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電器行的買賣,火得跟爐子似的,呼呼往外冒熱氣。
頭天收的錢,趙大剛和李娟倆人數了大半宿,手都快抽筋了,眼睛瞪得像銅鈴,還是不敢信。
這錢,比這年頭一般工人在廠裡一年掙得都多,實打實的!
可趙淑芬不一樣,這點錢在她眼裡,也就是個響兒。
前世那攤子事兒,比這驚險刺激的多著呢。她心裡門兒清,這才剛開頭,後麵有的是妖蛾子等著。
嘿,不出所料,三天不到,麻煩就找上門來了。
先是供貨那邊卡脖子。
之前那個挺活絡的南方老板,突然就變了調,支支吾吾說貨都讓國營包了,沒多餘的給個體戶。
趙大剛急得嘴角起了一圈燎泡,眼瞅著生意好,沒米下鍋,這不是要人命?
跟著,市裡那幾家國營百貨、電器店,像是商量好了似的,聯手開始搞事情。
他們有背景有渠道,不光是掐貨源,還在報紙上、店門口陰陽怪氣,說什麼個體戶賣的都是“水貨”、“歪貨”,買電器還得認準“國營正品”。
最損的是,他們開始甩賣!
收音機、電風扇,直接打骨折價,有的比進價還低,明擺著就是要用錢砸死你紅星電器行。
趙大剛和李娟看著店裡越來越少的貨,還有明顯被分流走的客人,那心又懸起來了。
開業是賺了點,可跟國營大鱷掰手腕,他們這小身板,感覺隨時要被碾碎。
“媽,這下咋整啊?沒貨了,人家還往死裡降價!”趙大剛在屋裡轉圈。
李娟也跟著掉眼淚:“是啊媽,咱們這點家底,可經不起這麼折騰。”
趙淑芬穩穩當當地坐在那把老太師椅上,手裡盤著倆核桃,聽著兒子兒媳婦唉聲歎氣,臉上波瀾不驚。
她早就等著這一出了,八十年代做生意,哪能沒點風浪。
硬碰硬?現在還不是時候。
“拚價格?那是傻子才乾的事。”趙淑芬撂下一句,帶著股子不屑,“他們是有貨有渠道,咱們暫時比不了。可他們也有短板,要命的短板。”
“短板?啥短板?”趙大剛愣了。
“服務!”趙淑芬猛地一拍扶手,“國營商店那幫大爺啥德行,你們忘了?臉拉得跟長白山似的,愛買不買,東西壞了想修?求爺爺告奶奶都不一定搭理你!咱們就打這個!”
她站起來,走到門口,指著外麵還在張望的零星顧客:“人家為啥來咱這兒?貨新是一方麵,更重要的是啥?是咱這兒舒坦!態度好,手藝硬,買得放心!”
“都給我聽好了!從今兒起,咱紅星電器行,不光要‘三包’,還要把服務做到骨頭裡去!”
趙淑芬的聲音不高,但擲地有聲,“大剛!你帶著幾個小子,技術給我往精裡練!不光要會修,還要修得快、修得好!對客人,嘴甜點,手腳麻利點,彆跟誰欠你錢似的!”
那用大紅紙黑墨寫的“三包”承諾,就貼在進門最顯眼那麵牆上,誰來都看得見。
趙大剛還在店裡專門騰了個角落,搭了個小維修台,隨時給街坊鄰居搭把手看看小毛病。
這還不算完,趙淑芬又憋了個大招。
“大剛,去家屬院,貼告示!就說咱紅星電器行,感謝街坊鄰居捧場,這個月,免費上門給老顧客檢查電器!”
這下連趙大剛都懵了,免費上門?這不純倒貼嗎?
“媽,那不得虧死?”李娟的心又揪起來了。
“虧?頭發長見識短!”
趙淑芬瞪了兒媳一眼,“這叫口碑!這叫活廣告!國營商店他們舍得嗎?他們拉不下那臉!咱們做了,名聲就出去了!人心呐,比錢金貴!”
免費上門檢查這招一放出去,家屬院立刻炸了鍋。
平時在國營商店受夠了氣的街坊們,這下可找到誇的地方了,見人就說老趙家厚道。
趙大剛領著徒弟們一家家跑,累是累,可看著人家那感激的笑臉,心裡頭熱乎乎的。
趙淑芬這邊也沒閒著。
她想起之前工商所那個幫過忙的高個子同誌,七拐八繞,還真搭上了市廣播站的路子。
她也不怯場,直接找上門,主題就是“響應號召,個體經濟搞活,服務人民群眾”。
她把紅星電器行的“三包”、好服務、方便老百姓這些點,說得條條是道,再加上工商所那邊也遞了話,廣播站一合計,嘿,這可是宣傳改革開放的好典型啊!同意了!
沒過幾天,市廣播站的《紅星新聞》裡,就插播了這麼一段:
“……在改革開放的春風沐浴下,我市個體經濟蓬勃發展,湧現出一批服務周到、誠信經營的先進代表。位於中山路的紅星電器行,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不僅提供質量可靠的家用電器,更以其獨特的‘三包’承諾和熱情耐心的售後服務,贏得了廣大市民的一致好評……”
廣播一響,整個紅星市都聽見了!
“哎!老趙家那鋪子上廣播了!”
“啥玩意兒?‘三包’?比國營店還牛?”
“我上回那個收音機就是大剛給修的,手藝真不賴,人也和氣!”
“可不是嘛!還免費上門檢查呢!買東西就得找這樣的,踏實!”
這年頭,廣播的威力可不小,還是這種官方表揚。
老百姓一聽,對紅星電器行的信任度“噌”就上去了。
國營商店那邊還在傻乎乎地降價呢,紅星電器行的門口又排起隊了,人比開業那天還多!不少人指名道姓就要來這兒買,說啥?“心裡踏實”!
“我在百貨大樓買的風扇,壞了去修,那叫一個費勁!你們這兒服務好,還有‘三包’,貴點我也樂意!”一個大哥扛著新買的電風扇,衝趙大剛直豎大拇指。
趙大剛帶著徒弟們忙得團團轉,汗流浹背,臉上卻笑開了花。這種被顧客信任的感覺,比掙多少錢都得勁兒!趙淑芬瞅準時機,又加碼:“買大件電器,咱們負責送貨上門,免費安裝調試!”
國營商店那幾個負責人鼻子都快氣歪了。
他們想破腦袋也想不通,一個泥腿子出身的老太太,咋就不按套路出牌呢?
不跟你拚價格,跟你拚服務,還捅到廣播上去了!
他們那僵化的體製,學都學不來,隻能眼睜睜看著顧客往對門跑。
原先那些被國營店壓著的供貨商,一看這風向,心思也活絡了。
紅星電器行這牌子,現在比國營還響!
又開始偷偷摸摸給趙家送貨,價格嘛,也好商量了。趙家的貨源,一下子就活泛起來。
隻有老鄰居王大媽,這幾天跟霜打的茄子似的。
看著趙家門口車水馬龍,聽著廣播裡誇趙淑芬,再想想自己兒子還在廠裡混日子,那心啊,拔涼拔涼的。
氣得在家摔了兩個碗,出門見人就念叨趙家“走了狗屎運”,可壓根沒人搭理她,還有人故意在她麵前誇趙大娘有本事。
趙淑芬站在櫃台後頭,看著店裡忙碌的兒子兒媳,看著那幾個手腳越來越麻利的學徒,心裡跟明鏡似的。這點風浪,過去了。
她朝趙大剛招招手。
“大剛,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