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9章 向往自由自在(1 / 1)

推荐阅读:

當他再次站在朱元璋麵前時,朱元璋依舊在處理奏章,臉色陰沉。

“給你一次將功贖罪的機會,能不能抓住這次機會,全看你自己的表現了。"

朱元璋低著頭,語氣沉重。

他也不想這樣,但這個家夥還有許多秘密未解,對他還有利用價值,所以不能就這麼輕易處決他。

“什麼機會?”

李偉被兩個侍衛扶著,忐忑不安地問道。

朱元璋放下奏章,瞥了他一眼。

“你知道的,我們要廢除丞相製度,撤銷中書省並提高六部的地位。

這樣一來,國家事務繁雜起來,你有什麼辦法幫我減輕負擔?”

其實,朱元璋這麼說隻是想找一個台階下。

不管李偉能否提出有效建議,隻要他說幾句場麵話,就能放過他。

聽完朱元璋的話,李偉徹底放下心來。

他明白了,簡單來說就是領導的工作太多,忙不過來。

“這很簡單,找幾個秘書就行,正所謂有事秘書做,沒事大家就休息吧!”

“秘書?那是什麼?”

朱元璋自認為閱曆豐富,但對這稱呼毫無頭緒。

“就是那種穿職業套裝、絲襪的女性……不對不對,是那種身份低微、能力平平,卻深受領導喜愛的人。"

李偉試圖說明。

朱元璋目光微微閃爍,無名無位,本領一般,這描述的不正是你本人麼?隻是朕並不喜歡你啊!

李偉被盯得一頭霧水,以為他沒理解,繼續解釋道:

“就好比你們這裡每隔幾年都有科舉,您可以挑些合意的,招來做小助手,給個小職位,在您身邊幫點忙。

您也能借此考察他們,將來表現好的,派往外地鍛煉,這些人您都熟悉,日後若提拔,想必也會更忠誠。"

朱元璋眼前一亮,此計甚妙,新進之人初來乍到,必然不會抱團,待他們在朝中站穩腳跟後再派出去,換上新人,如此這般,這機構便不會成權臣勢力,而這些考上的人才,自然也不會差,還能助您分擔重任。

他忽然想起翰林院,那本就是他的儲備人才之地,裡頭這類人才不少,甚至不必等到下一輪科舉,隨時替換也無妨。

“好!你的主意很不錯,哈哈!”

朱元璋終於展露笑意,隨即又道:“不過‘秘書’這稱呼不太雅致,還是稱‘學士’為佳。"

看著李偉的表情,他總覺得“秘書”二字另有深意。

“你是皇帝,你說啥都行。"

李偉滿不在乎,隻要彆殺他就成。

“嗯,今日你就將功折罪吧,退下罷!”

朱元璋的笑容瞬間收斂,冷冷地說著。

聽到這話,宋忠等人震驚不已,還以為死罪雖免,活罪難逃,怎料就這樣放過了?

不過轉念一想,剛才才被打了一頓,似乎也說得通。

“謝陛下恩典。"

李偉沒多想,既然朱元璋如此吩咐,自然要趕緊離開。

李偉行禮後轉身快步離去,宋忠等人也連忙告退。

等眾人走後,朱元璋冷峻的臉上再次浮現出笑意。

沒想到竟有這意外收獲,一個大難題就這麼迎刃而解了?

這少年倒是有些手段,表麵裝傻充愣,實則不然,分明是在戲耍我們。

等我得閒了,定要好好整治他一番!

他琢磨清楚了,既然強硬的方式不起作用,那就換種方式,對付他還有的是法子!

——

晨光初照,又是全新的一天。

經曆了生死劫難的李偉,對人生有了更深的領悟,具體領悟到什麼……

嗯,他自己也搞不清楚。

清晨,小德子便送來早餐,一如既往:青菜豆腐湯配大餅!

“你們就不能變變花樣嗎?天天吃這個不覺得膩嗎?”

李偉苦著臉看著麵前的一大碗早餐,實在是吃不下了!

“李公子莫怪,咱宮裡都是這般飲食。"

“我不信,朱元璋也吃這個……”

小德子嚇得渾身冒汗,連忙說道:“李公子請止步,怎可直呼聖上的名諱,這可是大不敬啊!”

在那個時代,直呼他人姓名幾乎等於辱罵,更何況是對皇帝!

李偉一怔,說實話,他隻是隨口一提,想起昨日差點丟了腦袋,他也不敢再說話了,默默地端起碗吃了起來。

“這也太難吃了,你們宮裡的禦廚就這麼水平?”李偉一邊吃一邊低聲埋怨。

“這不是禦廚做的,咱們哪有機會吃禦廚做的啊,這是光祿寺做的。"

小德子小聲解釋。

“光祿寺?不是禦膳房做的嗎?”

小德子愣住了,禦膳房是什麼?他在宮裡這麼多年都沒聽說過。

其實那時候根本沒有禦膳房,那是清朝才有的說法,皇宮裡的食物都是由光祿寺製作的,光祿寺相當於皇家食堂。

而每個皇家食堂都有一個招牌菜:大鍋飯!

