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廟驚變(1 / 1)

推荐阅读:

吳宮深巷的雨巷裡,西施對著青銅鏡卸妝。鉛粉簌簌落在檀木梳上,露出左頰未施粉黛的淚痣——與鄭旦右頰的朱砂痣恰好對稱。窗外傳來夜梟啼鳴,她指尖撫過鏡中倒影,忽然想起三年前在越宮,鄭旦替她挨的那二十鞭,鞭痕至今還藏在鎖骨下方。

“娘娘,吳國三卿求見。“侍女素心的聲音帶著顫意,袖口露出半截越式刺繡。西施望著案上的青瓷瓶,裡麵裝著鄭旦送來的“養顏露“,瓶底沉著細小的蠱蟲——那是越地巫蠱師慣用的“竊聽蠱“。

太廟的燭火在夜風中搖曳,夫差的金冠壓得眉頭微蹙。鄭旦穿著繡著雲雷紋的華服,鬢角簪著的鑲玉簪是範蠡親贈,此刻正隨著她的抽泣輕輕顫動:“臣妾昨夜夢見神諭,說有人用巫蠱咒大王“

西施踏入太廟時,恰好聽見這句。她望著鄭旦耳後新敷的香粉,那裡隱約有塊不規則的遮蓋痕跡,像極了越地刺青的輪廓。供桌上的太牢祭品冒著熱氣,牛腹裡藏著的,該是鄭旦說的“巫蠱人偶“。

祭祖大典開始時,西施故意踉蹌半步。她的廣袖拂過供桌帷幔,暗藏的機關發出輕響。鄭旦的眼神突然慌亂,西施這才注意到她今日穿的翟衣,繡紋竟與三年前越國進獻的賀禮 identical——那時鄭旦還在越宮養傷,絕無可能見過吳宮藏衣。

“巫蠱!“當供桌轟然倒塌,露出底下堆積的越國戈矛時,吳國上卿們的驚呼聲震得屋瓦落塵。夫差的指尖按在劍柄上,目光卻先落在西施臉上——她鬢間的九曲金步搖歪向一側,露出耳後月牙形的舊疤,那是他去年替她擋刺客時留的。

“這些兵器“鄭旦的聲音帶著恰到好處的驚恐,卻在觸及西施冷笑時驟然變調,“定是西施用妖法搬來的!“她轉身望向夫差,袖中掉出個布偶,上麵用金線繡著“夫差“二字,心口插著銀釘。

西施彎腰撿起布偶,指尖蹭過銀釘上的香灰——那是越宮祭祀時特有的艾草香。她抬頭望向鄭旦,後者耳後的香粉已被冷汗浸透,露出一抹暗紅紋路。太廟的晨光穿過窗欞,在鄭旦側臉投下蛛網般的陰影。

“鄭姐姐耳後藏著什麼?“西施的聲音甜膩如蜜,指尖卻猛地扯下鄭旦的簪子。烏發散落的瞬間,耳後刺青赫然顯現:那是越國的“烈日飛鳶“圖騰,與三年前刺殺夫差的越地刺客 identical。

夫差的瞳孔驟縮。他想起昨夜鄭旦替他按摩時,指尖傳來的異樣觸感——那片刺青被香粉遮蓋,邊緣卻有新傷結痂。而西施耳後的月牙疤,此刻正與圖騰中心的鳶眼位置重合,像極了陰陽雙魚的兩個魚眼。

“大王可知,“西施從袖中掏出半塊虎符,紋路與鄭旦腰間所佩嚴絲合縫,“越人用換臉術讓鄭旦扮成我,三年前就潛入吳宮。“她望向鄭旦驚恐的臉,忽然想起她們在苧蘿溪邊的誓言,“可她們忘了,雙生花的淚痣與朱砂痣,永遠隔著半張臉。“

鄭旦忽然狂笑,指尖掐出越地巫訣:“你以為自己乾淨?“她扯下西施的麵紗,露出脖頸間的朱砂痣——那是越王允準的“忠勇印“,與她耳後的刺青本是一體,“我們都是越宮的棋子!“

