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自己兒子出生的次日,秦昇便從潛伏在江都城中的錦衣衛的飛鴿傳書,得知了李子通覆滅的來龍去脈。
原來,楊廣北歸的船隊前腳剛浩浩蕩蕩離開江都,一直對江都城虎視眈眈的李子通便立即點齊兵馬,親率五萬大軍朝江都城殺來,企圖搶在王世充率軍到來之前奪取江都城。
可走到彭城的王世充得知李子通要攻打江都城,不僅沒有下令麾下兵馬加快行軍速度儘快趕往江都,反而對外宣稱自己身患重病,大軍也在彭城附近駐紮了下來,暫時停止南下。
而李子通聽說王世充病倒了,自以為大事已定,為了保存實力,減少傷亡,便下令放緩了攻勢,企圖用圍困的方式逼迫江都城的守軍投降。
可他沒想到的是,王世充隻是在裝病,雖說他的大軍在彭城駐紮了下來,但他暗地裡早就派自己的女婿單雄信秘密率領五千精兵,喬裝打扮,晝伏夜出,繞道去襲取了李子通兵力空虛的老巢海陵。
得知自己的老巢被單雄信攻下,李子通知道自己中了王世充的奸計,隻能被迫放棄攻打江都城,撤軍回去企圖奪回海陵。
可沒想到他們大軍在回海陵的路上被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則率領的另外一路奇兵伏擊,死傷慘重,隻有李子通帶著幾千人成功突圍。
李子通本想帶著這幾千人過長江往江南發展,以圖東山再起,可沒想到王世充再一次算到了李子通兵敗之後會南渡長江,事先親率一隊精兵埋伏在了渡口附近,最終成功攔截住了企圖渡江的李子通和他的幾千殘軍,逼得李子通隻能在絕望中自刎身亡……
當了解完李子通勢力覆滅的前後,秦昇不由擔憂起了江淮的另外一個起義軍首領杜伏威的命運來。
因為在隋唐的曆史上,李子通的名氣雖然遠遠不及杜伏威,但他前期真的是將杜伏威給戲耍得不要不要的,甚至有一次還差點要了杜伏威的性命。
如今李子通在王世充手下都撐不過兩個月,杜伏威又怎麼可能會是王世充的對手。
一旦杜伏威被滅,沈法興、林士弘、張善安和蕭銑之流更不可能是王世充的對手,到那時江南乃至整個荊襄都將是王世充的囊中之物。
到了那個時候,王世充的勢力將膨脹到一個難以想象的地步,很有可能會成為一個比李唐更不好對付的對手。
此時此刻,秦昇才意識到自己之前有些看輕王世充,不應該放他去淮南的,因為南方根本就沒有勢力是王世充的對手。
不過想想也是,他雖然是開掛的穿越者,但他畢竟不是神,不可能事事都能算得到。
如今再懊惱也無濟於事,當務之急是要想辦法阻止王世充吞並杜伏威。
他第一個想到的辦法是支援杜伏威,暗中給錢給糧給裝備,甚至直接派幾名得力乾將改名換姓去為杜伏威效力,增強杜伏威的實力,讓他能與王世充相抗衡。
但這個想法很快被秦昇自己給否了,因為如果單看紙麵上的實力,杜伏威還在王世充之上。
因此即使自己暗中給杜伏威再多的錢糧和裝備,也未必能夠增強杜伏威多少實力,說不定將來反而變相便宜了王世充。
派幾員得力大將過去輔佐杜伏威也不現實,不說遠水能不能解近渴,單說自己派去的幾員大將即使再驍勇善戰,初來乍到又怎麼可能會那麼快就得到杜伏威的信任和重用,因此很難發揮出他們的真正實力。
思來想去之後,秦昇覺得唯有說服杜伏威跟竇建德一樣歸順朝廷,才有可能避免被王世充剿滅的命運。
因為隻要杜伏威歸順了朝廷,王世充便找不到征伐他的借口,而他也可以作為一道橫亙在江淮的屏障,阻止王世充繼續向南擴張。
可是若是要說服杜伏威這種農民起義軍首領主動歸順朝廷,非要派一個能說會道的人去遊說他不可。
最理想的說客無疑是魏徵,可他已經被自己派去漠北遊說東突厥的突利可汗了,根本不可能再分身去遊說杜伏威。
就在秦昇想著派人快馬加鞭去一趟薊城見張公謹,讓他南下去遊說杜伏威之時,一名齊國公府的下人卻匆匆來報,說門外有一位祖姓之人,自稱是齊國公的老相識,聽聞齊國公喜得貴子,特意登門道賀。
聽到對方姓祖,秦昇不由微微一怔。
因為這個姓可不常見,在他的印象中,自己穿越了這麼久,可沒結識過什麼祖姓之人。
但是很快,他的腦海中便浮現出了一個名字,當即命下人將對方領到書房見自己。
很快,齊國公府的下人便領著一個身材矮小之人走進書房。
正如秦昇猜到的那樣,來人正是原來李密的記室參軍祖君彥。
看到對方果然是祖君彥,秦昇不由笑了笑,忍不住開口調侃他道:
“如今天子已經回到了東都,先生竟然還敢待在洛陽城中,當真是膽色過人呀。”
祖君彥明白秦昇的意思,畢竟一句“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儘”,足以讓楊廣殺他千百遍。
但他見秦昇出言調侃自己,也忍不住笑了笑道:
“如今齊國公已經位極人臣,封無可封,即使跑去天子那裡告發我,恐怕也討不到什麼好處了。
因此,在下自然不需要擔心齊國公會告發在下,才敢鬥膽登門道賀齊國公喜得貴子。”
秦昇深深看了他一眼,語氣頗有深意道:
“先生特意跑來齊國公府見我,不會隻是單純為了向我道賀吧。”
見秦昇已經將話說開,祖君彥也不再拐彎抹角,當即對秦昇躬身深施一禮道:
“在下聽聞齊國公禮賢下士,用人從不問出身,隻看才乾,若是齊國公不棄在下曾委身事賊,不知可否給在下一個效力的機會。”
秦昇並沒有馬上答應,隻是笑了笑道:
“先生既然有心效力於我,為何之前不去薊城找我,反而要冒險待在東都呢?”
祖君彥聞言不由淡淡一笑:
“在下之前確實打算去薊城投奔齊國公,隻是聽聞丹陽公主快要臨盆了,想著齊國公必然會回東都一趟,於是在下便想偷個懶,隱姓埋名在洛陽等上一兩個月,靜候齊國公回京。”
秦昇聽完忍不住也跟著笑了,隨後問了最後一個問題:
“我聽聞先生當初奉李密之命去長安向李淵求援,因談吐不凡頗得李淵賞識,可你之後為何要從長安棄官而走,跑來想要投效於我。”
聽秦昇問起自己從李淵那裡棄官而走之事,祖君彥也不隱瞞,隻是冷笑一聲道:
“李淵連魏公都容不下,若是在下再為他效力,與賣主求榮有何分彆。”
聽了祖君彥的話,秦昇忍不住再次笑了。
看來,拜李淵所賜,自己派去遊說杜伏威的使者有著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