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開啟了撿屬性的金手指!
戰場,戰爭!
這就是朱正迅速變強的關鍵。
既然已經被卷入了其中,那朱正就沒有怕的。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現在朱正對於這種目標非常自信。
隻要他穩步走下去,撿屬性強大自己,撿取壽命活得更長,未來可期。
軍服和兵刃持續發放著。
很快。
朱正就領到了一套軍服還有一柄戰刀。
“這刀與我開寶箱得到的精鋼刀相差太多了。”
“這時代的兵刃水平也就這樣了。”
朱正拔出戰刀一看,隨即就直接將之收入了儲物空間,然後將自己的精鋼刀掛在了腰間。
畢竟兵器鋒利,在戰場上也是極為重要的。
帶著自己的刀,朱正也自然心安不少。
“所有後勤軍聽令。”
“脫下你們的衙役服,換上軍服。”
張輔大聲喝道。
在他的命令下。
縱然許多衙役心底有些不願,但周圍皆是兵卒,自然是無人敢不從。
於是五百個衙役紛紛脫下了衙役服,開始替換後勤軍的服飾。
大明軍服。
皆是紅色。
隻不過北平軍作為邊軍,則是黑紅色。
各地方軍的軍服也都略有不同。
當換上了軍服後。
原本的衙役皆已不在。
取而代之的便是整編的後勤軍。
“從今日起。”
“你等便是隸屬我北平軍的後勤第一千戶營,直接受命本千戶。”
“另。”
“本千戶也將給你等調派一個副千戶,直接執掌。”張輔大聲道。
隨後。
張輔看向了一旁,一個不到二十歲的年輕軍官,大聲道:“朱煦。”
“標下在。”這個年輕軍官立刻站出來,大聲回道。
“從今日起。”
“這五百後勤軍就暫交給你統領。”張輔道。
“標下領命。”年輕軍官當即回道。
對於此人。
彆人或許不認識。
但在聽到了名字後。
再看著其外貌,朱正已然了然。
“朱高煦,朱棣的二兒子。”
“曆史上,這朱高煦倒也是一員悍將。”
“而且還有記載,朱棣喜二子,不喜長子朱高熾。”
“世子多病,汝當勉勵之。”
“這一句話可是讓朱高煦瘋狂啊。”朱正心底暗暗想到。
而正在這時!
在衙役中,一個年過半百的後勤軍站了出來,一臉掙紮之色。
“老朽有一問敢問千戶。”
“不知千戶能否回答?”
這個衙役站出來後,凝視著張輔,大聲道。
看到他。
所有人目光聚集。
“曹百戶。”朱正一看,此人正是自己的頂頭上官,戶房的百戶衙役,曹三。
“你有什麼要問?”張輔沉聲道。
“昨夜燕王府外殺伐不斷。”
“更是有傳言燕王造反謀逆,此事是真是假?”
“倘若燕王真的造反,老朽就算是死也不願從之。”
“造反謀逆,滅九族之罪。”
“死老朽一人,總比九族被滅為好。”曹三大聲的問道。
這一問。
也讓許多整編的衙役皆是凝視著張輔,等待著一個回答。
畢竟。
這可事關九族。
如若真的是走上了造反謀逆,那從者絕不會很多的。
“既然你問了。”
“那本千戶可以告訴你們。”
麵對此問,張輔絲毫不慌,似乎早有準備。
隨即。
張輔一擺手。
隻見兩個兵卒拿著準備好的一條布橫幅,上麵還有血淋淋的大字。
“清君側,靖國難!”
橫幅之上,便是這一句話。
“諸位。”
“你們消息靈通一點的或許已經知道了如今我大明究竟在經曆什麼。”
“自從當今建文皇上繼位之後,我大明洪武皇帝的諸多兒子,我大明的諸多藩王皆是遭受了無妄之災。”
“周王,岷王,齊王,代王。”
“都被削王爵,貶庶人,下牢獄。”
“甚至於湘王不堪受辱,全家引火自焚,這是何等的悲戚?”
“他們可全部都是當今皇上的親叔叔,更是洪武太祖的親兒子。”
“但這些,雖然打著當今建文皇帝陛下的名頭執行,可實則是朝內有奸臣當道,蠱惑皇上,操縱皇上,讓皇上與血親骨肉相殘,讓皇上背上不孝霍亂國本之罵名。”
“昨夜之戰。”
“乃是奸臣意圖暗中伏殺燕王殿下,被燕王殿下反擊,他們在臨死前,喊出了燕王殿下造反之名,意圖陷燕王殿下於不忠不義。”
“今日。”
“吾張輔就代燕王殿下告訴諸位,更告訴北平城,北平府,甚至是整個大明天下的萬民。”
“此番燕王殿下動兵,並非造反,而是響應昔日洪武太祖所定皇明祖訓,清君側,靖國難,為國鏟除奸佞。”
“奉天靖難!”
張輔大聲說道。
話音落下。
這些衙役整編的後勤軍也紛紛鬆了一口氣。
皇明祖訓,天下傳之。
在祖訓定下的那一刻,便已昭告天下。
祖訓所定!
國有奸佞,朝堂有奸!
各地藩王便可清君側,護皇權,拱衛大明天下。
這些。
許多百姓也都是知道的。
而且。
朝廷對待諸多藩王所為,如今也已經傳遍了天下,的確是有違骨肉至親之道。
看起來。
的確是奸佞當道。
“果然。”
“造反是要有名頭的。”
“這奉天靖難之名一出,這就不是造反,而是清君側。”
“朱棣麾下每一個兵卒都會以為是正義之師,而非叛軍。”朱正心底暗暗想到。
這一刻。
看著周圍衙役的神情變化。
他也算是親身體會到了什麼叫做師出有名了。
難怪華夏曆朝曆代從古至今都是如此,講究一個師出有名了。
“後勤軍的將士們。”
“國有奸佞,朝有奸臣。”
“霍亂天下,倒行逆施。”
“諸位可願追隨燕王,清君側,靖國難?”
張輔看到時機已成,當即拔出了腰間的劍,高高舉起,大聲喝道。
“誓死追隨燕王殿下。”
此刻。
所有後勤軍齊聲高呼道。
氣質,已然改變。
“好。”
“現在聽從本千戶號令。”
“後勤軍開赴出城。”
“如今北平府被奸佞所掌,燕王殿下已經下令,先奪北平城周圍關隘,城池。”
“後勤軍隨軍而行,清理戰場,拱衛主力軍。”
張輔當即下令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