越宮地牢的腐臭味中,範蠡望著眼前的兩張臉。左邊的女子左頰淚痣,穿著吳宮華服;右邊的女子右頰朱砂痣,戴著越宮刑具。他腰間的玉玨“當啷“墜地,露出內側刻的“旦“字——那是他誤刻的鄭旦之名。“三年前,鄭旦主動替我受刑。“西施的聲音混著水滴聲,“越人以為換了臉就能混淆視聽,卻不知吳王早已識破。“她抬手撫過鄭旦的刺青,那裡滲出黑血,正是吳宮秘製的“顯影毒“。

鄭旦忽然劇烈咳嗽,吐出的血沫裡混著蠱蟲。範蠡這才注意到她舌下的紫斑——那是中了“百日蠱“的征兆,與三年前突然暴斃的越國巫祝一模一樣。西施從袖中掏出解藥,卻在遞出前頓住:“說出幕後主使,便救你。“

地牢深處傳來鎖鏈響動,勾踐的身影出現在暗門後。他望著兩張 identical 的臉,忽然拔出佩劍:“既然辨不清真偽,便都殺了!“劍光閃過的瞬間,範蠡猛地撲向鄭旦,卻看見西施已擋在他身前,左肩綻開血色梅花。

姑蘇台的烽火照亮夜空時,西施望著城下的越國大軍。鄭旦躺在她膝上,刺青已被火燒去,露出底下與她 identical 的胎記——三枚並排的紅點,是苧蘿山的“雙生記“。“當年是我自願換臉。“鄭旦的血浸透了西施的翟衣,繡紋上的雲雷紋與越國旗紋漸漸相融,“越王允諾,滅吳後讓我做你的替身替你嫁給範蠡“

夫差的龍袍染著血跡,卻仍緊緊護在她們身前。他望著西施左肩的傷,忽然想起太廟那夜,她故意讓供桌坍塌時,眼中閃過的狠厲——那不該是“柔弱越女“該有的眼神。“原來你早就知道。“西施的聲音混著硝煙,指尖觸到夫差腰間的玉佩,那是她去年親手換的越地玉料,“你留著鄭旦,不過是為了釣出越宮更深的線。“

夫差忽然輕笑,劍刃挑起勾踐的戰旗:“孤要的從來不是美人,是讓越人以為自己勝券在握。“他轉頭望向西施,眼中映著姑蘇台的火光,“而你,才是孤最鋒利的餌。“

五年後,苧蘿溪邊。

西施跪在浣紗石上,素紗浸在水中,映出兩張模糊的臉。鄭旦的鑲玉簪插在她發間,簪頭的碎玉是從吳墟裡撿的。遠處傳來馬蹄聲,範蠡的青衫已換成越官的朱衣,腰間玉玨刻著“複國“二字——與當年 identical。

“你後悔嗎?“他的聲音帶著試探,目光落在她耳後淡去的疤痕。西施望著水中並蒂蓮,一朵完整,一朵殘缺。她想起夫差臨終前塞給她的密信,上麵寫著:“雙生花不該是棋子,該是自由的風。“指尖撫過腰間的吳鉤劍,她忽然笑了:“後悔的該是越人,他們永遠不懂,真心比權謀更鋒利。“

溪風卷起素紗,遮住了她眼角的淚。範蠡忽然看見,在她鎖骨下方,鄭旦的鞭痕與她的淚痣連成一線,像極了吳宮太廟的飛簷——那是他永遠無法參透的迷局。

苧蘿山下,新立的墓碑上刻著“鄭旦之墓“,而真正的鄭旦,早已隨著姑蘇台的火光,化作了西施影子裡的一縷英魂。唯有溪邊的浣紗女們,仍在傳唱那首哀婉的歌謠:“雙影繞椒牆,一魂歸故鄉,可憐吳越事,儘付水茫茫。“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