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國家,可以代指整個華夏。
夷狄入華夏則為華夏之,反之亦然,父皇也正是這麼做的。
畢竟我李家,本身也有胡人血脈,但學習的是華夏文化。
因此,國家代指整個華夏文明,無論有多少個民族,隻要學習並融入華夏文化,就是華夏人。
而家國,可以看成就是家天下,一家一姓的天下。
曆朝曆代,讀書人也好,世家大族也好,他們忠於自己的利益,部分忠於當前的某個皇帝,部分忠於當前的朝代。
說句大不敬的話,如有一天我大唐沒落,一部分世家,一部分讀書人,會為我大唐殉節。
但另一部分,會毫不猶豫的投靠下一個朝代,哪怕下一個朝代屬於異族。
前者,可以看作是和我大唐利益綁定一起的,比如現在以孔穎達為首的儒家一脈。
後者,可以看作是在我大唐時代,沒有獲得利益的那部分。”
李世民摸著自己的胡須,不住的微微點頭。
這個問題,他還真的沒有想過,已經習以為常了。
沒想到,李承乾居然會看到這個問題。
“父皇,曆朝曆代之所以沒落,其中很大一個原因,就是世襲的製度。
世襲會導致土地兼並,世襲會導致製度僵化。
世襲會導致既得利益者,不願意放下手中的利益,反而是想要獲取更多的利益。
父皇封孔夫子為先聖,本身沒什麼問題。
說句大不敬的話,人死了就是死了,人死如燈滅。
但,孔夫子還有後人在世。
他們會捧著這個先聖的名號,裹挾天下的讀書人。
發展到一定的時間,就會形成儒教,儒教是我給他們批的名字。”
“儒教…世襲……”
李世民緊緊的皺著眉頭,背起雙手走來走去。
“父皇,最重要的是,不管國公還是郡王,哪怕是世襲,那也是與家國同休。
隻要改朝換代,這一切都不複存在,下一個皇朝的皇帝,是可以不承認的。
而儒教一旦形成,裹挾天下讀書人後,就完全不一樣了。
曆朝曆代都必須要讀書人,所以一旦形成儒教,孔夫子的後人就會躺在孔夫子的功勞簿上,養成一條條肥大的蛆蟲。
到那個時候,隻要不涉及到製度大變革,儒教就會千秋萬代。
而儒家有一個特點,是排他性。
儒家,因為涉及到教化,總是看不起其他任何存在。
到那個時候,不管是氏族,還是皇帝,還是販夫走卒,但凡讀書,都可以稱之為儒家人。
由於儒教的龐大,不管他們是真心實意還是為了利益,都會非常樂意加入其中,扯虎皮拉大旗。
父皇,你說到那個時候,皇帝可還是皇帝?
即便我大唐已經不在,但也不能給後世留下如此遺禍無窮的禍根。”
“嘶……”
雖然李承乾沒有深入的說下去,可李世民又不是昏君,很快就聯想到那個場景,會有多麼的可怕。
他不懷疑李承乾的話,正常發展下去,絕對會變成那個樣子。
到那個時候,皇帝都是傀儡,儒教說什麼就是什麼。
李承乾又說:“父皇,以前,孔穎達應該沒少打我的小報告吧?
你就不想一想,他真的隻是單純為了在你麵前露臉,或者是為了把我教好嗎?
難道不可以是,他想借你的威勢,把我壓到徹底屈服於他,甚至屈服於儒家。
等我繼位之後,這大唐究竟是我李家的大唐,還是儒家的大唐,或者孔家的大唐?”
“放肆,他孔穎達果真有這膽子?”李世民徹底怒了。
但凡有點血性的皇帝,這種事情是絕不允許的。
彆說皇帝,哪怕是平民百姓,誰敢偷家,那絕對是生死之仇。
“在我來找你之前,孔穎達先找到我,以身體發膚受之父母那話,來試探我。
他想要試一試,我是不是還像以前那麼聽話。
如果隻是單純的叛逆,也或者反而聽他的話了,他就幫我辯經。
反過來,隻怕大後天的大朝會,他就會對我發難!
我們作為皇家,不能朝令夕改,否則威信將全無,也無法讓人忠心。
孔夫子的先聖封號,既然是父皇封出去的,想要收回來也容易。
至於理由,教唆甚至想掌控太子,夠不夠?
甚至能用這個理由,讓孔家在天下人麵前丟儘臉麵,讓他們結黨形成儒教推遲。
隻要我在,我有的是辦法瓦解他們。”
李世民背著手轉圈,轉了一陣之後,終於抬起頭來,歎息道:“哎……不想我李世民自認英明神武,到頭來也果真是個糊塗蟲……
罷了罷了,虱子多了不癢,朕自己做的孽,朕親自解決!
阿難,去拿聖旨來,拿三份!”
“是,聖人!”
張阿難馬上小步跑了出去。
聖旨,就是皇權的具象化文書。
即便是空白的聖旨,也是保存妥善的。
製作一份聖旨,從材料到工藝,都是嚴格保密的。
同時,聖旨一旦寫出來,經過當眾宣讀之後,就具備了最高的法律效應。
有些聖旨,前一個皇帝下達之後,後麵的皇帝都不敢違背,除非改朝換代了。
哪怕改朝換代之後,為了自己的利益,有些讀書人都會拿前朝的聖旨或者規矩來說事。
就如當年的始皇帝,都改朝換代了,還經曆過春秋戰國五百年。
那麼多人為了自身利益,叫著恢複周禮,始皇帝都隻是不同意,不敢說他們是思念前朝。
越是盛世王朝,或者經久不衰的王朝,輻射影響就越深遠。
君不見連朱元璋,為了自己的正統性,都承認唐朝一份免死金牌嗎?
等了一段時間,李承乾拿到了三份聖旨。
第一份,正式封他為監國的聖旨。
第二份,允許李承乾以分支脈形式,重錄玉碟的聖旨,這也算是開曆史的先河了。
第三份,以教唆太子和企圖掌控太子為借口,剝奪孔穎達一切朝堂身份,貶為庶民。
以,後代行為不端為名,剝奪孔夫子先聖稱號。
除了在李承乾手裡吃了敗仗,李世民在整個大唐還是很有威信的,跟開國皇帝沒區彆。
因此,這三份聖旨的效力可想而知。
至於因此造成的麻煩,那就需要李承乾自己去解決。
李世民表示,既然黑鍋他必須背,他可以背著。
其他問題,李承乾自己看著辦,不要來打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