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虎牢烽火
華雄生死不明,大軍竟不戰而退,這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很快便傳回了洛陽城。
董卓聽聞傳令兵的彙報,滿臉的難以置信,瞪大了雙眼,怒聲質問道:
“你說什麼?!”
傳令兵戰戰兢兢,趕忙說道:
“大人,此乃前線剛剛傳來的最新情報,小的絕不敢有半句虛言!”
董卓眉頭緊鎖,心急如焚,立刻下令:
“傳眾文武速到議事廳,動作快點!”
傳令兵連忙應道:
“是!”,轉身便匆匆離去。
董卓氣得來回踱步,口中忍不住咒罵:
“唉…華雄真是個沒用的廢物!”
這時,李儒上前一步,神色凝重地說道:
“如今華將軍生死未卜,賊軍聲勢浩大,來勢洶洶,難以阻擋。當下我們務必扳回一城,重振我軍士氣,這才是當務之急。而此事若交給溫侯去辦,再合適不過了。”
董卓微微點頭,說道:
“我也正有此意!”
隨即高聲喚道:
“奉先!”
呂布立刻抱拳回應:
“孩兒在!”
董卓神情嚴肅,下令道:
“我命你即刻點齊三萬兵馬,火速奔赴虎牢關,讓那群凡夫俗子好好領略一下你的絕世武藝!”
呂布自信滿滿,大聲說道:
“義父放心,此事就交給孩兒吧!”
狂風呼嘯,吹得牛皮營帳劇烈搖曳,光影在董卓那張胖臉上不斷變幻,忽明忽暗。他眉頭緊鎖,手指用力地敲打著案上的軍報,怒聲道:
“華雄那家夥,真是壞我大事!若不是東方勇你機警,讓全軍及時撤退,我西涼鐵騎恐怕都要折損在汜水關了。”
東方勇趕忙單膝跪地,身上甲胄相互碰撞,發出清脆聲響,恭敬說道:
“相國切勿動怒。華將軍連日來與敵軍惡戰,已然身負重傷,最終不幸暴斃。如今賊軍勢頭正盛,相國還需保重龍體,以社稷為重啊。”
董卓微微點頭,神色稍緩,道:
“我兒奉先已然出戰虎牢關,勇弟你若有興致,不妨前去觀戰,瞧瞧我西涼鐵騎如何一雪前恥,揚威奮進。”
在聯軍大營的曹操營帳之中,
孫堅將那頂血跡斑斑的赤幘隨手扔在案幾上,滿臉憤怒地說道:
“袁術那卑鄙小人,竟然斷掉我江東軍的糧草供應!若不是東方勇暗中出手接濟,我江東將士恐怕早已化為枯骨!”
曹操微微皺眉,一邊漫不經心地撥弄著圍棋盤上的黑子,一邊緩緩說道:
“東方勇此人,既能從董卓的陣營中設法救下華雄,又暗中與你互通糧道,可見其心機深沉,手段不凡,隻怕日後有朝一日,連董卓都會被他算計。”
夏侯惇聽聞,怒不可遏,猛地一拳砸在案幾上,大聲說道:
“管他究竟居心何在!如今呂布已經率領飛熊軍增援虎牢關,可這十八路諸侯呢?竟然還整日裡隻知道設宴飲酒,如此下去,這仗到底該怎麼打?!”
袁紹一聲令下,決定對虎牢關發起總攻。然而,關東諸侯們行動遲緩,從汜水關朝著虎牢關外緩緩移動。公孫瓚尚未抵達,而其餘關東諸侯好歹算是陸續到齊了。
虎牢關的清晨,寒霜還未完全消融,冰冷的氣息彌漫在空氣中。呂布騎著他那匹神駿的赤兔馬,馬蹄輕易踏碎關前尚未解凍的凍土。身後三萬西涼鐵騎整齊列成雁翎陣,將士們身上的甲胄映照著殘雪,泛出陣陣冷光,恰似一道堅不可摧的鐵鑄城牆,威嚴地橫亙在關東聯軍眼前。
“河內方悅,前來會會溫侯!”
