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大明:簽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 > 第一卷 第15章 不可讓李愛卿獨自辛苦

第一卷 第15章 不可讓李愛卿獨自辛苦(1 / 1)

推荐阅读:

李偉跟著人群排隊往裡走,按他的品級本來是沒有資格進殿的,但因為朱元璋對他的特彆青睞,硬是讓他進去了,不過位置在最後麵,總比在外麵挨凍強。

進去後,李偉就閉著眼睛打盹,過了一會兒,朱元璋到了,群臣跪拜並齊聲高呼,他慢了一拍,馬上就被注意到,朱元璋瞪了他一眼,但沒處罰他,畢竟得維護他作為寵臣的形象嘛!

行禮結束後,照例開始彙報工作。

內閣剛成立,李偉也沒什麼內容可以彙報的,索性就站在那裡打盹,等著下班。

好不容易熬到這些人說完了,朱元璋一離開,他就急不可耐地衝出大殿,惹得其他官員紛紛指責。

文淵閣就在午門旁邊,李偉來到這兒,看著這間不算大的屋子,嘴角微微抽動了一下。

傳說中的內閣居然就這麼點地方?

儘管心裡不滿,但他還是走進去了。

屋子裡已經有不少人在忙碌,看見他進來都停下手裡的工作抬頭看他。

一個中年男子走上前拱手問道:“這位大人是?”

“咳咳……本官便是你們的頭兒,文淵閣大學士李偉。"

話音剛落,眾人表情各異。

李偉的名聲早已傳遍朝堂,雖然他們沒有資格進殿,但也有所耳聞。

最初得知自己的上司就是這個奸佞之人時,他們很不願意,但聖旨不可違抗,也隻能勉強接受了。

此刻見到了這位上司,他們心中不免有些複雜。

“見過李大人……”

眾人起身行禮,有人態度敷衍。

李偉並不在意,正襟危坐地點點頭,說道:“都繼續忙吧。"

於是各自歸位,繼續手頭的工作。

那名中年男子將李偉安排在一個格外突出的位置,這張桌子顯得格外出眾。

彆人擠成一團,他獨占一大片空間。

文淵閣不算大也不算小,不過是幾間屋子罷了,比起那些宏偉的大殿,差距甚遠。

作為負責人,李偉也沒有獨立的辦公室,隻能和下屬同處一室。

並不是沒有多餘房間,而是除了辦公區,其他地方還存放著大量書籍。

待李偉落座,吳伯宗又向他介紹了內閣成員:王傑、吳沉、黃載,還有他自己——這位中年男子吳伯宗,皆是從翰林院選拔而來,而吳伯宗更是狀元出身。

李偉不動聲色,內心忐忑,與這些人相比,自己簡直什麼都不是,就連繁體字都認不全。

他能認得這些繁體字,還得感謝那些來自島國的老師。

若非為了找尋他們的學習資料,李偉到了明朝可能就成了半個文盲。

介紹完畢,吳伯宗、王傑等人捧著一堆奏章來到李偉麵前:

“大人,這是通政司送來的奏章,我們已按類彆整理好了,請大人指示下一步如何處理。"

吳伯宗問道。

如今內閣剛剛成立,具體怎麼運作他們也不清楚,隻知道要為皇帝提供協助,但具體怎麼幫,皇帝並未說明。

現在主官到任,自然要請示主官。

李偉看著麵前堆積如山的奏章,思索片刻,說道:“你們念給我聽聽。"

“好。"

吳伯宗答應一聲,隨即拿起一本開始朗讀。

這些大臣雖無其他特長,但寫文章倒是有兩下子,引用典故,口若懸河,聽得李偉連連驚歎!

“停!停!停!咳,那個,你就簡單概括一下意思就行,不用逐字逐句地念了。"

李偉聽到一半就急忙喊停,掩飾自己聽不懂的窘迫。

吳伯宗毫無懷疑,答道:“好的,這封奏章是工部尚書薛祥呈上的,請求撥款五十萬兩白銀用於建造海船。"

“嗯?就這樣?”

“嗯,主要內容就是這個。"

“有沒有提到造多少船、預算是多少、工期多久之類的?”

“沒有。"

李偉睜大了雙眼,怎麼感覺你囉嗦了半天,結果就這一句重點?我怎麼就沒聽明白呢?

“趕緊回話,讓他先把預算做好再來奏報!”

“?”

吳伯宗驚訝地瞥了李偉一眼,這種事情咱們能擅自決定嗎?這事兒難道不該請示皇帝嗎?

“怎麼了?有啥問題嗎?”

李偉看他遲遲不動手,疑惑地問。

“李大人,這事是不是得向皇帝稟報啊?”

“這還需要請示他?我們就是替皇帝分憂的,每件事都請示的話,還怎麼替他解決問題?”

“……”

吳伯宗總覺得哪裡不對勁,但他也不清楚內閣的具體職責和權限,於是隻好按照李偉說的先照辦。

在李偉看來,這正是內閣的工作方式,對吧?

