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寧你哭啥 > 第14章 秦昇獻策,楊廣兩難

第14章 秦昇獻策,楊廣兩難(1 / 1)

推荐阅读:

與秦昇商討完婚事之後,楊廣並沒有讓他告退,反而用目光示意蕭皇後等人回避一下。

秦昇看在眼裡,便猜到楊廣要跟自己談正事了。

隻是他沒注意到的是,當丹陽公主楊翎出去之時,卻忍不住偷偷回頭看了他一眼,目光滿是幽怨之色……

蕭皇後看在眼裡,卻什麼都沒說,隻是輕輕拍了拍女兒的肩膀,示意她不要多想,隨後便領著她出了寢殿。

此時,偌大的寢殿內隻剩下皇帝楊廣和秦昇兩個人。

楊廣坐起身子,靜靜看著秦昇,一直看到渾身有些不自在,才緩緩開口道:

“秦昇,如今寢殿內隻有你我二人,你不妨跟朕說實話吧,你為何要來助朕?”

秦昇聽出楊廣話裡有話,卻隻能故意裝糊塗道:

“臣不明白陛下的意思。”

楊廣當了十幾年皇帝,跟那麼多臣子打過交道,怎麼可能看不出秦昇是在裝傻充愣,可他並沒有惱怒,反而長長歎了一口氣道:

“朕知道自己不是個好皇帝,當年先皇將大隋江山交給朕時,大隋是何等的強盛,百姓是何等的富足,天下是何等的安寧。”

說到這裡的時候,秦昇分明從楊廣眼中看到了光,或許他也在懷念當年父親隋文帝楊堅統治下那個強盛繁榮的盛世吧。

但是很快,楊廣的眼神就迅速黯淡了下來:

“可朕即位不到十年,天下百姓卻頻繁造起了朕的反,最後就連朕信任的臣子都背叛了朕,朕最倚重的驍果軍甚至想要殺了朕!”

說到此處,楊廣突然又重重歎了一口氣:

“或許當年朕就不該與皇兄爭搶太子之位,他為人寬仁和厚,若是由他來繼承大統,即使不能延續先皇治下的盛世,也不會像朕一樣將大隋的江山社稷搞得四分五裂,支離破碎。”

秦昇聽完一時默然不語,久久沒有說話。

因為不管楊廣這番話是不是發自肺腑,都不是他一個臣子可以置喙的。

楊廣見秦昇一直默然不語,眼中分明閃過一絲詫異。

因為他沒想到秦昇這麼年輕,為人處世居然如此老練圓滑,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隻是不知道這對於自己是好事還是壞事。

眼看秦昇一直沒有表態,楊廣也不想再拐彎抹角,當即直言不諱道:

“你因為李淵悔婚不想再為李家效力朕能理解,可在反出關中之後,你完全可以帶著侑兒去投奔任何一家現在如日中天的勢力。

畢竟有侑兒這個皇孫在手,加上你的一身本事,還有你手下的精銳士卒,你不管投奔誰都可以得到重用,可你卻偏偏來江都投奔朕。

所以朕很好奇,如今天下人都競相背叛朕,可你為何要反其道而行之,選在此時南下投奔朕?”

說到此處,似乎是怕秦昇再敷衍自己,便沉著一張臉道:

“朕不是三歲孩童,朕隻想聽你的心裡話,所以你不要用身為大隋子民自當護佑天子這種漂亮話來糊弄朕,李密竇建德杜伏威之流都是大隋的子民,還不是一樣造朕的反。”

說罷,楊廣一雙眼睛死死看著秦昇,似乎是想透過秦昇的眼睛捕捉到他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秦昇同樣看著楊廣,而後才緩緩開口道:

“因為陛下能給臣一樣其他人給不了的東西。”

“哦?是什麼東西?”

聽秦昇這麼一說,楊廣瞬間來了興趣,當即追問下去。

秦昇深深吸了一口氣,隨即緩緩吐出兩個字:

“名分?”

楊廣聞言不由微微一怔,目光分明有些不解。

秦昇輕輕點了點頭,隨即繼續說道:

“李淵明明已經奪取了西都長安,為何不直接在長安稱帝,反而要擁立代王殿下為帝,遙尊陛下為太上皇。

因為他知道如今在天下人心中,陛下還是真正的天下之主,他若是此時稱帝,下場必然跟後漢末年的袁公路一樣,遭到天下各路勢力的瘋狂圍攻,最終一敗塗地。

因此,臣雖說可以帶著代王殿下去投奔任何一家勢力,可即便他們封臣為王又如何,一個無名無份的草頭王,天下誰會認?

