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器那頭沉默了片刻,顯然是被這個要求的規模和內容驚到了。
五年,全國所有省份,高考數學壓軸題。
這不僅僅是數量龐大的問題,更是難度極高,思路各異的題目集合。
即便是頂尖的數學競賽選手,麵對這樣的題海,也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
林辰星要這些乾什麼?
難道他想在眾目睽睽之下,把這些題都做一遍?
這怎麼可能!
觀察室內,幾位專家和領導的表情更加凝重。
“他在挑戰極限,或者說,在進行一種極端形式的能力展示。”那位腦科學專家推了推眼鏡,語氣帶著幾分不確定,“這符合他提出的‘生理極限壓迫’理論的一部分,但用解數學題來壓迫,這”
“也許是精神層麵的極限壓迫。”心理專家接口,“高難度、高密度的智力活動,本身就是對大腦和意誌力的巨大考驗。”
“先滿足他的要求。”最高領導發話了,聲音沉穩,“我倒要看看,他究竟能做到什麼地步。”
命令很快傳達下去。
教育局技術中心擁有強大的資料庫和高速打印設備。
沒過多久,一名工作人員推著一個小推車,再次進入了林辰星所在的房間。
推車上,是厚厚一摞,起碼有半米高的打印紙。
每一張,都是一道曾經讓無數考生絞儘腦汁,甚至望而生畏的數學壓軸題。
工作人員將打印紙整齊地碼放在書桌旁邊的空地上,眼神複雜地看了林辰星一眼,然後迅速退了出去。
隔音門再次關閉。
林辰星站起身,看了一眼那堆積如山的題目。
他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既沒有興奮,也沒有畏懼。
仿似這隻是一堆普通的練習冊。
他沒有立刻坐下開始做題。
而是走到房間角落的一個簡易健身區。
那裡有幾個啞鈴,一條瑜伽墊。
他脫掉了外套,隻穿著一件貼身的黑色t恤。
然後,他開始了熱身。
標準的俯臥撐,引體向上(利用門框上的簡易橫杆),深蹲。
動作標準,速度不快,但每一次都做到了極限幅度。
汗水很快浸濕了他的t恤,勾勒出流暢而充滿力量的肌肉線條。
觀察室內,氣氛有些詭異。
“這是在乾什麼?”有人忍不住問。
“體能準備?”運動學專家皺著眉,“為接下來的高強度腦力勞動做準備?理論上,適度運動可以提高大腦供血和興奮度,但他這個強度”
林辰星沒有理會外麵可能的揣測。
熱身持續了大約十分鐘。
他停下來,拿起旁邊準備好的毛巾擦了擦汗。
然後,他從隨身帶來的一個小包裡,拿出了一個保溫杯,喝了幾口裡麵顏色微深的液體。
接著,他又拿出一小塊看起來像是特製能量棒的東西,小口吃掉。
做完這一切,他才重新走回書桌前。
他沒有立刻坐下。
而是站在那裡,再次閉上了眼睛。
這一次,他站立的姿勢很奇特,雙腳微分,身體挺直,雙手自然下垂,呼吸變得極其緩慢悠長。
“他在調整狀態。”心理專家低聲說,“類似於某種冥想或者精神集中的準備儀式。”
大約一分鐘後。
林辰星睜開了眼睛。
那一瞬間,觀察室裡的所有人,都感覺到屏幕裡的那個少年,氣場仿似發生了某種微妙的變化。
更加專注,更加內斂,也更加……危險。
他終於坐了下來。
隨手從那摞紙堆最上麵,抽出一張試卷。
【xx省,xx年高考數學卷,第21題】
一道複雜的解析幾何題。
林辰星拿起筆。
沒有任何猶豫,沒有任何演算。
筆尖直接落在了答題區域。
開始書寫。
速度快得驚人。
觀察室內,所有人都下意識地屏住了呼吸。
顯示器上,切換出一個專門的特寫鏡頭,對準林辰星的筆尖和試卷。
他的書寫過程,清晰地展現在所有人麵前。
數字,符號,公式,圖形。
行雲流水般出現在紙上。
步驟清晰,邏輯嚴密。
完全不像是第一次看到這道題。
更像是在默寫一份早已爛熟於心的標準答案。
“調取標準答案!”一位數學專家急促地說。
旁邊的助手立刻操作電腦。
很快,官方公布的標準答案和評分細則,出現在了旁邊的一個分屏上。
眾人一邊看著林辰星的書寫,一邊對比著標準答案。
一模一樣。
不,甚至更簡潔。
林辰星的解題步驟,省略了一些常規但不必要的推導,直指核心。
但邏輯鏈條卻完美無缺,找不到任何扣分的理由。
五分鐘後。
林辰星寫完了最後一個字符。
他沒有停頓。
直接將這張寫滿的紙放到一邊。
又從紙堆裡抽出了第二張。
【xx市,xx年高考數學卷,第22題】
一道函數與導數結合的壓軸題,以計算量大,陷阱多而著稱。
林辰星的筆,再次落下。
依然是驚人的速度。
依然是沒有絲毫停頓。
觀察室內,死一般的寂靜。
隻能聽到屏幕裡傳來沙沙的寫字聲。
以及監測儀器記錄下的,林辰星那平穩得有些可怕的心跳聲。
“這不可能……”那位數學專家喃喃自語,聲音帶著難以置信的顫抖,“這種速度,這種準確率……他甚至不需要打草稿?”
是的,林辰星麵前的書桌上,除了試卷,沒有草稿紙。
所有的運算,所有的推導,仿似都在他的大腦中瞬間完成。
然後直接輸出為最終的完美答案。
“他是不是提前背過這些題?”有人提出了合理的質疑。
“五年,全國所有省份的壓軸題,至少幾百道,題型各異,解法複雜,全部背下來,還要做到這種程度的瞬間反應和準確書寫……這本身就已經超出了正常記憶的範疇。”腦科學專家緩緩搖頭,“即便是最強的記憶大師,恐怕也做不到。”
時間在令人窒息的沉默中流逝。
第三題,概率統計。
第四題,數列。
第五題,立體幾何。
林辰星仿似變成了一台不知疲倦的解題機器。
一張又一張的試卷,被他迅速地完成,然後放到一邊。
他甚至沒有去看自己完成的試卷,也沒有去管那摞還未動過的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