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便是對卡丁車的車架結構,扭杆,前後輪分彆的輪距、傾角還有傳動比等對駕駛特性影響的深度學習。
現在是因為買車就是靠俱樂部代理的品牌,俱樂部這邊的技師自然是以相對最適合三水賽道的調教來拚裝賽車。
但今後如果想去跑全國甚至是更大的比賽,水平相近的車手們在麵對不同賽道時,一點點設置上的區彆就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他在這場比賽裡的競爭力。
這段內容束龍聽的認真,但束熊在旁邊聽的更認真,哪怕裡麵許多東西他早就已經懂了。
比起時常讓他感受到挫敗的駕駛天賦,這些賽車結構上的東西反而更能提起他的興趣來。
另一個就是如何鬥車,如何在不違反規則的情況下完成沒有爭議的乾淨超車,如何根據前車選手的駕駛風格和賽道特性快速地做好進攻策略,又如何合理地利用規則對追趕自己的後車進行防守。
比如在某一個彎中,選擇進攻那條線路的整體速度不一定就真的比前車快,但這麼跑要麼可以提前搶占優勢身位,要麼可以讓自己有一個比對手更舒服的出彎角度拚出彎後更快的加速。
也就是說,到了接下來的這個階段,就是車手們在賽場上拚誰的腦子更好使的時候了。
今天除了束龍自己,還來了同樣在韓教練手底下學習另外兩個學員。
都不熟,而且看起來不是特彆友好的樣子
彆看這半個多月束龍差不多都快相當於住在賽車場這邊了,但因為七成以上的時間都泡在賽道上沉迷於刷圈,到現在能說得上話的熟人也就隻有韓教練和負責幫忙換胎搞維護的那幾個技師而已。
熟悉了的人或許會覺得束龍話多到有點煩人的地步,但相對比較內向的性格,讓束龍通常不會願意去做主動產生一段交集的那個人。
彆說名字,束龍直到今天才第一次知道平時難得碰到一次的頭盔人底下長這個樣子。
“行了行了,彆互相瞪著了,來說下今天的安排。一會兒高揚你和李子旭你們兩個先上去一人追三圈,束龍你在旁邊看著學一下,待會兒再換你上去。”
這樣的稚嫩的敵意韓立見得多了,凡是能在俱樂部階段堅持下來的小孩,除了有錢沒地燒單純喜歡賽車文化來消磨假期時間的,大多都會抱著參加比賽拿名次的想法。
有了目標與決心,在賽道上有了勝負欲,互相之間有了競爭的小車手們在賽道上就少了些嘻嘻哈哈,多了幾分殺氣和小心機。
結果上了賽道不到十分鐘,韓立就被那兩個小混蛋給氣的不輕。
“你們兩個在賽道上磨磨唧唧地乾嘛?不想跑就下來!”
沒有進攻也沒有防守,韓立在此之前還從來沒有見過這兩個家夥有這麼和諧友好的時候,平時不都為了搶奪領先的位置恨不得把對方創出去嗎?
也怪不得韓立這麼蛋疼,要知道俱樂部裡的教練之間彆看平時都和和氣氣的,暗裡互相之間的競爭也不少。
對於俱樂部來說,平時的月賽學員成績如何與教練的績效其實不怎麼掛鉤,能留住學員招收新的學員比什麼都重要。
但家長們可不這麼想,人家教練帶出來的學員可以跑得更好,為什麼不去選那個更優秀的教練帶自家的娃娃呢?
韓立倒是希望自己的幾個學員不說在比賽裡像一個隊伍吧,至少也彆給自己人使絆子不是?可每次一比賽這幾個小王八蛋巴不得一開始就把自己的隊友乾掉,每一次能有一個人跑出成績來都算謝天謝地了。
業績業績,這都是業績!韓立深吸了一口氣,努力保持住營業的微笑。
當俱樂部的教練實在是太難了,生氣了還不能像學校裡的老師那樣可以發一發脾氣,不僅如此還得哄著點這些小老爺。
“剛才你們什麼情況?”
最先開口的是高揚,他先瞪了一眼邊上滿臉莫名其妙的束龍,怪聲怪調用粵語開口:“教練你不是天天吹這個外地佬是天才嗎?還用得著學我們是怎麼開的?”