大明本地人稱之為光祿寺的茶湯。

那味道,隻有懂得的人才能體會,皇家食堂也不例外。

“宮裡沒有這樣的地方,我們吃的都是光祿寺提供的,陛下那邊有專門的禦廚準備膳食,有時還會派奴才們出宮尋找一些特色美食。"

小德子耐心地解釋著,順便回答了李偉之前想問的問題。

經曆了昨天的事情後,他們三人,連同宋忠、吳勇,與李偉的關係更加親近了,這些事情大家都知道,說一下也無妨。

李偉微微一驚,他曆史成績並不理想,不明白皇宮為何不見禦膳房,但領導享用特供這種事顯然自古就有,實在令人厭惡至極。

李偉心中對朱元璋暗罵了幾句。

“壯漢,昨天的事,多謝了!”

簡單吃完早餐,待小德子收拾完離去後,李偉再次向宋忠道謝。

事後他想通了,若非宋忠相救,昨日之事後果不堪設想。

宋忠笑著擺手:“李兄不必客氣,全賴聖上開恩。"

“哎,要不是你機靈,換成旁邊那個笨家夥,我恐怕早就……”

吳勇聽罷立刻不滿:“誰說我笨?你才笨呢!”

“你不笨嗎?怎麼沒察覺聖上的意圖?”

“你不是也沒察覺?還叫宋哥趕緊動手!”

……

李偉啞口無言。

李偉正在與人拌嘴時,朱元璋早已投入一天的工作。

昨晚電腦沒電,他睡得很香,今日精神狀態較昨日好了許多。

朝廷之上,還未等朱元璋開口,眾臣便已慷慨激昂地痛斥胡惟庸的罪行,懇求立即處決!

自家兄弟出賣起來往往比外敵更加無情。

他對李偉隻是象征性地懲罰,但對胡惟庸之流則截然不同。

秉承安撫民心的理念,朱元璋當日便下旨處死胡惟庸、陳寧、塗節等人,此舉令百姓拍手稱快,眾臣齊聲叫好。

殺人之後,朱元璋立刻頒布旨意,撤銷中書省,提升六部職能,並將大都督府拆分為前、後、左、右、中五軍都督府。

這一係列動作讓眾臣目瞪口呆。

儘管如此,朱元璋手中的屠刀依舊高懸,胡惟庸雖死,案件尚未完全結束,此時誰若不識相,這刀便會落在其頭上。

眾臣敢怒不敢言,隻能偷偷搞小動作,無論大小事務,都寫奏折請示。

朱元璋毫不退縮,來多少都照單全收,而且他還按照李偉的建議在物色“秘書”,不久便可到任。

此外,他還出台了一個強硬政策:取消原有休假製度,實行全年無休,所有在京官員必須每日上朝!我不舒服,你們也彆想輕鬆!

原本並非所有在京官員都需要每日上朝,除了節日的大朝會以及每月初一和十五的特彆朝會,平日裡的常朝僅限四品及以上官員和部分特殊部門人員出席,其他人隻需有事才去,沒事就在自己的官署處理公務。

夜晚的午門外總是聚集著一群官員,等候清晨開啟城門。

這樣的景象雖然壯觀,卻也讓朱元璋感到頭疼。

而李偉則整日無所事事,好在宋忠與吳勇開始偶爾開口交談,儘管他們絕不會將重要的事情告知於他。

幾天後,李偉便覺得難以忍受了。

他開始思念家鄉,都怪自己當時離開時用力過猛,要是輕一點,說不定就能回到六年前,那該有多好啊!那時國際形勢動蕩,他若是早有預見,投資期貨、石油或股票,如今定能享受豪車、豪宅與美人,想要什麼就有什麼。

然而現實卻是,他已經離家整整六百多年,一無所有。

“六百年

世事變遷

頑石亦染塵埃

覆滿塵埃

……

向往自由自在

自由自在

……”

李偉趴在小窗邊,哀傷地吟唱,覺得自己如同被困了五百年的孫悟空。

宋忠瞄了他一眼,心想此人實在奇怪,不僅行為古怪,還常做出令人意想不到之事,就連那所謂的“秘書”提議,他也察覺是個不錯的主意,而這歌唱的方式更是前所未聞。

不過宋忠明白皇帝對李偉頗為看重,自己先前也算與他結下善緣,未來或許會對自己的前途有所助益。

就在李偉沉醉於歌聲之時,一個身穿華麗服飾的小女孩蹦跳著從小路上經過,身後跟著兩名宮女,手中提著食盒。

隱約聽見歌聲,小女孩忍不住探頭張望,原本前行的腳步也開始偏移。

“公主殿下,您走錯了路!”

身後的宮女急忙拉住她,按規矩後宮女子不得隨意進入乾清宮。

但這位小公主生性活潑好動,後宮的生活怎能滿足她,這次借送茶點之名溜了出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