一聲喝令驟然響起,方悅話音未落,他的戰馬剛向前衝出十步,便見呂布的赤兔馬如同一朵飛馳的紅雲,瞬間掠過。呂布手中的方天畫戟在空中劃出一道半弧形的銀色光芒,那戟尖的速度竟比劍光還要快上三分。
“當啷!”清脆的聲響傳來,方悅胸前的甲胄被戟風猛地撕開,整個人失去平衡,墜落下馬。
聯軍陣中頓時響起一陣倒吸冷氣的聲音,眾人皆被呂布的神勇所震懾。穆順緊握著長槍,掌心已滿是冷汗,他突然想起昨夜張楊對他的叮囑:
“一定要速戰速決,千萬不要與那呂布纏鬥。”
然而,當穆順咬咬牙,策馬不顧一切地衝向呂布時,長槍剛剛觸碰到呂布的戟杆,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巨力便洶湧襲來。穆順隻覺眼前一陣眩暈,還未等他反應過來,眾人便眼睜睜地看著穆順和方悅一樣,僅僅一回合,便從馬上墜落。
此時,武安國大喝一聲,揮舞著手中的鐵錘,帶著萬鈞之力,朝著呂布的頂門狠狠砸去。隻見呂布手中的方天戟如同靈動的靈蛇,瞬間纏住錘柄。緊接著,呂布手腕輕輕翻轉,“當啷”一聲,武安國手中的鐵錘墜落在地。幾乎同時,戟尖如閃電般劃過武安國的手腕,武安國感覺右手劇痛隻得狼狽地撥馬而逃。
“可惜了這對鐵錘。”
呂布騎著赤兔馬,前蹄高高騰空躍起,赤兔馬一聲嘶鳴,響徹雲霄。
呂布傲然環視四周,高聲喝道:“還有誰,敢來與我一戰?”
公孫瓚剛剛趕到此時士氣旺盛,看到呂布如此囂張,大喝一聲,挺槊而上。
公孫瓚槊尖與呂布的戟杆碰撞,擦出串串火星。然而,僅僅數合,公孫瓚便感覺雙臂漸漸發麻。呂布的赤兔馬速度遠超尋常戰馬,配合著他那如狂風驟雨般淩厲的戟法,公孫瓚漸漸抵擋不住。
“噗通”一聲,公孫瓚一個不慎,從馬上跌落,重重摔在地上。他驚恐地抬頭,隻見呂布的戟尖距離自己的眉心不過三寸之遙。
公孫瓚絕望地閉上眼睛,等待著死亡的降臨。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聲暴喝如雷霆般撕裂空氣:
“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
張飛怒目圓睜,手中丈八蛇矛如蛟龍出海,帶著淩厲的破空銳響,矛頭徑直刺向呂布後心。呂布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雙腿輕夾馬腹,赤兔馬仿佛通人性一般,猛地轉身,手中方天畫戟如閃電般迎向蛇矛。刹那間,火星四濺,兩騎交錯而過。
“好個燕人!”
呂布不禁瞳孔驟縮,心中暗自驚歎。自他加入軍旅生涯以來,張飛是第一個能與他酣戰五十回合而不落敗的對手。張飛的蛇矛攻勢淩厲,專攻呂布下盤,每一矛都蘊含著開山裂石般的磅礴力量,竟逼得那神駿的赤兔馬連連後退。
“二弟小心!呂布要用殺招!”
就在此時,關羽的聲音如洪鐘般響起,隻見他揮舞著八十二斤重的青龍偃月刀,刀勢如山,壓得空氣“呼呼”作響,朝著呂布劈落而下。呂布察覺到危機,戟法陡然一變,以超凡的武藝左擋張飛蛇矛,右架關羽偃月刀。赤兔馬仿佛也感受到主人的壓力,在原地奮力踏蹄,地麵上踏出一道道深深的痕跡。三人三騎絞殺在一起,四周的積雪被勁氣激蕩得飛濺而起,如同破碎的美玉,而兵器相交的巨響,震得城頭的青磚都簌簌掉落。
“二弟!三弟!”
劉備眼見戰局膠著,大喝一聲,手持雙股劍,劍刃閃爍著點點寒星,也加入了戰團。呂布頓時發覺,自己陷入了困境。每當戟尖攻向張飛,關羽的大刀必然凶狠地斬向他的軟肋;若是想從關羽的破綻處突破,張飛的蛇矛又會恰到好處地封住退路。更為棘手的是,劉備的雙劍如同鬼魅般如影隨形,專挑他甲胄的縫隙刺去,令他防不勝防。
呂布心中暗忖:
“這三人糾纏不休,如此下去,我必陷入絕境,撤!”
此時,他的甲胄早已被汗水濕透,貼在身上極為難受。隻見赤兔馬忽然仰頭一聲長嘶,呂布順勢用戟杆奮力擋開張飛掃來的蛇矛,同時將戟尖虛晃,直逼劉備麵門。劉備本能地向後仰身躲避,就在這一瞬間,呂布瞅準時機,蕩開陣角,倒拖著畫戟,如疾風一般衝向虎牢關。
張飛見狀,雙目圓睜,怒聲吼道:
“三姓家奴,你往哪裡跑!”言罷,便欲拍馬追趕。
關羽急忙出聲阻攔:
“三弟!回來!”
劉備也大聲呼喊:
“翼德,不要再追了!”
袁紹目睹呂布撤回虎牢關,頓時精神大振,大手一揮,高聲下令:
“全軍出擊!!!務必攻破虎牢關!”
