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經費有限,而且往後走,在一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原則指導下,部隊的經費會越來越捉襟見肘。
洪海濤主動提出讓101所儘快形成報告提交申請,是因為作為老飛行員,他看到了總線技術的許多優勢。
可以這麼說,采用了這個技術之後,研發成本、生產成本、維修成本,都會大大降低。
這是一項能夠省下錢來的技術。
軍代表的職責之一,包括部隊劃撥給工廠的資金使用情況監督和審查,總而言之一句話——要把錢花在刀刃上!
9月15日,第一批次6架殲7e全部完成試飛,整整齊齊停在了露天停機坪上,等待軍代處的驗收。
981廠啟動全負荷生產模式,三班倒,在短短五十天時間裡,完成了6架殲7e的生產,平均八天半生產一架。
出口的戰機也要經過軍代處驗收。
李乾把飛行頭盔一摘,硬紙板一拿,搖身一變成了軍代表。
機務隊長萬勝利打趣道,“阿乾,你這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可不能自己給自己打叉啊。”
李乾笑道,“三百多萬美元一架飛機,我要是敢放鬆,洪總就敢把我腦袋擰下來當球踢。”
“哈哈哈,一點都對!”萬勝利大笑。
洪海濤親自帶隊,在101所、廠辦、廠質量科等科室的陪同下,一架一架飛機地驗收過去,流程嚴謹,一丁點細節都不放過。
到了最後一架,出問題了。
機頭被支了起來,接上地麵電源車,萬勝利坐在座艙裡,反複掰上掰下前起落架收放杆,前起落架沒有反應。
車間代表、質量科這邊幾個人的臉色頓時就很難看了。
洪海濤說,“各位,這可是一等事故症候,怎麼會出現這麼低級的質量問題呢?”
質量科的看車間代表,車間代表支支吾吾的,撓著腦袋說,“我們完全按照要求生產的,下線之前我們自己就做了三次檢驗,再說了,試飛的時候也沒有出現這樣的問題啊。”
的確很奇怪。
李乾已經彎著腰鑽下去看了。
每一架下線的飛機,至少要飛五個起落才能完成出廠試飛科目。前起落架飛了五個起落都沒有出現問題,怎麼停了一個晚上反而出問題了呢?
首先可以排除的是設計缺陷,因為這是個例。
其次,生產工藝上也大概率不會有問題。985廠生產殲7十幾年了,工人們閉著眼睛都能生產出來。
李乾懷疑是小零部件材質的問題。
果不其然,他抓著一根液壓杆用力晃了晃,道,“液壓杆卡死了。拆下來看看。”
機務隊的人立即衝過來,對著前起落架就開乾。
李乾戴著白色勞保手套,上麵都是黑色的油汙,攤手展示給洪海濤看,“液壓杆卡死,漏油。”
眾人的臉色一下子變了。
前起落架很快拆了下來,幾名機務把它抬出來放在油布上。
李乾拿過工具,直接上手把液壓杆拆下,倒過來一倒,裡麵的液壓油嘩嘩的全流了出來。
洪海濤的臉色冷得不行,廠辦林光明、車間代表、廠質量科的人更是冷汗直冒。
液壓杆的質量有嚴重問題!
李乾倒是很冷靜,他拿了塊油布擦拭乾淨液壓杆,仔細觀察著形態,敏銳地發現這根液壓杆已經變形了,清晰可見的裂紋出現。
廠質量科的一名技術員走出來,指了指帶過來的工人說,“你去檢查一下,試飛員也看不出什麼來。”
聞言,李乾詫異地抬頭看向此人。
哥們,你不知道我現在是軍代表嗎?
我可是你們廠的甲方爸爸啊!
你挑我毛病,你可真勇啊!
那技術員戴了副黑框眼鏡,二十七八歲的樣子,眼裡都是對李乾濃濃的蔑視。
座艙裡的萬勝利那暴脾氣就來了,他衝著下麵喊道,“你個四眼仔你知道個嗨咩,人家李代表機械維修這塊,不知道比你們質量科這些坐辦公室的強多少倍!”
聽口音就知道萬勝利是粵省人。
機務隊的人可不懼你廠機關的人,他們專司飛機保障,主要服務對象是試飛隊。
雖然身份是職工,但和試飛隊關係密切,也就是說和部隊關係密切,指著你鼻子罵幾句,你還真拿人家沒辦法!
李乾早都和機務隊的各位大哥處成好兄弟了,這會兒機務隊的人看到李乾被蔑視,立即出口相助。
叫卓不群的質量科技術員登時就蒙了,他哪裡見過這陣仗。機務隊的人可不是秀才,這年月搞飛機保障的,哪個不是渾身腱子肉,沒把子力氣可乾不來這活!
長期在外場工作,噪音大,那嗓門自然而然就大了,正常講話都能震得你耳膜疼,跟他媽航空發動機一樣。
萬勝利這些人真心拿李乾當兄弟,還有一個原因。
這年月裡,地勤人員(機務人員屬於地勤的一類)地位普遍不高,但是李乾卻非常清楚,作為飛行員來說,自己的小命有一半是掌握在機務人員手裡的。
機務人員不是大哥,那是大爺!
