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都山陰的冬至彌漫著椒牆香。西施躺在青銅榻上,望著穹頂繪的《九歌•湘夫人》,娥皇女英的裙裾竟在煙霧中扭曲,化作母親懸梁時的白綾。太醫用銀針挑開她腕間的魚鱗胎記,注入的不是尋常藥汁,而是混著人血的香草膏——那氣味與母親臨終前的咳血一模一樣。
“此為心憂草,“太醫的指甲塗著丹蔻,每劃一道符文就落下一片指甲,“采自越國七處刑場,以犯人的悔淚浸泡三七日。“他往銅爐裡添了塊龍腦香,煙形竟凝成吳國宮殿的輪廓,“姑娘聞此香時笑,他人見你便覺喜樂;姑娘蹙眉,他人便感悲戚。“榻邊的屏風突然輕響。範蠡的羽扇撥開繚繞煙霧,他望著西施腕間滲出的紫血,瞳孔微縮:“太醫署的移魂術,竟用到了楚巫的血祭香草?“他袖口露出的箭傷疤痕,穿過腕骨的角度與母親棺木裡的斷箭分毫不差。
正月的訓練館點著九盞七星燈。範蠡的指尖劃過西施掌心的“勞宮穴“,她忽然聞到他袖中飄出的沉水香,與昨夜潛入她房間的神秘人氣味相同。“權謀之術,“他的羽扇輕點她眉心,“在於讓對手看見想看見的,忽略該忽略的。“
窗外突然傳來《采菱曲》,卻是楚地的變徵之音。西施本能地撫眉,正在打掃的宮女忽然捂著臉抽泣,手中掃帚砸翻了炭盆。範蠡的瞳孔映著她微蹙的眉尖,忽然握住她的手:“試過用情緒操控劍尖的方向麼?“肌膚相觸的瞬間,西施看見他腕間箭傷的舊疤裡,隱約刻著個“鄭“字——那是母親魚符上的殘筆。範蠡的拇指摩挲過她掌心的繭,那是浣紗時磨出的痕跡,卻在他的觸碰下,漸漸顯形為某種楚地巫文。
“你的眼睛“他忽然低語,羽扇擋住兩人相觸的手,“像淬了毒的蜜,連我都險些陷進去。“香灰突然聚成蝴蝶形狀,落在他袖口的“鴟夷子皮“玉玨上,竟顯形為吳國的水脈圖。
二月上巳,西施在浣紗溪邊試術。她望著水中倒影輕笑,路過的越兵忽然丟下戈矛,從懷裡掏出蜜糕分給流民。鄭旦的冷笑從樹後傳來:“不過是些下等人的眼淚,也值得得意?“她腕間的九鸞金釵泛著紫光,與太醫的丹蔻顏色相同。
範蠡的輕舟在逆流中泊岸。他遞給西施的絲帕滲著龍腦香,卻在她接過時,指尖迅速在帕角折出楚地“示警“的紋樣。“明日入吳的儀典,“他的聲音混著溪水的呢喃,“留意吳王左腕的鴟夷刺青。“
深夜的訓練館傳來異響。西施摸黑潛入太醫署,看見範蠡正在查驗母親的屍身,他手中的青銅刀正在剔除屍體腳踝的咒印——那不是吳國巫蠱,而是越人用來嫁禍的“攝魂紋“。當他掀開母親衣襟時,露出的胎記竟與西施的魚鱗斑互為陰陽。
“她本是越巫聖女,“範蠡的刀頓在母親心口,那裡藏著半片魚符,“卻因發現越王允常與楚國合謀的秘密,被剜去巫骨。“他轉身時,西施看見他背後的刺青,竟是完整的楚國巫祝圖騰,與母親棺木裡的殘帛紋樣相同。雞啼破曉時,範蠡替她戴上吳國式樣的金步搖。步搖上的北鬥七星隨動作輕晃,他的指尖劃過她耳垂:“今日若見吳王咳血,切記用心憂草的甜香蓋過血腥味。“他的呼吸拂過她耳畔,“因為那血裡,有你我都熟悉的箭毒。“
西施望著鏡中自己的眼尾,那裡不知何時染上了一層淡紫,像極了母親臨終前的瞳孔。她忽然明白,範蠡腕間的箭傷不是戰功,而是母親為救他留下的印記,而所謂的“巫蠱改造“,不過是用她的血,解開越王允常身上的楚國巫咒。
晨霧漫過越宮牆時,她踩著三寸木屐走向儀仗隊。範蠡的羽扇輕搖,扇麵上新繪的《洛神賦》在陽光下顯形為楚國《太一祝辭》,每句都用越血批注著“以血飼巫,以情控魂“。而他昨夜在她絲帕上折的“示警“紋,此刻竟化作“母仇得報“的隱語,在晨風中輕輕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