的對手,而是讓人信服的能乾的搭檔。

要我看,老覃比我們更具優勢與競爭力,本科文憑、高挑勻稱的身材,占據青年領導地位,不利的僅僅就是進入大齡青年,時不我待。不能久拖不決,再把青春賭明天哪!可愛情與婚姻是靠緣分的,是說不清道不明的帶有玄學成分的東西。那些算生辰八字的最相信緣分,你把人出生的年月日時一報,人家眯著眼睛掰開手指一掐,就能說出你該與誰結婚,該有幾個子女,誰將為你養老送終等等。我不信這一套,可信者多得很。八字先生水平有深有淺,有不少是江湖騙子。反正我沒有找人算過,一切隨緣,跟著感覺走。

我信老覃有次回家時說過的話。無論如何,隻要自己有實力,把自己變得強大了,不信沒有女人看不起自己。哪些姑娘們也不是瞎子聾子,心裡如明鏡似的。要是自己天天去追求,不努力建設自身,也是白費功夫。他之所以不荒不忙,就是自己靠的堅定自信。我跟他總結的就是聞一多先生說的經典名句:“不問收獲,但問耕耘”那句話的意思。他說,就是那個意思。

接下來,老覃為我們做的就是加強青年人的培養,特彆是強化繼續教育。他在職工會上,勉勵青年人參加學曆教育和教研活動。在他的激勵下,我參加第一次中學語文教材教法考試,獲得了本鄉第一名,全學區第二名,為學校爭了光。特彆是我們參加本科函授入學考試,十多個人參考,錄取率達到百分之九十,在全縣名列前茅。我也是這次隨大流開啟的本科階段的繼續教育。在一次全縣校長工作會上,局長口頭提報表揚了老覃抓繼續教育抓得好,大力提高了繼續教育的積極性,在全縣帶了個好頭,勉勵再接再厲。這是老覃第一次受到局長點名表揚,心裡樂滋滋的。學校形成了主動學習,積極工作,克服了業務時間打牌賭博,無所事事的現象。一個集體有了好的領頭羊就是不一樣。順應改革創新的大勢,這就是老覃有新思維,新舉措,取得新成績的例證。這些新氣象,縣上看得到,區上看得到,桂校長也是心知肚明的。桂校長也是老謀深算的老江湖。他深知老覃來此任職是有來頭的,不僅不能設置障礙,反而要大力支持他的工作,把他舉得越高,推得越快,自己才更加有出頭之日。我差點沒有看出老桂的如意算盤。事實上,這個路子也是這麼演繹的。洞房,我們回老家,互不耽誤,各儘所需,皆大歡喜

短短幾個月,老覃在學校開展的各項工作就奠定了他雄厚的基礎,有了旁人無法取代的威信與地位,真是難得。局麵算是打開了,下一步還怎麼進行了。高寒山區提前進入嚴冬,羅老師也將如期退休了,在茶話會上,我沒有任何語言,以沉默應對了稍許失言就會導致的尷尬局麵。

老羅的退休,在我人生前進旅途上少了一顆不大不小的釘子。在這裡,我不得不提及牽涉到我與老羅,還有老覃的另一位女性。這位姓符名叫英的女強人。他出身貧寒,也算是一個山區農村苦命的女性,靠著堅韌與執著,走到了今天,成為學校一名優秀的理化學科骨乾教師。

在我心目中,符英並不漂亮,可作為從大山裡走出來的村姑,內心特彆強大。我與他認識多年了。早在高中進入畢業班第一天起,她就以上一屆高考落榜生進入我們班複讀。她理科出眾,文科偏弱,進入我們這一屆後,按照班主任的教導,保理補文,順利考入了師專學習,畢業進入了我所在的中學任教。記得當時讀高中時,生活特彆儉樸,穿的是補丁衣服,吃的也不比我好多少。少言語,一天到晚就是學習,可以算得上班裡最刻苦的人,成績也是中上偏前位,比我差不了多少,因為我是應屆生,在上新課時,成績排名在我後麵不遠的地方,可到了總複習階段,作為應屆生的我後頸足,就拉平了,我一下就衝到了絕大多數複讀生的前麵,可她緊追不舍。我那時就佩服她那個不服輸的敢打敢拚的衝勁。

那時我就聽傳言,他父親死得早,母親一人撫養六七個子女,她是老幺,讀書成績好。大的該出嫁就嫁人了,該娶妻的也娶了,該結婚生子的就成家立業了。有人說,也許是謠言,說他大哥迫於家庭經濟壓力,從他父親去世後,憑借自己強壯的身體,有時候還悄悄賣血獲得較高的收入,供天生聰慧的幺妹完成學業。大哥為此還挨了不少嘲諷,把人的麵子丟了,受到了旁人的冷眼,差一點結婚都無望。直到小弟小妹長大成人了,也遇到了改革開放好政策,家庭經濟大為改觀,他再也不為幺妹讀書發愁了,便因為對母親的孝心,對弟妹的儘責,才博得了姑娘的青睞,成家立業,讓作為幺妹的符英心裡解脫了,不再為大哥單身而憂慮。她就可以放開手腳,潛心學習,努力工作。

作為沒有任何背景的符英是第一個分配到這高寒山區中學的女大學生。照常理,她會對這個分配方案生氣,甚至發怒。可是她不是一般女性,是從苦海中爬上岸的姑娘,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女強人。她的家在我對麵山腰,也是一個鄉的,比我大一歲。國慶節假期,她邀請了我們幾個男老鄉到她家裡作客,為她母親祝賀六十大壽,還順便幫她母親乾了一點農活。可以看出她心地善良,孝順母親,報恩兄長和姊妹的好女性。我們以前的一些誤解一下子就消除了。從表麵上看起來,符英孤傲清高,實則是心軟謙卑的。她那種成長環境鑄就了她那種特彆的個性與心態,我們是理解與同情的。

同事們對她後麵產生的一些誤解,在我看來是不公平的。她個人在後來感情中一波三折,也夠折磨人的。但她還是挺過來了。她會遇到什麼樣的男子青睞呢?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