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不愧是朕的好女婿,此次可謂是狠狠替朕出了一口當年的惡氣。”
江都城,江都宮。
禦書房內,當楊廣看過秦昇派人從河北八百裡加急送來的戰報之後,不禁當場拍案而起,麵色漲紅,驚喜之情言溢於表。
此時蕭皇後正親自端著一些新做的糕點送來禦書房給楊廣品嘗,見楊廣突然之間如此失態,不由嚇了一大跳,忍不住追問道:
“陛下,出什麼事了,為何突然變得如此激動。”
看著皇後一臉關切的模樣,楊廣忍不住哈哈一笑,隨後眉飛色舞道:
“哈哈哈,皇後,你有所不知,我們的好女婿在漁陽郡擊敗了五萬高句麗大軍,斬殺兩萬餘人,俘虜了他們的主將淵蓋蘇文和一萬多人。”
“那臣妾倒是真要恭喜陛下了,如此大捷,足以告慰大隋的列祖列宗了。”
聽到是自己的女婿秦昇在河北取得了一場對高句麗人的大捷,蕭皇後也不由展露笑顏。
正所謂知夫莫若妻,她知道之前三征高句麗不利一直是自己夫君的執念和心病。
哪怕是之前因為三征高句麗致使天下大亂,大隋險些亡國,自己夫君想滅高句麗之心依舊一直不死。
隻要高句麗一日不滅,自己夫君的心病便無法得到根治。
如今他們的好女婿在河北擊敗了五萬多高句麗大軍,雖說不能徹底根除自己夫君的心病,但至少能讓他釋懷上不少。
隻是她心中還有一絲疑惑:
“陛下,隻是臣妾有一點不明,這些高句麗人不是遠在遼東嗎?為何會突然出現在漁陽郡,還跟我們隋軍交上了手。”
“哼!還不是這些高句麗人垂涎河北之地,想借著河北內亂的時候上下其手,卻沒想到最後卻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反而斷送了五萬兵馬。”
楊廣聞言不由重重冷哼一聲,隨即簡單跟蕭皇後解釋起事情的來龍去脈,最後還不忘補充道:
“朕早就說過,這些高句麗人狼子野心,若是我大隋不能滅了他們,他們遲早會毀了我們大隋。”
眼看楊廣又對高句麗起了征伐之心,蕭皇後慌忙轉移話題道:
“陛下,此次大捷,我們隋軍俘獲了這麼多高句麗俘虜,不知陛下打算如何處置他們?”
楊廣聞言當即將手中的奏折遞給蕭皇後,語氣悠悠說道:
“朕的好女婿給朕出了個主意,說朕可以派使者去見高句麗王,想要用這些戰俘換回當年被高句麗人俘虜的大隋將士和工匠,讓他們得以回家跟家人團聚,朕還在猶豫要不要準允此事呢?”
“此乃好事呀,正好借此向天下人彰顯陛下的天恩浩蕩。”
蕭皇後聽完不由對秦昇的這個想法大加讚許,當即勸楊廣同意秦昇的提議。
楊廣看了蕭皇後一眼,隨後長長歎了一口,最終還是緩緩說出了自己的顧慮:
“皇後,你要知道,在這些被俘的將士和工匠中,可有很多是關中人。”
雖說楊廣並沒有直說,但蕭皇後還是很快聽明白了他的言外之意。
因為之前江都之變後,朝廷放任城外的驍果衛逃亡,最終不少人都逃回了關中老家。
李淵則趁此機會不惜重金在關中一帶招兵買馬,最終招募到了不少驍果衛出身的士卒,反過來威脅到了大隋的統治。
有這個教訓在前,楊廣雖說有心同意秦昇用高句麗戰俘換回那些當年被俘的大隋將士和工匠,可卻不免擔憂那些關中籍的將士和工匠回到關中之後會跑去為李淵效命,最終反而成為大隋的敵人。
蕭皇後低頭想了想,隨即笑笑道:
“這或許正是陛下和李淵不同地方,以李淵的為人,他很有可能隻會換回那些關中籍的將士和工匠,至於其他地方的人,他又那裡會管他們的死活。
可陛下不一樣,陛下是天下之主,心懷萬民,那些被俘的將士和工匠,他們不論是關中人還是其他哪裡人,都是我大隋的臣民,都是陛下的子民,陛下自然不會厚此薄彼,因為他們之中有誰是關中人而對他們棄之不顧。”
“嗯,皇後說得沒錯,朕乃是天下之主,大隋臣民的君父,怎能跟李淵一般鼠目寸光呢!”
聽完蕭皇後的話,楊廣不由連連點頭,顯然是認可了她的說法。
他從來都不是反感彆人將他和李淵相提並論,而是反感有人說他不如李淵。
“朕明日就讓鴻臚寺安排人去出使高句麗,用這些高句麗戰俘換回之前他們俘虜的將士和士卒,徹底洗刷當年的恥辱。”
說到此處,楊廣遲疑了片刻,還是忍不住低聲說道:
“皇後,如今高句麗人在漁陽郡吃了敗仗,元氣大傷,你說朕可否下令讓秦卿家率軍殺入遼東,徹底滅了高句麗呢?”
“陛下,萬萬不可呀!”
皇後聞言驚得不由花顏失色,慌忙勸阻道:
“陛下,不是臣妾信不過我們的女婿,隻是如今天下未定,各路反賊對大隋江山虎視眈眈,朝廷還要指望他來對付這些反賊。
若是此時派他去征伐高句麗人,一旦他被高句麗人拖在了遼東,各路反賊趁機作亂,進逼江都或洛陽,恐怕到時候他想回來勤王保駕,也是鞭長莫及呀!”
聽完蕭皇後的苦苦相勸,楊廣也猛然意識到自己似乎是被一時的勝利衝昏了頭腦,竟又打起了四征高句麗人的主意,險些又讓大隋再次陷入危機之中。
“皇後勸得極是,是朕操之過急了。
也罷,待我們的女婿徹底平定了各路逆賊,朕再考慮四征高句麗之事吧。”
蕭皇後看著楊廣,心中不由默默歎了一口氣。
她本想勸楊廣說即使秦昇真的幫他平定了各路反賊,那時候天下也是百廢待興,朝廷理應將重心放在休養生息恢複民生上,而不是再次大張旗鼓去征伐高句麗。
但她知道自己夫君從來都不是一個喜歡聽勸的人,今日能夠聽進她兩次勸諫已經是實屬不易了,若是自己再勸,隻怕效果會適得其反,反而會惹得他不快。
想到此處,蕭皇後當即決定換一種勸法,沉聲問道:
“陛下,你可否告知臣妾,你與高句麗人到底有什麼深仇大恨,導致你非要滅其國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