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渡邊和吉野被虎頭山上傾瀉而下的恐怖火力徹底打懵圈,大腦一片空白的時候。
“噠噠噠……”
“砰!砰!砰……”
鬼子隊伍的兩翼後方,也突然響起了激烈的槍聲!
迂回到位的一營一連、二連、三連、四連,在各自連長的指揮下,抓住了這個最佳時機,果斷發起了攻擊!
雖然這四個連的兵力分散,火力強度遠不如虎頭山主陣地。
但裝備大量輕重機槍的四個連隊從四麵八方狠狠地、精準地捅進了日軍混亂不堪的腰眼!
輕機槍的短點射不斷響起。
重機槍的火力交叉。
老兵們精準的步槍射擊,彈無虛發。
不斷有側翼暴露的日軍士兵慘叫著中彈倒下。
原本就因為正麵毀滅性打擊而陷入巨大混亂的日軍隊伍,此刻更是首尾難顧,左右支拙!
整個行軍隊形,徹底被打亂!
士兵們像沒頭蒼蠅一樣四處亂竄,尋找著任何可能的掩護。
虎頭山上。
張大彪吐掉嘴裡因為緊張而嚼爛的草根,雙眼凝重地掃視著山下的戰場。
他看到山下的鬼子如同被捅了窩的馬蜂,亂作一團。
但也看到,在那些鬼子軍官的嗬斥甚至槍斃下,殘餘的鬼子開始逐漸穩住陣腳,依托地形和同伴的屍體,開始尋找掩體,試圖組織反擊。
山下的鬼子開始架設歪把子機槍,試圖進行火力壓製。
擲彈筒特有的“嘭”“嘭”發射聲也開始零星響起。
帶著尖嘯的榴彈拖著煙跡,開始向虎頭山的山頂飛來。
初步的突襲,打了個鬼子措手不及,戰果輝煌。
但這,僅僅隻是開始。
渡邊正雄和吉野小次郎這兩個老鬼子,可不是佐藤那種沒腦子的蠢貨。
他們緩過神來,一定會發動瘋狂的反撲!
山下,渡邊正雄放下微微顫抖的望遠鏡,麵皮抽搐,眼底深處翻湧著暴戾。
吉野小次郎的臉色比剛才更加難看,嘴唇翕動,卻發不出完整的聲音。
短暫的失神後,渡邊猛地轉頭,對著身後的傳令兵咆哮:“命令!”
“炮兵小隊!給我立即展開!”
“目標!支那軍的山頂陣地!”
“重機槍中隊!尋找有利地形!壓製!給我狠狠地壓製山頂的火力!”
命令被迅速傳達下去。
鬼子隊伍後方的混亂中,幾門拆卸開的九二式步兵炮被飛快地組裝起來。
炮手們手忙腳亂地調整著炮口角度,黑黢黢的炮口緩緩抬起,指向煙塵彌漫的虎頭山。
更多的九二式重機槍被從騾馬背上卸下,士兵們手忙腳亂地尋找著岩石縫隙或者土坎,架設起三腳架。
冰冷的槍身反射著日光,透出森然的殺意。
虎頭山上。
張大彪正貓著腰,沿著簡陋的交通壕快速移動,大聲鼓舞著士氣。
“都給老子把頭埋低點!”
“小鬼子的炮要來了!”
“機槍手!注意隱蔽!打短點射!彆他娘的跟剛才一樣摟著不放!”
話音未落。
山下傳來幾聲沉悶的“嘭嘭”聲。
緊接著,是空氣被撕裂的尖銳呼嘯!
“轟!!”
“轟隆!!”
第一輪炮彈落在了半山腰,炸起衝天的煙柱和碎石。
緊接著,第二輪炮彈呼嘯而至!
一發炮彈精準地砸在了一處重機槍掩體前方!
劇烈的爆炸掀飛了沙袋,泥土混合著滾燙的彈片四散飛濺。
掩體後的機槍手和副射手哼都沒哼一聲,身體就軟軟地倒了下去,鮮血瞬間染紅了身下的土地。
另一挺捷克式機槍旁邊的一個新兵,被近在咫尺的爆炸聲震得耳朵嗡嗡作響,他丟下步槍,雙手死死捂住耳朵,蜷縮在地上,身體篩糠般抖動。
“轟隆!轟隆!!”
炮彈接二連三地落下,雖然因為地勢的問題,大部分炮彈都沒有打中目標,但那巨大的聲響和震動,以及偶爾造成的傷亡,讓山頂陣地的火力密度驟然下降。
山下的鬼子重機槍也開始了怒吼。
“噠噠噠噠噠……”
子彈如同潑水一般掃向山頂,打得岩石火星四濺,壓得戰士們抬不起頭。
張大彪躲在一塊巨石後麵,碎石和泥土劈裡啪啦地砸在他的鋼盔上。
他抹了一把臉上的土,透過硝煙的縫隙,看到又一處機槍啞火,幾個戰士倒在血泊中。
傷亡在增加。
鬼子的炮火太猛了。
他腦子裡猛地閃過出發前,團長李雲龍那張帶著痞氣的臉和斬釘截鐵的話語:“記住!占便宜就走!絕不跟小鬼子死磕!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不能再打下去了!
再打下去,這點家底就要交代在這了!
誠然,以他們的火力優勢,隻要打下去,誰輸誰贏還很難說!
但是他們的任務不是死磕,而是騷擾!
要是僵持住了,等對麵的鬼子緩過勁來,適應了節奏,他們就走不了了!
鬼子一定會死死地咬住他們,等待他們的空中支援!
張大彪眼中血絲更密,他猛地站起身,扯著嗓子吼道:“撤!”
“五連!六連!給老子交替掩護!”
“七連!八連!營部排!帶著傷員和家夥事!先撤!”
“快!快撤!撤回二道梁子!”
命令一下,原本被炮火壓製的陣地再次爆發出短暫而猛烈的火力。
五連和六連的老兵們嘶吼著指揮。
“二班掩護!一班三班撤!”
“噠噠噠!”機槍再次咆哮,子彈潑向山下試圖衝鋒的鬼子。
趁著這個間隙,七連、八連和營部排的戰士們,攙扶著傷員,扛著還能用的輕重機槍,迅速脫離陣地,沿著預先看好的路線向後方轉移。
“一班三班到位!二班撤!”
又是一輪火力掩護。
撤退的隊伍如同潮水般退去,動作迅速,配合默契。
重機槍手打完一個彈板,立刻在戰友的掩護下扛起槍就跑,絕不拖泥帶水。
整個撤退過程雖然緊張,卻絲毫不見慌亂。
與此同時。
活動在鬼子兩翼的一連到四連,槍聲驟然變得更加激烈。
他們利用熟悉的地形,忽東忽西,不斷地朝著試圖追擊虎頭山撤退部隊,或者試圖迂回包抄的日軍側後猛烈開火。
輕機槍短促而精準的點射,老兵冷酷的步槍狙殺,給混亂中的日軍造成了持續的麻煩和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