他環顧了一堆奏折,又對眾人說道:“你們幾個,站好隊,先大致看看內容,然後過來告訴我具體什麼事,我才能儘快處理。"

大家聽完後,便依次拿起奏折預覽一遍,接著直接排隊去找李偉說明情況,李偉馬上給出指示,這人回去就照辦書寫。

“禮部侍郎奏稱,北元縣有個無賴晚上騷擾寡婦……”

“他一個禮部侍郎,這事關他啥事?讓他去給寡婦守夜得了!”

“吏部奏……”

四個人輪番彙報,李偉三言兩語就把奏折處理得很快,不到兩個時辰,一堆奏折就搞定了。

“搞定啦,收工,回家睡覺去嘍,哈哈!”

吳伯宗等人望著處理完畢的奏折發呆,總覺得事情有些怪異。

“大人,這些奏折接下來咋辦?”

“發下去唄,該找誰找誰!”

“可是,這好像不太妥吧?是不是得讓皇帝親自批閱一下?”

李偉思索片刻,嗯,確實得找領導簽個字。

“你說得對,那你把這些奏折送到皇帝那兒吧,我還有彆的事,就不陪你去了。"

李偉大大咧咧地說完,準備早點離開,去看房子,畢竟住客棧挺花錢的。

至於算不算早退,朱元璋也沒規定幾點下班,那當然由李偉這位主管自行決定啦!

打發走吳伯宗送奏折後,李偉自己溜號走人。

到客棧與小青會合時,小青沒睡懶覺,早早出去幫李偉找房子,直到下午才回來。

“老爺,我向牙行打聽了,附近靠近皇城的房子,年租金大約八十兩銀子。

城中的普通地方,稍小一些的院子也要五十兩,最偏遠的位置大概三十兩左右。"

小青將今日探聽到的消息告訴李偉後,他皺眉思索,心中隱隱作痛。

離皇城這麼近的地方居然要八十兩銀子,真是太過分了!

他粗略估算了一下,自己和小青每月的開銷大約需要三四貫,一貫錢等於一兩銀,因此一年的生活費用至少得預留五十貫才能安心,剩下那部分根本無法負擔靠近皇城的房租,隻能在城裡挑個稍微小些的住處。

他還沒弄明白自己的官俸具體有多少,朱元璋給的一百貫算是官俸的一部分,相當於提前預支了工資,今後一段時間恐怕不會再領取了。

“罷了,找一處五十兩左右的吧,儘快定下來!”

李偉說道,三十兩的不要考慮了,距離太遠通勤太麻煩,實在不行再想辦法賺些外快,當然是通過正當途徑!

李偉拉著小青去了牙行,看了幾處房子,最終選定了一處四十五兩的小院。

這院子有些老舊,也沒有什麼像樣的家具。

不過好歹是個獨門獨院,勉強算得上是個小彆墅了,李偉自我安慰道。

租下房子後,李偉又急忙帶著小青去購置被褥及日常生活用品,一直忙到天黑,總算安頓下來。

“人生艱難啊!”李偉感歎。

……

當李偉正為新家忙碌時,吳伯宗拿著李偉“審閱”過的奏章來到乾清宮,呈遞給朱元璋。

朱元璋翻開一看,臉色漸漸變化。

這些奏章全都批閱完畢,如何處置都已標明,隻是在最後留出空白讓他簽名,並且前麵標注著“皇帝簽字”,顯然是暗示隻需他在此處簽字即可。

朱元璋既震驚又憤怒,按他的設想,“秘書”不過是幫他整理奏章並簡單歸納,以便節省時間,至於如何處理,理應由他親自決定,這些“秘書”怎敢擅自主張?即便是供他參考,也需他主動詢問時才行。

“該死的東西!誰允許你們替朕批閱奏章的?”

恭敬站立下方的吳伯宗聞言心下一驚,連忙跪倒在地:“陛下息怒,此事都是李大人安排的,我們並不知情。"

……

太祖眉頭緊鎖,他對李偉的任命不過是遵循“誰提議誰負責”的原則,暫且如此安排。

等到內閣穩固,李偉有了足夠的資曆,就會被調往工部,專司新奇器物的研發。

在他看來,內閣不過是一群服務於帝王的顧問班子,可有可無,人員也可以隨意更換。

然而,當他看到李偉所作所為時,卻猛然意識到,這幫人似乎有著侵蝕皇權的趨勢!

朱元璋有意重用李偉,卻又刻意製造隔閡,使他不得不依賴皇恩才能立足。

但他同樣不願看到李偉成為第二個權臣。

不行,絕不能任由事態發展下去!

“朕知道了,還是李愛卿考慮周全啊!你們都要向他學著點。"

太祖話鋒一轉,滿意地說道。

吳伯宗心中疑惑,卻不敢多說,隻能附和:“陛下英明,我等必當效仿李大人。"

“嗯,不可讓李愛卿獨自辛苦。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