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唐軍兵臨土門關(1 / 1)

推荐阅读:

河東和河北為綿延百裡的太行山脈所阻隔,兩地百姓主要靠穿梭在崇山峻嶺間的八段橫穀來往,稱之為“太行八陘”(陘即山穀的意思)。

“太行八陘”分彆是軍都陘、蒲陰陘、飛狐陘、井陘、滏口陘、白陘、太行陘、軹關陘,其中又以第五陘井陘最為險要,素來有“天下九塞第六塞”的說法。

隻因井陘一頭是河東重鎮太原府,另一頭則是幽州的西門戶恒山郡。

(s:此恒山非彼恒山,而是位於河北保定曲陽縣的古恒山,又名大茂山,漢時因避漢文帝劉恒諱而改名常山,看過三國的應該都知道這個地方,畢竟誰沒聽過那五個字呢!)

恒山郡扼守井陘東出口的關卡名為土門關,本來由魏刀兒的大將宋金剛鎮守。

但魏刀兒敗亡之後,宋金剛因為這些年沒少跟著魏刀兒燒殺擄掠,擔心遭到秦昇的清算,便帶著自己的兵馬棄關而走,往西投奔定楊可汗劉武周去了。

因此,徐世勣不死傷一兵一卒便率軍進駐了土門關,開始布置守關事宜。

可宋金剛在撤離土門關之前,將能帶走的東西都帶走了,不能帶走的全都一把火燒了,顯然就是不想留給隋軍,氣得脾氣暴躁的程咬金當場就對著空蕩蕩的庫房賭咒發誓,說要是有朝一日宋金剛落到自己手中,他一定親手割了宋金剛的鳥兒下酒喝。

不過生氣歸生氣,關還是要守的,否則如何對得起大將軍的重托。

沒有守城器械,徐世勣就下令將土門關內能拆的房屋全都拆了,將梁柱鋸成一段段充作滾木,將地基中的巨石挖出來稍加打磨充作礌石,誓要守住土門關。

就在土門關的隋軍將關內的房屋拆除得差不多之時,李建成也率五萬唐軍出現在了土門關下。

看著關上迎風飄展的赤紅色大旗,李建成忍不住有些鬱悶歎了一口氣。

想不到自己率軍日夜兼程趕往河北,還是慢了秦昇一步。

本來以魏刀兒和宋金剛手下那群烏合之眾,絕不可能是自己統帥的五萬精兵的對手。

隻要滅了魏刀兒,奪取他的地盤,不僅可以將河東和幽州連成一片,還可以徹底切斷秦昇的後路。

到時候隻要他再派人去聯絡竇建德和高開道,三家一起圍攻秦昇率領的隋軍,何愁隋軍不敗,秦昇不死。

如此一來,今後天下還有誰敢說他們李家隻有二弟李世民一個人會打仗。

可最終人算不如天算,誰都沒想到秦昇不僅沒有率軍走竇建德的地盤北上,反而舍近求遠繞道走了上穀郡和恒山郡,並順手滅了魏刀兒,奪取了井陘東出口土門關,將五萬唐軍堵在了井陘。

如此一來,唐軍想要進入河北,隻能要麼攻破土門關,要麼退出井陘走其他陘了。

可懊惱歸懊惱,李建成還是很快強打起精神,召集眾將到自己的帥帳議事,商討如何攻取土門關。

一眾唐軍將領雖說經過連日來的奔波,看起來都風塵仆仆,但銳氣正盛,士氣昂揚,一個個都主動請纓,想要拿下此戰的首功。

就在李建成考慮要派誰打這第一仗時,劉弘基卻突然站起身提出一個與眾不同的想法:

“世子,末將認得鎮守土門關的乃是徐世勣等一眾瓦崗降將,聽說守關的士兵也大多是剛投降不久的魏刀兒舊部。”

“劉將軍的意思是……派人去招降他們?”

李建成心思一動,很快便聽明白了劉弘基的言外之意。

劉弘基輕輕點了點頭,而後繼續說道:

“據末將所知,這個徐世勣早年追隨翟讓起兵,之後又出麵勸說翟讓讓位給李密,奉李密為新的瓦崗之主。

翟讓死後,他又棄軍而走,跑去投奔了秦昇。

至於秦瓊、程咬金和羅士信三人,本是張須陀的部將,張須陀敗亡後投奔了李密,楊廣下旨赦免他們之後又跑去投奔了秦昇。

由此可見,此四人皆是貪生怕死,見利忘義之輩,隻要世子派使者許以重利,他們四人未必不能背叛秦昇,獻關投降我們唐軍。”

不少將領聽完劉弘基的話,也覺得頗有道理。

雖說他們不懼一戰,可若是能夠兵不血刃拿下土門關,何樂而不為呢,畢竟真正的惡仗還在後麵呢。

老將屈突通看了一眼劉弘基,又看了看李建成,最終還是什麼都沒說。

自從劉文靜死後,他便開始刻意隱藏起自己的鋒芒,有些事能不開口就儘量少開口。

尤其是今日在場的將領大多不是李淵的嫡係就是李建成的嫡係,像他這種跟李世民交往過密的人還是少說話為好。

否則一旦被人抓住了什麼話柄,很可能會給自己或二公子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侯君集注意到了屈突通的異樣,卻也什麼都沒說。

眼見無人反對,最終李建成決定采納劉弘基的建議,派使者去勸降徐世勣等人。

李建成本想在軍中找一個能說會道的書佐做使者,可劉弘基卻自告奮勇,執意要去做這個使者。

之前第一次淺水原之戰,因為劉文靜指揮不利,最終導致他力竭被薛舉生擒,直到西秦國滅亡才被釋放。

自那之後,他心中便一直憋著一股氣,想要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來洗刷昔日的恥辱。

孤身入土門關,以三寸不爛之舌勸降敵將,無疑是證明自己的最好方式。

他不信五萬唐軍在關下虎視眈眈,徐世勣這些人能將自己怎麼樣!

大不了自己就死在土門關,正好讓天下人知道,他劉弘基不是個懦夫。

眼看劉弘基如此堅持,李建成最終還是勉為其難同意他做使者去勸降土門關的守軍。

大事議定,眾將領各自散去。

侯君集眼見四下無人,便刻意追上屈突通,低聲詢問道:

“為何屈突公方才欲言又止?”

屈突通見是侯君集,看在兩人都與李世民交情匪淺的份上,便歎了一口氣道:

“我聽聞當初秦昇在為唐王效力之時,便以有識人之明而著稱,他若是沒有十足的把握,又敢讓徐世勣等人帶著一群投降不久的降卒去守土門關呢!

因此在老夫看來,世子派人去勸降徐世勣等人,不過是白費功夫,浪費時間罷了。”

“既然如此,那方才屈突公為何不出言勸阻世子和劉弘基呢?”

聽了屈突通的話,侯君集麵色越發有些不解。

屈突通又長歎一口氣:

“若是世子派人去勸降徐世勣等人不成,頂多就是在土門關多浪費一點時間。

可若是世子因為我的勸阻而放棄勸降徐世勣,轉而選擇強攻土門關,一旦強攻不下,唐王為了維護世子名聲,需要找替罪羔羊的時候,老夫可能就要遭殃了。

老夫雖然活了一大把年紀,可也不想做這第二個劉文靜呀。”

聽屈突通提起劉文靜,侯君集神色動了動,最終還是默默點了點頭。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