刹那間,聯軍士氣高漲,如潮水般朝著虎牢關湧去。
虎牢關的城牆上,呂布身姿矯健,手持弓箭,目光如炬。他每一次開弓放箭,箭無虛發,城下的聯軍士卒紛紛中箭倒地。一時間,慘叫聲此起彼伏。
“溫侯神勇,當真是天下無雙啊。”
東方勇在一旁開口,聲音裡帶著一絲旁人難以察覺的意味深長,
“隻是,剛剛得到消息,袁紹新運來的糧草已然抵達。如此看來,這戰事恐怕要演變成持久戰了。”
呂布聽聞,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冷笑,傲然道:
“哼,這些鼠輩,不管來多少,我來一個殺一個,來一隊殺一隊。不必把他們放在心上。”
說罷,又彎弓搭箭,朝著城下的聯軍射去。
關外,諸侯聯軍的大營之中,氣氛略顯凝重。
劉備正小心翼翼地為張飛包紮臂上的箭傷,動作輕柔且專注。
這時,關羽忽然抬眼,望向虎牢關的方向,他那丹鳳眼之中閃過一絲銳利的精光,語氣帶著幾分嚴肅,說道:
“三弟,那東方將軍箭術高超,箭無虛發。你此次太過輕敵了,若他當時與呂布一心想要傷你性命,你叫我和兄長該如何是好?”
張飛聽聞,啐掉嘴角叼著的草莖,滿不在乎地哼了一聲,大聲說道:
“管他什麼東方將軍!等俺老張下次再與那呂布交戰,定要讓這三姓家奴好好見識見識俺丈八蛇矛的厲害!順便也把與東方勇的這筆賬一起算清楚!哎呦…疼死俺了。”
包紮傷口的疼痛讓張飛忍不住叫出聲來,但他眼中的堅毅與不甘卻絲毫未減。
呂布敗退劉關張的消息傳至洛陽,宛如一場風暴,瞬間在董卓帳下引發了人心惶惶的動蕩局麵。
李儒暗自憂心忡忡,心中默默盤算著:
“唉,主公傳我前來,想必又是要向我詢問應對之策。但如今這形勢,若是再吃一場敗仗,恐怕我的性命就堪憂了。”
思索之際,他突然靈機一動:
“對了……其實沒必要非得跟聯軍在戰場上一決高下……”
當李儒進入房間時,董卓竟親自從臥室迎了出來。
李儒趕忙跪地叩首,恭敬說道:
“相國……”
董卓滿臉焦急,急切地說道:
“哎呦呦,你可算是來了!如今聯軍士氣正盛,已達空前之境,咱們究竟該如何應對才好呢?”
李儒定了定神,緩緩說道:
“溫侯新近戰敗,如今士兵們戰意全無,毫無戰心。依我看,不如讓他即刻撤兵,而後……咱們直接將都城遷至長安。”
董卓眼中閃過一絲詫異,趕忙催促道:
“哦?快詳細講講,這其中有何道理!”
李儒清了清嗓子,說道:
“大人可曾聽聞洛陽街頭流傳的一首童謠?那童謠是這般唱的……‘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所謂‘西頭一個漢’,指的是當年高祖在西都長安奠定基業後,傳了一十二代帝王;而‘東頭一個漢’,則是說光武帝在東都洛陽定都之後,同樣傳了一十二代帝王。”
李儒微微停頓,接著說道:
“天運循環往複,如今正是遷回長安的絕佳時機!相國若將京城遷回長安,必定能夠保得無憂啊!”
董卓聽聞,頓時仰頭大笑:
“哈哈哈哈!還好有你在啊,若不是你提醒,我怎會知曉這其中的奧妙!”隨即大手一揮,決斷道:“好!咱們明日就著手遷都!”
李儒趕忙附和道:
“相國英明……”
隨後,董卓立刻召集文武大臣,商議遷都之事。然而,這一舉措卻招來了朝中眾多老臣的強烈反對。董卓頓時勃然大怒,一氣之下連續貶謫了數位大臣。最終,憑借他強硬的手段,遷都計劃得以強行推進實施。
在遷都前夕,董卓派遣軍隊大肆抄沒洛陽富戶的家產,搜刮了數額驚人的財富。不僅如此,他還強令驅趕數百萬洛陽百姓一同遷往長安。在遷徙途中,董卓的軍隊行徑惡劣,肆意奸淫百姓的妻女,搶奪百姓的糧食,致使百姓死傷慘重,屍橫遍野,一片淒慘景象。
當車隊緩緩駛出洛陽後,董卓竟下令軍隊縱火焚燒洛陽皇宮以及居民房屋。一時間,熊熊大火衝天而起,將整個洛陽城化為了一片烈焰翻騰的火海,昔日繁華的洛陽城,就此籠罩在一片絕望與毀滅的陰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