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返鄉!(1 / 1)

推荐阅读:

晝錦堂,磑亭。

一張石桌,兩張石凳,一盤棋,一壺清茶。

韓章一人獨坐,執黑子而許久不落。

江昭走近,添著茶,疑惑道:“阮籍的棋局?”

阮籍,也即三國時期竹林七賢之一,以圍棋而聞名天下。

不少文人有了雅興,就會研究其流傳的棋譜遺篇,試著對弈。

“不錯。”韓章點頭,順手落子。

江昭端著清茶品鑒,望著棋局,不禁讚道:“好棋,好魄力。”

“黑子棄天元三連星,轉而殺入白棋腹地,表麵上是孤軍深入,實則幾乎鎖儘了東南角的氣脈。以半壁江山為餌,賭執白棋者貪吃一子。”

這幾年,江昭沒少與恩師韓章對弈,水平也不低,一眼就看出了這一手黑子的精髓。

“勝負如何?”韓章又問道。

江昭沉吟,指向西北角一處劫爭:“若是白棋敢斷這一手,黑子棄了五路連環,就可輕鬆屠大龍。若白棋隱忍”

一口灌儘茶水,江昭指向東南角,:“這步‘飛鎮’早埋了暗樁,白棋早已沒了退守的活路。”

“以退為進,以棄為取,斬卻退路,頗有破釜沉舟的莫大魄力。”江昭讚譽道。

“哈哈哈!”

韓章端著茶一笑,望向弟子的眼中儘是欣慰。

或許江昭自己都沒有察覺一些變化,曆經五年觀政,他已然自帶一股儒雅書香氣質,言辭之間沒有半分遲疑,舉止間儘是自信果敢,更是隱含威嚴氣度。

這樣的舉止氣度,尚未為官的人絕對是望塵莫及,哪怕是到了廟堂之上,也可進退有度,舉止從容。

說白一點,單單就憑著這樣的氣質,就足以讓人心生敬畏,高看兩眼。

更甚者,哪怕彆人不知道你是誰,也可以直接刷臉,讓人給個麵子。

無它,這樣的氣質是裝不出來的,家世、內涵、經曆,缺一不可。

韓章微微點頭。

乾什麼事都得後繼有人,宦海也一樣。

你功成名就之日,自然是無限風光,但總有一天得從那個位置退下來吧?

有時候,上去了不一定是真本事,上去了還安穩的退下來才是真高手!

人走茶涼從來不是一句空話,若是奢求人走茶不涼,你就得在有柴的時候教會小輩燒柴溫茶!

並且,這個小輩也得有本事,有能力溫茶。

如今,有了一位天資不俗的弟子,他心頭都輕鬆不少。

“老師,家母遣人送來了一封信。”江昭說著,遞信過去。

韓章粗略掃了幾眼,了然道:“昭兒是有意下淮南,相看姻緣?”

江昭點頭,說出了自己的預想:“如今,已是十月初。若是即刻弟子動身下淮南,半月即可抵達。屆時,花費一些時間相看姻緣,臘月初入京,適應京城水土,順帶複習功課,可靜待二月初的春闈事宜。既不耽誤親事,也不耽誤春闈科考。若是姻緣順利,科考過後就可結親,也免得耗費心力。”

過了新歲就是三年一度的春闈,江昭有意試一試。

“如此,也好。”韓章眯眼撫須一笑,大手一揮:“來年,你我師徒,汴京相見。”

江昭點頭,他知道老師說的是其再度擢升的事情。

韓章稱病返鄉一事,並非是表麵那麼簡單,實則是一場試探君心。

當初,新政致使幾位閣老貶謫,同時也上位了好幾位勝利者。

本來的激進派與保守派平衡也因此而打破。

好在,因富弼大相公上位的緣故,平衡又慢慢的恢複。

時至今日,十一年時間過去,那幾位倉促上位的閣老,都已經告老還鄉,幾個派係的黨魁都更替了一波。

如今的六把內閣椅子,分彆是歸屬於富弼、文彥博、申伯遠、王欽若、龐籍、劉沆六人。

富弼無須多言,已經乾了五年的內閣首輔。

文彥博是範仲淹那一係的人,一向主張改革。

申伯遠是保守派的人物,這位的孫女申氏,未來會嫁於小公爺齊衡做續弦。

王欽若也是保守派,這位是天子寵臣,幾乎不勸諫君王過繼宗室子,晉升速度非常快。

龐籍也是保守派的人,不但出身於正統的文官派係,且是皇後娘娘的同鄉,仕途一路通暢,可謂異軍突起。

劉沆還是保守派,但相對而言,這位的存在有點特殊。

無它,劉沆與王欽若是同一派係的人物。

且這位的資曆相對偏老,新政時期就以侍郎之職上躥下跳,也是六位閣老裡唯一一位靠著打擊新政上位的存在。

一個派係兩位閣老,相對少見,但並不稀奇,一些厲害的宰輔大相公,往往就會舉薦一位派係內的閣老一起打配合。

有時,皇帝要是想打壓宰輔大相公,也會讓某一個派係擁有兩位閣老,讓其與宰輔大相公爭奪話語權。

不過,劉沆此人對於韓章而言有些不太一樣。

當初,韓章貶謫一事,就屬他跳得最歡。

上次,韓章稱病返鄉,為的就是試探聖意。

若是官家有意製衡宰輔大相公富弼,不一定非得選擇劉沆一係。

特意重用劉沆與王欽若,讓其對抗富弼,那也就意味著官家默認了劉沆持續打擊慶曆舊臣,他也大概率不會再度擢升,仕途也就到此為止,不如識相的早早返鄉養老。

反之,要是劉沆與王欽若一係兩閣老的事情純屬偶然,那就算是養病,官家也照樣會擢升於他。

這是一種態度!

不出意外,官家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韓章以疾沒多久,官家就特意擬旨問詢病情,希望韓章入京正式就任禮部尚書一職。

事實證明,劉沆與王欽若一齊入閣,僅是因過往遺留的政事問題而導致的結果。

本該有人占一把內閣椅子的韓係,黨魁韓章尚未入京,致使內閣空出一個位置,而劉沆一係,本該劉沆致仕之後再上位的王欽若因受到恩寵而提前上位,填滿了內閣的位置。

王欽若才是他那一係的後來者!

否則,官家也不會讓韓章任職禮部尚書。

須知天下六部,吏部主管人事,含金量最高,但若是涉及入閣,還得是禮部優先。

韓章不辭辛苦,輾轉來去,安定山河,可謂勞苦功高。

官家既然讓他入主禮部,自然是再度有意擢拔於他。

當然,一把內閣椅子的背後是一堆人在玩命支撐,哪怕是官家也不可能無緣無故的罷黜一位內閣大學士。

等到韓章入京,要是劉沆還不肯自主告老還鄉,那就注定雙方是得做過一場!

江昭待了一會兒,起身告退。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