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寧你哭啥 > 第175章 一場風波,消弭無形

第175章 一場風波,消弭無形(1 / 1)

推荐阅读:

本來依照河北道大行台府張貼的告示,放榜時間為辰時。

因為辰時屬龍,寓意著高中的考生皆為人中龍鳳。

可很多考生一想到天亮之後便要放榜,躺在床上輾轉反側根本睡不著,索性穿上衣服出了門,打算今夜蹲守在大行台府外麵,以便辰時一到自己便可以第一個看到進士榜單。

可當他們大半夜冒著寒冷刺骨的晚風走到大行台府門外,才知道這麼想的遠遠不止他們。

此時,大行台府門外的大街上到處都是蹲守的考生,他們一個個將手縮在袖子裡,三三兩兩聚在一起,一起等待著天明。

二月的薊城,晚上的天氣還是挺冷的,可這些蹲守在府外的考生一個個心中都燃著一團火,感覺似乎大街上也沒那麼冷了。

一想到再有一兩個時辰就要放榜,決定自己前程和仕途的時刻就要來臨,每個人的心中又是緊張又是期待,隻恨時間過得太慢,辰時遲遲不到。

好不容易捱到辰時,隨著大行台府的大門大開,一名官員在十幾名士兵的簇擁下走了出來。

本來蹲守在街道兩旁的考生立即圍了上來,將大門圍得水泄不通,每個人的眼睛都死死盯著這名官員手中的三份紅榜。

因為誰都知道,這三份榜單將決定他們這些考生的前程和仕途。

這名官員在幾千雙眼睛的注視下,很快便將三張紅榜按照上左右的位置貼好,隨後便轉身回了大行台府。

可那十幾名士兵卻留在原地,組成一道人牆將這些圍看的考生和紅榜分隔開,以免這些考生因為心情太過激動,湧上前損壞到紅榜,讓後麵的人看無可看。

可他們還是低估了這些考生心情,他們擁堵在大行台府大門前,一個個踮起腳尖伸長脖子往前看,隻希望能在榜單上看到自己的名字。

可這麼一來,後麵的人便被擋住了視線,什麼都看不得,急得隻能一個勁兒往前擠,推搡著前麵的人往前,有好幾次都險些衝破這些士兵的阻隔,急得這些士兵不得不大聲喝止,可哪怕他們喊得聲嘶力竭,這些考生就像是沒聽到一般,依舊一個個拚命往前擠。

有的考生好不容易在榜單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再三揉了揉眼睛確認自己沒有看錯之後,立即激動到整個身軀都在顫抖,傻站在原地心情久久無法平複過來。

不知過了多久,有人突然哇的一聲就哭了出來,隨後便轉身往回跑,邊跑邊又哭又叫,形如瘋子,哪裡還有身為讀書人的半點斯文。

可其他考生看在眼裡,心中不僅生不出半點鄙夷,反而湧起無儘的羨慕。

因為他們知道,如果自己能在榜單上看到自己的名字,說不定表現得比他們還瘋癲。

這麼一想,這些考生便發了瘋一般在榜單上搜尋自己的名字,一遍看不到便很不甘心再看一遍,還是看不到就又繼續看,似乎不看到自己的名字今天就不打算走了。

這下可急壞了那些來得晚的考生,他們被堵在後麵什麼都看不到,急得他們不顧體麵叫罵不止,卻還是無濟於事。

就在這時,不知道是誰突然高喊了一聲:

“前麵的人你們不能光找自己名字呀,快看看此次春闈的新科狀元是誰?是薛收、盧承慶還是許敬宗?”

擠在前麵的人聞言頓時如夢初醒,一雙雙眼睛不約而同看向榜單的最上麵,很快便有人大聲念出了新科狀元郎的籍貫和姓名:

“餘杭郡 褚遂良!”

聽到新科狀元竟然不是大家都看好的薛收,而是一個叫褚遂良的考生,在場不少考生頓時都不淡定了,紛紛相互打聽起了這個叫褚遂良的考生的來曆。

很快便有考生想到了什麼,忍不住當場驚呼一聲道:

“不對呀,我怎麼記得此次春闈的主考官也姓褚,他們兩人會不會有什麼關係呀?”

經這名考生這麼一提醒,其他考生越發不淡定了。

畢竟褚姓本就不是一個常見的姓氏,偏偏此次春闈主考官和狀元都姓褚,天下哪有這麼巧合的事。

就在此時,又有一名考生高聲驚呼道:

“我想起來了,主考官褚亮有一個兒子就叫褚遂良,他們父子二人之前一起為西秦霸王薛舉效力過。”

“什麼?竟有這等事,簡直是豈有此理!無恥至極!”

一聽新科狀元竟然是主考官的兒子,在場的考生頓時全都炸了,一時間群情激奮,都在大呼此次春闈不公,哪有主考官點自己兒子為狀元的道理。

一些落榜的考生更是借機振臂高呼,不僅要求大行台府嚴懲徇私舞弊的主考官褚亮,還要大行台作廢此次春闈成績,擇日重考一次。

眼看這些考生的吵鬨聲越來越大,大行台府卻絲毫不為所動,沒有一名官員出來安撫這些憤怒的考生,任由他們聚集在府門外抗議。

眼看大行台府對他們的要求不予理會,這些考生心中越發憤怒,正想著如何進一步抗議和請願之時,一名考生卻突然從其他地方跑來,對著這些抗議的考生大聲疾呼道:

“你們還圍在這裡乾嘛,沒聽說大行台府已經將此次春闈前十名的考卷都張貼在國子學的牆上供人觀瞻了嗎?”

聽到大行台府竟然將前十名的考官張貼在了國子學的牆上,在場的考生一時間都忍不住麵麵相覷,顯然是沒料到大行台府竟然還整這麼一出。

不知過了多久,一名考生突然很是陰陽怪氣說了一句:

“諸位,我們不妨一起去國子學看看,看看這位新科狀元到底是何等的驚才絕豔,竟讓自己父親不惜賠上一世英名也要點他為狀元。”

此話一出,不少考生紛紛跟著起哄,隨後便一窩蜂湧向國子學,都想好好開一開眼界。

但當他們湧到國子學時,卻看到一道清瘦的身影此刻正站在褚遂良的考卷前,目光很是複雜,久久說不出一句話。

他正是大家都看好的新科狀元,薛道衡之子薛收。

本來他自己也對這次春闈的狀元誌在必得,可沒想到最終放榜之時,他卻隻考了個第三名,名次在褚遂良和一個叫馬周的考生之下,屈居探花。

一向自負的薛收自然很難接受這個結果,當他得知大行台府將前十名的考卷張貼在了大行台府,便第一個趕了過來。

他一定要親眼看看,這個褚遂良和馬周的考卷到底有何出眾之處,竟能讓自己名落探花。

可當他看過褚遂良和馬周的時務策和詩賦之後,卻驚得久久說不出話。

不知過了多久,薛收才忍不住長長歎了一口氣,語氣很是蕭索道:

“今日我方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薛收確實不如他們二人,屈居在他們二人之下我心服口服。”

此話一出,身後那些本來鬨哄哄的士子頓時鴉雀無聲,無人再敢吵鬨和抗議……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