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機械地,專注地,重複著抽題、解題的動作。
一個小時過去了。
他已經完成了近二十道壓軸題。
平均每道題用時不到三分鐘。
這已經不是考試,而是屠殺。
對那些曾經難倒無數人的頂級難題的,單方麵的屠殺。
觀察室內,專家們已經說不出話了。
他們臉上的表情,從最初的震驚,到懷疑,再到現在的麻木和茫然。
眼前發生的一切,徹底顛覆了他們的認知。
即便是用“潛能激發”這種聽起來很玄乎的理論,也難以完全解釋這種非人的表現。
這更像是一種……降維打擊。
“他的體能消耗指標開始上升了。”運動學專家看著監測數據,“但精神專注度指標,依然維持在峰值。”
“能量補充似乎起作用了。”腦科學專家盯著他之前喝下的液體和吃掉的能量棒,“他選擇的補給品,可能真的有特殊效果。”
“但核心還是他的精神控製能力。”心理專家總結,“在如此高強度的持續腦力輸出下,還能保持這種程度的冷靜和專注,這意誌力……太可怕了。”
李副校長和王特級教師對視一眼,眼神複雜。
他們開始相信,林辰星之前的聯考成績,那725分,那數學和理綜的滿分,或許真的不是僥幸,也不是作弊。
而是眼前這種恐怖實力的冰山一角。
這個少年,真的脫胎換骨了。
但這種轉變,代價是什麼?
他那套“極限激發”理論,真的可行嗎?
就在這時。
林辰星的動作,突然停頓了一下。
不是因為疲憊,也不是因為遇到了難題。
他微微皺了皺眉。
抬起頭,看了一眼牆壁上的掛鐘。
然後,他拿起通訊器。
“時間差不多了。”
他的聲音通過擴音器傳到觀察室,平靜,但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意味。
“第一階段的‘生理極限壓迫’適應性展示,到此為止。”
觀察室裡的人都是一愣。
第一階段?
適應性展示?
他把剛才那一個多小時的瘋狂解題,稱作“適應性展示”?
“接下來,”林辰星的聲音繼續響起,“我需要進行第二階段的演示。”
“‘精準能量供給’的效果驗證,以及‘主動式精神調控’的初步介入。”
“請提供給我以下物品:”
他開始報出一連串物品名稱。
“純度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乙醇五百毫升,高精度電子天平一台,量筒若乾,試管若乾,酒精燈,以及”
他頓了頓,報出了幾個化學試劑的名稱。
這些試劑,單獨看,似乎沒什麼特彆。
但組合在一起
觀察室內,那位一直沒怎麼說話,看起來像是化學領域專家的中年人,臉色驟然一變!
“等等!他要這些東西乾什麼?!”
最高領導也皺起了眉頭,看向那位化學專家。
化學專家臉色難看,聲音急促:“這些東西組合在一起,在特定條件下,可以合成一種……一種效果非常強烈的神經興奮劑!雖然結構不穩定,且有劇毒!但他要現場合成?!”
合成神經興奮劑?
現場合成?!
觀察室裡,瞬間一片嘩然!
他瘋了嗎?!
在教育局技術中心的嚴密監控下,公然要求提供原料,現場合成違禁藥物?!
這已經不是評估,這是在挑釁!是在玩火!
最高領導的臉色也沉了下來。
他剛想通過通訊器製止。
林辰星的聲音再次響起,打斷了他。
“彆誤會。”
“我不是要合成你們想的那種東西。”
“我隻是需要利用這些原料的某些特性,進行一次‘能量定向轉化’的實驗,用以激活特定的腦部區域,配合接下來的精神調控訓練。”
“這是我理論體係中的關鍵一步。”
“如果你們不信任我,可以派專業人員全程監督我的操作。”
“但如果拒絕提供,那麼這次評估,恐怕無法進行下去了。”
他的語氣依然平靜。
卻帶著一種令人無法拒絕的,冰冷的決絕。
要麼,給他材料,讓他演示他那套瘋狂理論的下一步。
要麼,評估中止,前功儘棄。
選擇權,似乎又回到了觀察室這邊。
最高領導的目光,掃過室內臉色各異的眾人。
最後,他停留在那塊單向玻璃上,仿似要穿透玻璃,看清那個提出驚人要求的少年,內心深處真正的想法。
房間內,林辰星放下通訊器,靜靜地等待著。
他知道,他拋出了一個巨大的難題。
一個足以讓這些人陷入兩難境地的難題。
而這,正是他計劃的一部分。
他要的,不僅僅是證明自己。
更是要徹底打亂他們的節奏,掌握這次評估的主動權。
空氣,仿似凝固了。
時間,一秒一秒地過去。
觀察室內,落針可聞。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最高領導身上。
等待著他的最終決定。
答應,還是拒絕?
觀察室裡,空氣仿似鉛塊般沉重。
最高領導的指關節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麵,發出輕微的叩擊聲,在死寂中格外清晰。
每一個專家臉上都寫滿了掙紮。
林辰星的要求,已經超出了“評估”的範疇,更像是一種赤裸裸的冒險,甚至可以說是挑釁。
提供原料給他合成“神經興奮劑”?即便他聲稱用途不同,這個風險誰敢承擔?一旦失控,後果不堪設想。
可是,拒絕?
拒絕,就意味著這次費儘心機的評估,很可能就此中斷。
他們將永遠無法得知林辰星那匪夷所思的進步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
那個二百零七分的成績,那個聯考七百二十五分的神話,將成為一個懸案,一個永遠籠罩在本市教育界的疑雲。
更重要的是,林辰星那種冰冷的,不容置疑的態度,那種仿似掌控一切的自信,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產生了一種荒謬的直覺——或許,他真的能做到。
或許,他那套瘋狂的理論,真的有其可行性。
“派人進去。”
最終,最高領導開口了,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但更多的是一種破釜沉舟的決斷。
他看向那位臉色鐵青的化學專家。
“周教授,辛苦你,親自帶隊進去。”
“全程監督,確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