既然如此,臣倒不如直接帶著代王殿下來投奔陛下,以此來跟陛下邀功。”

秦昇雖然說得很是直白露骨,可楊廣並沒有因此動怒,反而在心中不住點頭,暗暗讚歎秦昇雖然年輕,但目光卻是一點都不短淺。

確實相比於帶著楊侑去投奔其他勢力,投奔自己反而是獲益最大的。

不過也由此可以看出秦昇這個人功利心還是挺強的。

可這對於楊廣而言,卻不失為一件好事。

因為在楊廣看來,秦昇功利心強說明他有弱點,有弱點才有利於自己這個天子掌控和駕馭他。

若是秦昇為人無欲無求,自己反而不太敢放心用他了,因為誰都不知道他無欲無求的外表下,會不會隱藏著更深的野心。

不過看到秦昇為人處世如此老練,見識如此不俗,楊廣突然想試試他有沒有治國之才。

畢竟自己之前最信任和倚仗的大臣虞世基和裴蘊都死在了江都兵變中,如今他身邊隻剩下趙才和來護兒這些武夫,讓他們帶兵打仗還可以,若是讓他們參與討論國事,隻會勸自己儘快北歸洛陽,除了給自己添堵什麼用都沒有。

因此,楊廣現在將希望寄托在了更年輕的秦昇身上,想聽聽他有沒有什麼獨到的見解,便主動跟他提起一件事:

“你雖然將侑兒帶回了江都,可李淵卻在長安昭告天下,說侑兒一直好端端待在長安的大興宮中,你帶走的不過是個年紀與他相仿的孩童罷了。

對於此事,你有什麼辦法可以破除李淵的謊言,讓天下人知道長安城中那個小皇帝根本就不是侑兒。”

秦昇之前便聽說過這件事,猜到這十有八九又是李世民的主意,也難怪當初他敢大大方方放任自己帶著楊侑離開關中,想來心中早就有了應對之策。

不過他也早在趕到江都之前就想到了破解之法,就看楊廣這邊配不配合了。

“臣倒有一計可以破除李淵的謊言,隻是恐怕要委屈燕王殿下了。”

“燕王?”

楊廣聞言不由微微一怔,很是不解看著秦昇:“這跟倓兒又有什麼關係呢?”

秦昇看著楊廣,隨即緩緩說道:“既然李淵一口咬定臣帶走的代王殿下是假的,那陛下就乾脆下旨冊立代王殿下為皇太孫,如此一來,天下人自然都知道哪一個代王殿下是真的了。”

其實最好的辦法是讓楊廣乾脆承認楊侑的皇帝之位,自己退居幕後去當太上皇。

如此一來,不僅李淵的謊言不攻自破,之後楊侑還可以以天子的身份罷免李淵的大丞相和唐王,讓李淵徹底師出無名,隻能學袁術假借天命強行稱帝了。

但以楊廣的生性多疑和對權力的執念,隻要自己敢提出這個想法,他能立即跟自己翻臉。

可楊廣聽完秦昇的話卻陷入了沉默,眼神更是糾結。

他終於明白秦昇口中所說的委屈燕王楊倓是什麼意思了。

因為在元德太子楊昭留下的三個兒子中,楊倓最大,楊侗次之,楊侑最小。

依照祖製,若是自己當真要冊立皇太孫,也該是立楊倓這個皇長孫,而不是立最小的楊侑。

更何況,自己一直以來最喜歡的也是皇楊倓這個皇長孫,否則也不會將楊侑留在長安,將楊侗留在洛陽,卻將楊倓帶去江都,一直常伴在自己身邊。

如今自己若當真要立楊侑為皇太孫,又該怎麼跟楊倓解釋呀。

最終,楊廣還是以自己要好好考慮為由,讓秦昇先行退下了。

秦昇無奈隻得從楊廣的寢宮告退,心中總算是明白為何同樣是好大喜功,同樣是窮兵黷武,劉徹和楊廣卻為何一個是千古一帝,一個是千古暴君了。

因為如果是讓漢武帝來做這個選擇,哪怕他猶豫一秒鐘他都不叫劉徹。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