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北平府形勢!張玉領兵攻城!
通州城!
作為北平城的一個衛城。
在朱允炆登基後,卸朱棣兵權,這通州就囤積了兩萬兵力鎮守,以此來防範朱棣,隻待朱棣有任何異動,便可配合北平城內的萬軍,立刻揮師鎮壓。
可以說。
對待朱棣。
朱允炆的那些智囊們可真的是耗費了心思了。
隻不過。
終究是小看了朱棣,也高看了他們派遣來監視對付朱棣的人。
這才有了朱棣的靖難開啟!
城關之上!
作為朝廷派遣而來的戰將,謝貴之子謝公楮。
此刻已經登臨城關。
整個城內已經是兵戈肅穆。
“謝將軍。”
“燕王謀逆,謝老將軍都被燕王所殺,現在該如何是好?”
一旁副將十分擔憂的問道。
謝公楮的臉色難看。
殺父之仇。
他又如何不恨?
“我早就勸說父親要小心朱棣了,他可他不聽,竟然還被朱棣引入王府伏殺。”
“唉。”
謝公楮歎了一口氣,充滿了悲傷與無奈。
“謝將軍。”
“如今燕王大舉動兵而來,城中雖有大軍駐守,但難保不會有燕王的內應,我們該當如何?”副將則是關切的問道。
如今朱棣已經造反了。
朝廷派遣來的張昺,謝貴,一個是北平布政使,一個是都指揮使,都已經死了。
此刻更是兵臨城下。
這個副將又怎會不慌?
不僅是他。
城中許多朝廷派來的將領都是如此。
畢竟這北平府是燕王的藩屬地,哪怕他們接管了軍隊,但其中還有很多軍官是忠心於燕王的。
“慌什麼?”
謝公楮瞪了一眼,隨後看著城前的萬眾燕軍,冷冷道:“我已經以急報傳信給宋忠將軍了,隻要我們堅守通州不失,便可讓逆賊如同甕中之鱉,被朝廷大軍剿滅。”
“一萬叛軍。”
“不值一提。”
聽到這話。
副將卻是擔憂道:“謝將軍,話雖如此,可這畢竟是北平府,城中這兩萬大軍除了五千是朝廷直接調派而來的,其餘的皆是北平軍,是燕王原來的部曲啊!”
“放心吧。”
“我已經交代下去了,自朝廷調派來的五千將士全部轉為督戰軍了。“
“隻要城中有任何燕逆的舊部敢異動,督戰軍就會立刻將其斬殺。”
“性命震懾,這些北平軍士卒知道該如何做的。”
“隻要守住這通州十日,待得宋忠將軍率軍來到,便可將燕逆殲滅。”謝公楮冷冷說道,十分自信。
此刻!
城前。
張玉拔出了腰間的佩劍。
“北平軍的將士們。”
“國有奸佞,國本不正。”
“奉燕王殿下之命,清君側,靖國難。”
“給本將殺!”
張玉一聲大喝,手中長劍一揮。
“清君側,靖國難。”
“殺。”
“殺。”
萬眾燕軍發出了嘶吼,以手持雲梯,盾牌的攻城先鋒隊,分散開來,向著通州城進攻而去。
萬眾帶甲之軍衝殺。
陣容也是無比強大。
而在後陣。
隻留下了不到一千親衛近侍。
還有五百後勤軍。
“曆史記載,在朱棣靖難打響後,通州城的守將不是主動歸附的嗎?”
“怎麼還要攻城?”
後勤軍內。
朱正十分不解的看著進攻的燕軍。
這與他所知道的曆史有些不同啊。
“看來。”
“或許是因為我的出現,又或許是曆史記載沒有那麼全麵。”
“如今我身處的可不是一段曆史,而是真實的世界。”
“戰場之上,九死一生。”
“在真正發育起來前,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看著萬軍進攻通州城的一幕,朱正也是在心底暗暗想到,更為謹慎起來。
雖然現在他的全屬性已經超過了正常青壯的一兩倍,但還達不到真正的千人敵,萬人敵的地步。
還是要抓住機會發育的。
隨著燕軍進攻打響。
城樓上。
謝公楮冷笑一聲,大聲喝道:“燕王朱棣,無視皇恩,造反謀逆,罪不容誅,其黨羽依律當滅九族。”
“弓箭手準備!”
‘前方不是你們的同袍,而是叛軍。’
“隻待叛軍靠近,立刻放箭射殺。”
在他的一聲命令下。
城關上。
數千計的弓箭手紛紛抬起弓箭,對準了城前。
但也就是這時!
燕軍開啟進攻的一刻。
城內。
忽有一聲大喝。
“北平軍的兄弟們。”
“朝有奸佞,國有禍端。”
“當今皇上被奸臣所蒙蔽,圈禁骨肉至親,逼死親叔,於骨肉親情不顧。”
“燕王殿下響應洪武太祖所定皇明祖訓,清君側,靖國難。”
“我北平軍本就是隸屬燕王麾下,理當追隨燕王,鏟除奸佞。”
“兄弟們。”
“將這些奸臣的走狗,殺光,為燕王打開城門。”
“殺!”
一個戰將拔出戰刀,大聲喝道。
隨之。
他麾下的將士從之無數。
“誓死追隨燕王殿下。”
“殺……殺……”
諸多城中的北平軍將士舉著兵戈,發出了震耳欲聾的大喝聲。
他們原本就駐守在城關之下。
此番一動。
一麵直接向著城門進攻而去。
一麵則是轉頭向著那些朝廷的督戰軍攻去。
城外的燕軍攻伐還未至,城中已有亂象。
顯然。
這謝公楮想得太簡單了。
如若朱棣那麼好對付,那他的父親就不會被伏殺在燕王府了,北平城的萬眾大軍也不會歸附朱棣了。
朱棣在看到了諸多兄弟被朝廷那般針對下獄,甚至被逼死的下場。
如若沒有謀劃,如若沒有準備,那自然就是假的了。
城關上。
城內忽如其來的喊殺聲,頓時就讓謝公楮慌了神。
“怎麼回事?”
“城中為何會有兵變?”謝公楮急忙看向了副將問道。
就在這時!
“報。”
“啟稟謝將軍。”
“不好了。”
“指揮僉事陳亨,叛變了。”
“還有不少隸屬於北平軍的將領也從之叛變。”
“城內,失控了。”
“督戰軍壓製不下去了。”一個軍官慌張來報。
聞言!
謝公楮臉色大變,看著城前進攻而來的燕軍,還有城內的喊殺聲。
他當即就喊道:“撤,撤!”
此時此刻。
根本來不及多想什麼。
裡麵有內應,至少有萬軍叛變,這等裡應外合之下,根本沒有機會守住城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