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天花(1 / 1)

推荐阅读:

“好了!”胤礽放下筆,揉了揉發酸的手腕。

小狐狸檢查了一遍紙上的內容,滿意地點點頭:【宿主真厲害!這防疫手冊要是推廣開來,能救多少人啊!】

胤礽卻皺著小臉。

前幾次“夢兆”已經讓康熙把他當祥瑞供著了,若再說出天花這種事

胤礽蹙眉沉思,指尖輕輕摩挲著胸前的長命鎖——那是太皇太後賜予的科爾沁祝福,金鎖沉甸甸的。

忽然,他眸光微動,唇角緩緩揚起一抹篤定的弧度。

“有了。”他輕聲自語,手指收攏,將長命鎖握在掌心。

滿蒙貴族素來信奉薩滿,若借科爾沁的古老預言之名……

【沒錯!】小狐狸興奮地轉了個圈,【我們可以借薩滿預言的名義!滿蒙貴族最信這個了!】

一刻鐘後,乾清宮內。

康熙正在批閱奏折,突然聽到殿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阿瑪!阿瑪!”胤礽跌跌撞撞地跑進來,小臉上滿是驚慌。

皇帝陛下連忙放下朱筆,一把抱起兒子:“保成怎麼了?做噩夢了?”

胤礽搖搖頭,從懷裡掏出一張皺巴巴的紙:“保成保成見到薩滿爺爺了”

“薩滿?”康熙心頭一跳。

滿人崇信薩滿教,皇室每年都要舉行祭天儀式,對薩滿預言極為重視。

“嗯!”胤礽用力點頭,指著胸前的長命鎖,“薩滿爺爺從這裡飛出來,說了好多話保成記下來了”

康熙展開那張紙,隻見上麵歪歪扭扭地寫著:

“五月至,天花起。

避痘法:取康複者痘痂吹鼻研磨成粉,可免災。

病者需隔,衣物沸煮。

京城四門設粥棚,施藥”

雖然字跡稚嫩,語句也不甚通順,但條理清晰,方法具體。

康熙越看越心驚——若真如預言所說,五月爆發天花

“保成不怕。”康熙將兒子摟緊了些,“告訴阿瑪,薩滿還說什麼了?”

胤礽裝作努力回憶的樣子:“說說草原上有神牛它們的的”小太子“卡殼”了,急得直揪康熙的衣襟。

“不急不急。”康熙柔聲安撫,輕輕拍著兒子的背,“慢慢想。”

“神牛的奶能治病!”胤礽終於“想”起來了,眼睛亮晶晶的,“薩滿爺爺說,這是長生天賜給阿瑪的禮物!”

康熙心頭一震。作為經曆過天花的皇帝,他比誰都清楚這種瘟疫的可怕。若真能預防

“梁九功!”康熙突然高聲喚道,“立刻傳索額圖、明珠、佟國維入宮議事!再派人去科爾沁,速尋懂得避痘法的薩滿!”

梁九功領命而去。康熙親了親兒子汗濕的額頭:“保成立大功了!阿瑪這就安排下去,絕不讓天花傷我大清子民!”

胤礽把小臉埋在康熙肩頭,悄悄鬆了口氣。

他知道,以康熙雷厲風行的作風,這場防疫戰已經贏了一半。

接下來的日子,整個京城都動了起來。

四門設立了檢疫營,太醫院日夜趕製避痘藥丸,順天府挨家挨戶發放熏醋。

最引人注目的是,康熙竟真的從科爾沁找來幾位薩滿,在祭天儀式上公開演示“吹痘法”。

五月初三,第一例天花病例在西城被發現。

早有準備的順天府立刻將患者隔離,同時對其住所進行熏蒸。

曾經令人聞風喪膽的瘟疫,這一次卻像撞上了銅牆鐵壁。

乾清宮內,康熙看著最新呈上的疫情奏報,龍顏大悅:“好!比上月又少了兩成!”

胤礽趴在康熙膝頭,好奇地指著奏折:“阿瑪,這是什麼字?”

“這是‘痊’字,痊愈的意思。”康熙耐心解釋,眼中滿是自豪,“多虧了保成的薩滿爺爺,這次天花死了不到百人!”

要知道,按照往年的情況,這種規模的疫情至少要死上萬人!

“阿瑪英明!”胤礽甜甜地拍馬屁,“是阿瑪安排得好~”

窗外,初夏的陽光灑在正在施工的東宮工地上。

工匠們往來穿梭,卻都默契地避開了靠近乾清宮的那麵牆——那裡留著一道小門,是皇帝特意為太子準備的。

這場痘疫中,赫舍裡一族一馬當先:

開糧倉設粥棚,每日熬煮防治天花的薏苡粥

騰出彆院收容病患

重金聘請蒙古大夫,用“熱熏療法”輔助太醫診治

最令人稱道的是,噶布喇親自督造三十輛藥車,車轅上刻著“仁德”二字,載著太子提議的“人痘法”所需藥材走街串巷。

等痘疫結束,康熙特意下旨宴請諸位大臣,命赫舍裡家幾位重臣與太子同席。

宴席上,胤礽穿著簇新的小蟒袍,乖巧地坐在康熙身邊。

當上前敬酒時,小太子竟然站起身,恭恭敬敬地回禮。

這一舉動震驚四座。

要知道,太子乃半君之尊,從來隻有臣子向他行禮的份!

“使不得!使不得啊!”噶布喇慌忙跪下,“老臣惶恐”

康熙卻笑著擺擺手:“無妨。太子純孝,朕心甚慰。”

宴席過後,噶布喇被同僚們團團圍住:“你好福氣啊!太子殿下如此敬重”

噶布喇卻憂心忡忡,當夜就遞了請罪折子,說自己當不起太子如此大禮。

折子剛遞上去,胤礽就派小狐狸去赫舍裡府又“托”了一回夢。

這次仁孝皇後明確告誡:太子敬重是情分,赫舍裡家守禮是本分。

次日早朝,噶布喇主動請辭部分職務,說要給年輕人機會。

康熙再三挽留未果,最終準其所請,賜其領侍衛內大臣之職,以示榮寵。

這般進退得宜的做派,落在旁人眼裡卻是各有滋味——

幾位漢臣捋須暗歎赫舍裡氏果然深諳明哲保身之道;

鈕祜祿一族家的子弟酸溜溜地誇“不愧是元後家族”;

更多人在私宴上紅著眼灌酒:“不過仗著太子爺的勢”

可酒醒後,還得堆著笑往赫舍裡府上送禮。

“阿瑪,”當晚胤礽窩在康熙懷裡,天真地問,“外祖為什麼不要官做了?”

康熙輕撫兒子的發頂:“你外祖是聰明人。他知道,對你最好的保護,就是讓赫舍裡家不成為眾矢之的。”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