得伺候好了!
李乾給予了機務隊最真心的友誼和五糧液、下酒菜,以真心換真心,機務隊當然將他當成最好的兄弟了。
洪海濤擺了擺手,說,“卓技術員,李乾同誌是我們軍代處的軍代表,他自然是有這方麵能力的。你們如果有異議,可以自行出檢測報告。”
楊偉寒著臉訓斥一句,“小卓,站那好好聽著,彆打岔!”
媽的,你狗日的不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是坐辦公室坐傻逼了,洪總軍代表級彆比我還要一級,我都不敢說話,你居然敢指摘人家的天才試飛員。
把臉伸出去讓人家打耳光也不是這麼乾的!
卓不群的臉色一陣青一陣白,低著頭後退到人群後麵,好一陣子,他慢慢抬起頭,透過人群的縫隙,眼鏡片後的眼睛盯著李乾,閃過一絲陰鷙之色。
李乾沒注意到卓不群暗藏敵意的目光,他半蹲在那裡,左手扶著液壓杆,右手指著出問題的地方說,“連接處變形,套杆有裂紋,初步判斷,使用的生產原料有問題。”
一句話把問題總結出來,他放下液壓杆,摘下了白手套。
接著,廠方的人接手檢查。
李乾慢慢走到洪海濤身邊,壓著聲音說,“我看了這個批次的生產序列號,是晨光廠生產的。”
洪海濤沒聽出來,他問,“其他五架飛機是不是同一個批次?”
“前五架是廠裡的存貨。”李乾說,“從第六架飛機開始,用的都是才是晨光廠提供的前後起落架。原材料的抗疲勞指數不符合要求,可以說是嚴重不符合。”
洪海濤微微點頭,“形成報告,取消晨光廠的供貨。”
李乾沒反應。
洪海濤奇怪看過來,看到李乾頗有深意的目光,他這才反應過來,舉步和李乾走到偏僻處。
“怎麼回事?”洪海濤說。
李乾沉聲說,“晨光廠以前從來沒有向985廠提供過零部件,殲七出口項目開始生產後,這個廠子才加入供應的。洪總,晨光廠在東北。”
洪海濤一怔,他明白了。
略一思考,他問道,“確定是晨光廠提供的?”
李乾指了指自己的太陽穴,說,“我經常往車間跑,很多零部件生產廠家和具體批號,我都記在腦子裡。”
他的太陽穴和身體素質一樣,飛得越多越強,簡直奇了怪了。李乾甚至把殲7e所有的供應商以及相關產品的型號、參數都背了下來,可謂是滾瓜爛熟。
為了做好軍代表這個角色,李乾是下了苦功夫的。
洪海濤微微點頭,緩緩說,“舍近求遠從東北的工廠找供貨商,這就有問題了。”
一個飛機製造廠就是一個產業的核心支柱,儘管此時還沒有產業鏈的說法,但實際上是存在的。
圍繞著985廠,以天城市為中心,周邊五百公裡範圍內,一定有能夠支撐起該廠的配套工廠。
當年的大三線建設不是瞎幾把建的,是根據產業布局,配套著來建的。
有鋼鐵廠,附近就必定有發電廠,有發電廠。
圍繞985廠的配套廠,方圓五百公裡上百家。
根本不需要向幾千裡之外的晨光廠訂貨。
這裡麵絕對有問題。
良久,洪海濤說,“正常形成報告,這件事情,我私下裡和楊偉提一提,讓他們內部查一下。”
李乾琢磨著說,“晨光廠是211廠的老配套廠了,我總覺得這個事情沒那麼簡單。”
洪海濤微微皺眉,“你的意思是,這裡麵涉及兩個廠子的矛盾?”
李乾說,“隻是一種直覺。前些天我和以前的中隊長通電話,211廠的殲8項目進展相當緩慢,三機部對武達民團隊很不滿。洪總,你忘了,上個月,空軍正式向最高統帥部遞交了研製新型先進三代機的報告。”
洪海濤寒著臉說,“為了爭奪三代機項目,使出這種下三濫的手段,草菅人命,會斷送殲七出口這個項目,還會影響我們國家的聲譽。我看,他們沒這個膽子。”
李乾心道,武達民那幫人,他們敢將僅僅進行了100個小時地麵測試的發動機,寫成已經裝機試飛上千小時的型號報上去,這幫人已經沒有了底線,什麼做不出來?
但這些未卜先知的話,隻能攔在肚子裡。
不行!
這個事不能這麼算了。
李乾當即提出請求,他說,“洪總,有問題的零部件出現在殲七出口項目裡,我們軍代處有責任追溯問題的根源。”
“前起落架出現嚴重質量問題,按照規定,接下來要對所有的零部件進行排查,排除隱患之前,生產肯定是要停下來的。”
“我正好利用這段時間把事情查清楚。”
看著李乾決然的神色,洪海濤緩緩點頭,“我讓小茹和你一塊,以駐985廠軍代處的名義進行調查。需要時,我會出麵。”
“謝謝首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