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寧你哭啥 > 第176章 薛收:大將軍的恩情還不完

第176章 薛收:大將軍的恩情還不完(1 / 1)

推荐阅读:

放榜次日,秦昇便以大隋尚書令的身份在河北道大行台府大宴三百一十名新科進士,取《詩經·小雅》中的“呦呦鹿鳴,食野之蘋”之意,謂之“鹿鳴宴”。

鹿鳴宴之後,秦昇又安排這三百一十名新科進士跨馬遊街三日,引得城中百姓和落榜的士子紛紛前來圍觀,可謂是風頭出儘。

跨馬遊街之後,秦昇又下令將三百一十名新科進士的姓名、籍貫和及第時間題於薊城最有名的天寧寺塔上。

至於題寫姓名之人,三百多名新科進士一致推舉新科狀元褚遂良,畢竟他的書法在本屆新科進士中被公認為第一。

眼看這些新科進士如此風光,不少落榜士子當即打消了打道回府的念頭,決定留在薊城,隻待下屆春闈再搏功名。

秦昇也深知得人才者得天下的道理,為了留住這些讀書人,不惜三顧茅廬最終說服褚亮留在薊城,做了河北道的國子學祭酒。

至於三百一十名新科進士的去處,除了狀元褚遂良、榜眼馬周和探花薛收留在薊城做他的記室參軍之外,另外三百零七名都依照名次高低被任命為河北道各郡縣的太守、長史和縣令。

隻是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在各郡的太守和長史任命上,秦昇的安排很是微妙。

若是哪一個郡的太守是左榜出身,則長史必是右榜出身。

反過來,若哪一個郡的太守是右榜出身,則長史必是左榜出身。

在這些新科進士即將赴任之時,秦昇又再一次在河北道大行台府設宴為他們餞行,以示勉勵。

不過在酒過三巡之後,他也對這些即將赴任的地方官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要他們在半年時間內理清自己治下郡縣的人口,造好本郡縣的戶籍簿。

半年後,他將派官員去各個郡縣巡視核查,以此作為他們的政績,績優者提拔重用,不合格者降職罷官。

眼看秦昇如此看重此事,不少新科進士心中都暗暗憋著一股勁兒,誓要在這半年時間內做出一番亮眼的政績,定要叫大行台尚書令和其他同年刮目相看。

餞行宴後,秦昇剛要回自己臥房歇息,一名親兵卻匆匆來報,說他的新任記室參軍薛收府外求見。

聽說是薛收要見自己,秦昇不由微微一怔,顯然是一時之間也猜不到他的來意。

他雖是穿越者,但對這個薛收知之甚少,隻知道他是隋朝三大文壇領袖之一的薛道衡之子,李世民的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

曆史上的李世民很器重薛收,可惜薛收在武德七年就因病去世了,李世民在即位之後,曾經不無遺憾對房玄齡表示若是薛收還在世,他一定讓薛收做自己的中書令,不過最後他還是讓薛收陪葬於自己的昭陵,也算是彌補了自己生前的遺憾。

不過,對於薛收竟然跑來薊城參加春闈,秦昇倒很是意外。

因為在他父親薛道衡被楊廣冤殺之後,薛收曾經當眾立下重誓,說此生絕不仕於隋,此事可謂是人儘皆知。

可如今,薛收不僅跑來河北道參加了春闈,還高中了探花,做了自己的記室參軍,這已經算是嚴重違背了自己當初立下的重誓。

秦昇倒是很想知道,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竟然讓薛收改變了心意,不惜違背了自己當初的誓言。

不多時,秦昇的親兵就將薛收領到了他的書房。

自從在國子學見過褚遂良和馬周的文章之後,薛收身上的傲氣便收斂了不少。

此時一見到秦昇,他便恭恭敬敬拱手作揖施了一禮:

“屬下參見大將軍。”

秦昇輕輕一抬手,笑了笑道:

“薛參軍不必多禮,不知薛參軍要見我,所為何事?”

薛收看著和顏悅色的秦昇,遲疑了片刻,最終還是心一橫,牙一咬,再次躬身重重對著秦昇施了一禮,泣聲道:

“求大將軍救救吾母,我薛收願從此為大將軍鞍前馬後,誓死相報,若是有違此言,死後願下阿鼻地獄。”

聽到薛收要自己救他母親,秦昇不由微微一怔,隨後很快反應過來,明白這很有可能就是薛收跑來薊城參加春闈甘為自己效力的原因。

隻是他不明白,河東薛氏乃是關中六姓之一,薛收的母親又是文壇領袖薛道衡的遺孀,天下有誰竟有如此大的膽子,敢去動薛收的母親。

隨後,在薛收聲淚俱下的講述下,秦昇總算是知曉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原來,薛收雖是薛道衡之子,但他自幼便被父親過繼給了同族的薛儒,因為他自幼便與母親柳氏分彆。

薛道衡被楊廣冤殺之後,薛收不僅發誓從此不為隋朝效力,也下決心要照顧好生母柳氏。

之後,李淵在太原起兵,薛收認為報父仇的機會已到,便打算前去投奔李淵。

可他的計劃不知為何被蒲州通守堯君素知曉,堯君素不想薛收這種名士去為李淵效力,便將他的生母柳氏軟禁起來,逼得薛收不得不暫時放棄去投奔李淵的想法,乖乖留在了蒲州為堯君素效力。

誰知這一軟禁,便是整整三年時間,其中薛收不知求過堯君素多少次,托了多少人來說情,卻始終無法改變堯君素的心意,讓他放了自己母親柳氏。

就在薛收幾乎要絕望之時,卻聽說河北道大行台尚書令秦昇將在薊城舉行春闈的消息。

他想到秦昇不僅是大隋的尚書令,還是楊廣的女婿,若是自己能夠在春闈中一舉奪魁,便可趁機求秦昇出麵,相信堯君素多多少少都會給他幾分薄麵。

可沒想到最終人算不如天算,他並沒有考中狀元,而是屈居探花,但想到母親柳氏的安危,他還是毅然決然來見秦昇,希望秦昇能幫他這個名,幫他從堯君素那裡要回母親。

聽薛收說完事情的來龍去脈,秦昇一時有些啞然失笑。

原來是堯君素這個正得發邪的家夥,為了阻止彆人去投奔李淵,想不到竟然連囚禁他人母親這種事都做得出來。

但他沒有絲毫猶豫,當即點了點頭,笑了笑道:

“你如今既然是我的記室參軍,我自然得為你做主,你放心,我明天就命人帶著我的親筆信去見堯通守,將令堂帶回薊城,讓你們母子團聚。

若是堯通守不肯成全,我便讓陛下出麵,就不信他還不放人。”

本來薛收開完口後心中尚有些忐忑,可見秦昇如此幫他,心中不由一陣感動莫名。

他本來計劃考中狀元,借秦昇之手救回母親之後,便找機會棄官而去,去關中投奔李淵,以踐行自己不仕於隋的誓言。

可如今眼看秦昇如此幫他,他的心不由陷入了一陣迷茫。

若是自己就這麼走了,如何對得起秦大將軍對他們母子的恩情。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