李子旭的語氣倒是沒有那麼衝,但平時教練沒有征詢過意見就經常把他們的車載數據拿出來提高新學員水平,尤其是彆人進步了之後又變成了教練口中的典範用來激他們,這換誰來心裡多少都不會太舒服。
而且李子旭真的也很羨慕束龍每天能這麼毫無顧忌地在賽道上刷圈。
要知道在俱樂部裡學了快兩年的時間,他除了比賽其他大部分的時候都是撿著彆人換下來的便宜舊胎才舍得上賽道練車,要是他也有新來的這種條件,高揚剛才的提議他都可以不帶叼的。
兩人這般莫名其妙針對的態度,束龍大概明白了自己老爹昨天賣的那句謎語另一半的意思大概是什麼。
在他心無外物繞著賽道跑圈圈的時候,大概又變成了韓教練口中那種“彆人家的孩子”了吧?
設身處地帶入一下,束龍覺得自己多半也會感到不爽。
對於這個年紀的小鬼頭來說,承認其他人比自己優秀可能比闖了禍讓他們認錯還要更難。
眼瞅著今天的教學似乎有點進行不下去的態勢,韓教練看著高揚和李子旭難得同仇敵愾的樣子,心裡突然冒出了一個屬於成年人陰險的鬼主意。
“你們不服氣是吧?那這樣,你們三個一會兒比一場,不管你們互相之間怎麼商量對策,今天最後贏的人之後練習的新輪胎我給你們報掉一套。”
李子旭一聽眼睛就亮了起來,一套全新的專業競技胎價格最低也要一千塊左右,這樣的條件就連高揚也不免有些心動。
韓教練不是缺錢的人,但平白許諾出去一千多塊也不免讓他有些肉疼:“待會兒跑不過彆人的那兩個,以後我說什麼都聽著點。”
才怪!
最多過了這個星期,隻要剛才許諾出去的輪胎一兌現估計原本是什麼樣後麵又是什麼樣了。
但如果束龍還能再帶來一點驚喜看在束熊這段時間給他的績效拔高了一大截的份上,一套胎回報回去心裡好像也沒有那麼難受了不是?
卡丁車比賽的發車形式有很多種,有些耐力娛樂賽製不僅需要賽車,發車前還要賽人。不管先前排位賽決定的名次的如何,腿腳跑得快先搶到車發動起來的人往往都會獲得巨大的優勢。
但fia認可的正式比賽就不一樣了,正賽一般為暖胎圈後列好隊就直接銜接動態發車,現在束龍他們正在進行的比試就是這麼一個形式。
可能是因為比賽經驗的不足有些緊張,束龍像是沒反應過來發車了一樣一開始就落到了後麵。
而跑在前麵的高揚和李子旭才管你這了那了的,一看那個新來的天才菜鳥連起步都不會,賽前的聯手協議當場作廢,馬上就在前麵打了起來。
束龍確實沒有經曆過這樣的發車形式,以前看的比賽錄像大家都是各自停在各自的發車格上靜態發車,但這並不是他在一開始故意落在後麵的原因。
在賽道上激烈爭奪位置的過程中,因為線路受到擠占,每一輛車在各自駕駛員個人的習慣和技術特點的影響下會自然而然地偏向某一種風格的處理方式。
像是高揚,這家夥的駕駛風格和他的性格一樣霸道衝動,格外喜歡通過晚刹強行擠占內線的空間。
而李子旭可能受到家境的限製,再加上心智更成熟懂事懂得早,就相對比較偏向於保護車架優先的保守駕駛風格,超車時也習慣於通過改變刹車時機走交叉線試圖爭取更直的出彎線路和更早的給油時機。
但是因為留的空間過於“謙讓”,李子旭的交叉線很難在位置上對高揚的線路形成有效威脅。
韓立定下的比賽圈數隻有二十圈,束龍在後麵一直不緊不慢地跟了五圈,卻在第六圈的三號彎像隻幽靈一樣毫無征兆地貼到已經完全陷入劣勢的李子旭身後。
本來這兩個人的最快圈速與之前的束龍也就半斤八兩的差彆,現在這麼一爭隻會變得更慢,束龍耐著性子跟了這麼多圈可不是因為他對新輪胎什麼的不感興趣,隻是想趁著這個機會多收集點信息。
好吧,一套新輪胎的吸引力的確有限,但上場之前束熊可是悄悄跟他說過的,隻要贏了就可以得到一輛最新款的電影版擎天柱玩具!
