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昇剛率軍進駐深澤城不久,耳邊就突然響起久違的係統提示音——
【檢測到李建成已經率領五萬唐軍抵達井陘關,亂世選擇觸發,請宿主在以下三項選擇中選擇一項。】
【選擇一:不理會唐軍,按照原計劃率軍討伐羅藝,支援李景。】
【獎勵:絕世名駒:奔雷紫電。】
【選擇二:先擊敗唐軍,再率軍去討伐羅藝,支援李景。】
【獎勵:絕世神兵:落日弓。】
【選擇三:分出一路兵馬守土門關,將唐軍擋在河北之外,另一路兵馬去討伐羅藝,支援李景。】
【獎勵:特殊天賦:學貫中西(無師自通精通天下各種語言)。】
【特殊選擇:派人去聯絡劉武周,邀他出兵攻打晉陽城,逼李建成不得不率軍回援晉陽,無法再去支援羅藝。】
【特殊獎勵:三千怯薛軍。】
跟係統處了這麼久,秦昇還是第一次知道還有特殊選擇和特殊獎勵這種東西。
隻是當他聽到特殊選擇是要自己跟劉武周聯手對付唐軍,秦昇想都不想便在心中否決掉了這個選項。
彆說特殊獎勵是三千怯薛軍,就是給他蒙古帝國巔峰時期的二十四萬鐵騎,他也不……不可能不考慮一下,畢竟二十多萬鐵騎都足以讓他當上球長了。
而秦昇不想跟劉武周合作的理由很簡單,那就是劉武周投靠了東突厥人,無恥做了漢奸。
如果他跟劉武周合作,那麼四舍五入,不約等於他秦昇做了漢奸嘛!
借用港片的一句話說,他秦昇什麼都敢做,就是不敢做漢奸!
既然特殊選擇不能選,那秦昇隻能考慮另外三個選擇了。
選擇一也是送命選項,相當於主動讓唐軍斷他們的後路,即使他們最終擊敗了羅藝,救下了李景,也會麵臨高開道、竇建德和唐軍的圍攻,哪怕不全軍覆沒,也是死傷慘重,將自己辛苦召喚出來的精兵斷送個乾淨。
選擇二雖然穩妥,但誰也不知道李景在柳城還能堅持多久,若是去晚了,恐怕就真的隻能去替李景收屍了,這是他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雖說他從未見過李景,但對他的忠義卻早有耳聞。
要知道,曆史上楊廣一生極為多疑,卻對李景有著超乎尋常的信任,從來不直呼李景之名,而是稱他為“李大將軍”,縱觀楊廣一生這絕對是獨屬一份的恩寵。
大業十二年,因為幽州到處都有賊兵作亂,李景便在幽州招募壯丁,以備不時。
素來跟李景有仇的羅藝趁機上書給楊廣,汙蔑李景想要謀反。
可楊廣的做法卻是直接派自己的兒子齊王楊暕去安撫李景,告訴李景說即使有人說他覬覦皇宮,想要占據京師,自己也絕不相信,對李景的信任由此可見一斑。
而曆史上的李景也沒有辜負楊廣對他的信任,大業十四年他聽說楊廣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害,便要帶兵南下去為楊廣報仇,沒想到半路遭遇賊軍,不幸遇害。
秦昇知道,自己這次若是不能救出李景,彆說沒辦法跟嶽父交代,恐怕自己良心也會過意不去的。
如此一來,他唯一能選的也就隻剩下選擇三了。
兵分兩路,分一路兵馬守住土門關,將唐軍死死擋在河北之外,自己則親率另外一路兵馬去討伐羅藝,救援李景。
若羅藝手下隻是一群烏合之眾,自己隻要帶上三千多玄甲鐵騎或四千多背嵬軍就足以擊潰他們,可偏偏羅藝手中偏偏掌握有一萬幽州鐵騎。
當初為了征討高句麗,楊廣傾舉國之力打造出了三萬具裝騎兵,稱之為“幽州鐵騎”,在三次攻打高句麗的過程中表現不俗,為大隋立下了赫赫戰功。
可隨著第三次征討高句麗草草收場,幽州鐵騎並沒有跟隨楊廣南下江都,而是留在了幽州,由名將薛世雄統領,四處征討作亂的盜匪。
但在大業十三年,李密和翟讓率瓦崗軍進逼洛陽,東都危在旦夕,楊廣不得不下旨命天下各路精兵前去馳援洛陽,其中薛世雄就是這些援軍的主帥。
薛世雄留下一萬鐵騎鎮守幽州之後,便親率精兵南下救援洛陽,沒想到在半路被竇建德率軍偷襲,薛世雄大敗,僅帶著幾十騎突圍逃回幽州,不久便因為羞憤而病亡。
薛世雄死後,剩下的一萬多幽州鐵騎群龍無首,心中惶然。
羅藝趁機用朝廷當年征討高句麗時留在幽州的錢糧去拉攏薛世雄之子薛萬鈞和薛萬徹,以及幽州鐵騎的大小將領,最終說服他們轉而為自己效力。
正是因為有了這一萬多幽州鐵騎的支持,羅藝才敢跟楊廣翻臉,投靠了李淵,率軍襲擊了新任幽州總管李景。
既然羅藝手中有一萬幽州鐵騎,秦昇就必須得將三千多玄甲鐵騎和四千多背嵬軍全都帶去幽州才穩妥。
如此一來,自己能夠分去守土門關的兵馬隻剩下七百多陷陣營了,麵對五萬多的唐兵多少有些捉襟見肘。
好在他攻下了深澤城俘獲了魏刀兒的十萬兵馬,遣散掉那些老弱病殘以及家中獨子之後,還剩下兩萬人左右,足以助他守土門關。
隻是在守將的人選上,秦昇並沒有選擇最穩妥的李靖,而是命人去將徐世勣等一眾瓦崗舊將找來。
當徐世勣聽到秦昇要他率領七百多陷陣營和兩萬魏刀兒降卒去守土門關時,很快便明白了秦昇這是要給他們一個立功的機會。
畢竟皇帝楊廣恨李家更甚過恨羅藝,若是他們能夠守住土門關,將唐軍擋在河北之外,甚至擊敗唐軍,必然能得到楊廣的重賞,封侯拜將不在話下。
隻是讓他們一群降將率領一群降兵去守如此要害的關卡,將自己的後路完全交給他們,這得需要多大的魄力呀!
看著秦昇殷切的眼神,徐世勣隻覺得鼻子一時之間有些發酸。
當初在瓦崗,因為他更看好李密,也為了保住翟讓一命,便出麵說服翟讓主動讓位給李密。
因為此事,他沒少受其他瓦崗將士的白眼和唾棄,認為他背叛了翟讓,就連翟讓也從此對他冷眼相待。
翟讓死後,李密又因為他跟翟讓的關係,對他處處提防。
但如今在秦昇這裡,他卻第一感受到了什麼叫毫無保留的信任。
這一刻,他心中湧起一股士為知己者死的慷慨。
但他卻沒有多說什麼,隻是對著秦昇躬身重重一拜:
“末將定當不負大將軍重托,為我軍守住土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