束龍賭班上至少九成九的同學肯定都沒有,到時候他往學校裡一帶那風光的
咳咳,言歸正傳!
儘管此前對於卡丁車束龍更多的是單純沉浸於駕駛的快感,但無論是乒乓球還是賽車,他都不喜歡輸的感覺!
來到7號彎前,這是一個向右的回頭彎,後麵接連全是向左的大彎,也是束龍針對李子旭選定的最佳進攻地點。
一腳極限的外線晚刹車爭取到和李子旭並排的機會,束龍幾乎把所有的左側路肩全部吃滿,極其強硬地保持著和李子旭輪對輪的狀態。
來到8號左彎,依靠內線的線路優勢拔頭,一氣嗬成地成功過掉李子旭,轉頭吸住高揚的尾流。
覺得自己已經完全占據了勝勢的高揚多少放鬆一點對身後的警惕,李子旭的駕駛風格他早就熟的不能再熟了,隻要這家夥改不了畏手畏腳的習慣基本上是對自己構成不了多少威脅。
但很快,目光餘角裡一個極具侵略性的車頭就把高揚嚇了一跳。
李子旭?不對是那個關係戶壕佬!
下麵接連的幾個彎全是大角度的直角彎,在車輛性能都差不太多的情況下,想要防守其實隻需要緊緊地卡住內線就可以了。
外線的超車意味著更長的線路,想要超車就隻能冒著推頭失控的風險以更高的急速紮進彎道,這人是沒撞過車的嗎?瘋啦?!
高揚忽略了一件事,為了死守賽道的內線,他現在走的其實反而屬於賽道的臟側,在獲得了更短行車線的同時代價卻是輪胎的抓地力上限減弱。
更早的刹車點意味著高揚在直道上能爭取到的優勢微乎其微,但即便明白了這一點,高揚同樣不會改變自己的做法。
試問,當車輛處於極限駕駛的狀態中,你是更願意在直道上冒險還是彎道上冒險?
擅長硬插內線超車並不等於高揚擅長處理車輛在彎道中的抓地力,本質上還是屬於利用其他人畏縮的心理在入彎前的直道上搶奪更多的優勢。
對於束龍來說也一樣,直角彎中的外線反而屬於賽道的臟側,而直角彎相較於回頭彎更高的極速則意味著想要複刻8號彎的超車所冒的風險可以說呈幾何倍地增長。
束龍沒有繼續地拚晚刹車,相反他在比高揚更早的地方就輕輕踩下了刹車踏板,快要冒尖兒的車頭一下又消失在了高揚的視野裡。
“慫了?哈哈,就這?”
保住彎心路肩就感覺萬事大吉的高揚還沒來得及鬆下一口氣,一道黑影便從右側帶起一瞬刺耳的胎噪一閃而過。
很喜歡某些人在這種情況下的一句話:“啊?”
扛著橫向足以讓頭盔扯到脖子的g力,束龍控製著刹車的左腳像設定好程序的機器一般,穩定地完成了由輕到重再從重到輕的任務。
提前輕點刹車讓賽車以更穩定的高速入彎,在彎心處重刹銜接尋跡將重心平穩過渡到兩隻前輪吃滿所有的抓地力,束龍在一個彎裡的操作幾乎把韓教練先前教他時提到過的忌諱都犯了一遍。
卡丁車因為沒有abs,先輕後重的刹車往往意味著輕的時候速度降不下來,速度下來了刹車力度一重又容易抱死,這通常是在雨地駕駛時為了防止第一腳刹車過度才不得已使用的方法。
偏偏就是這麼既折騰輪胎又折騰圈速,然後還還幾乎沒有正向收益的操作,讓束龍完成了在場外看來幾乎可以算是粗暴的超車。
當然也很不理智!
距離比賽結束還有將近一半的裡程,束龍原本可以選擇更穩妥的進攻方式,或者多跟兩圈尋找下一次進攻機會,這其中但凡有一步出了問題後果都不堪設想。
但束龍一刻也不想等,剛才任由高揚叫囂不是他脾氣好,隻是麵對一個比自己大了一圈的男孩
【我是不會承認我當時確實被怔住了的,不會!】
總之賽車手的事情,還是要上賽道用賽車手的方式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