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飛來橫鍋(1 / 1)

推荐阅读:

哭的太久,翌日眼睛腫的都僵了,李承乾不好意思出去見人,直接給皇帝上了奏疏告假。

一月份的長安,弄些冰塊來非常容易,李承乾又是冰敷又是按摩,折騰了許久,蘇氏派人過來邀請共用早膳,李象早起請安拜見,他都推拒了。

早朝提起太子編撰字典之事,李世民大手一揮批了四個月的假,又道是崇賢館人手不夠,要從朝中三品以上官員家裡在抽一批子弟臨時參與編撰。

自家兒子什麼水平,眾大臣心中有數,談不上目不識丁,但編撰字典完全不夠格,就是給太子打下手,幫忙搬書找字,找對應的摘句,然後抄錄下來,送交太子,最後由進行審閱刪減,歸納排版成冊。

大佬有能力,且願意帶著自家兒子刷名望,眾大臣哪有不願意的,早朝皇帝口詔出來,下了朝立刻寫了疏,把自家兒子賣出去。

折騰了許久,眼睛腫的總算沒那麼厲害了,李承乾換了便裝出寢殿,迎上房遺直等人的目光,在座的都是人精,都自覺不提太子眼睛為什麼腫的,仍是和從前一樣,一邊忙著手裡的活,一邊吐槽。

“父親故友來信,說要送來隻白色的寅將軍,這還沒送來,他老人家拐杖都不拄了,親自給收拾窩,那叫一個上心啊!”

李承乾心下狂喜,李靖養的老虎,他是可以擼到的,擼完金漸層,擼銀漸層,爽!太爽了!

“那個銀……寅將軍,白色的那個,什麼時候送到衛公府中?”

李德謇一抬頭,對上太子躍躍欲試的目光,昨日皇帝和太子駕臨衛國公府,太子擼虎的事情他知道,他覺得他有必要把父親的暴脾氣跟太子說一下。

“殿下,家父脾氣看著還行,但教起人來,那是好不了一點。臣幼年有幸被家父教過,三兩句聽不懂,就直接動手了。”

李承乾笑笑,古今都是一樣,絕大多數老師教得好彆家孩子,教不好自家孩子。

“放心,衛公最多感歎我不成器,動手的可能性不大。”

李德謇思索片刻,覺得有道理,道:“也對,殿下是太子,父親就是教不會,也不會動手。”

“陛下批了我四個月的假期,用來編撰字典,我有事要耽擱一日,大家同之前一樣,找出來抄錄完了放在案頭,我忙完了回來整理。”

李崇真道:“臣等天不亮就來翻書,找了一日殿下兩個時辰就整理完了,殿下不上朝,專心此事,臣等哪來得及?”

李承乾道:“所以,我向陛下上疏,再抽調一批人手臨時過來幫忙。陛下給了四個月時間,滿打滿算我按三個月用。編撰出來之後,還要協同當今名儒進行審核校正,確認無誤才能刊印發行。”

尉遲寶琳道:“好啊!到時候字典刊印出來,我第一個買,我家老爺子再說我沒文化,字典直接摔他臉上。”

眾人不語,真是大孝子啊!

李承乾笑而不語,以他對皇帝的了解,《貞觀字典》審核校正出來,刊印的第一批肯定先賞賜功臣,然後順道炫耀一下自己的文治武功。

常何領著玄甲軍十人,還多了尉遲恭,統共十二人,早就換了便裝,在東宮嘉福門外等著,看到太子出來,遂下拜行禮。

李承乾喊了一聲免禮,除了皇帝沒人使喚的動尉遲恭,他自然不會多問,寒暄幾句過後,同眾人出了宮縱身上馬一路往九嵕山方向去。一個多時辰,李承乾一眾就到了昭陵。

母親出殯,他吐血昏倒不曾親自送靈。宮中有供奉母親神位的殿宇,此後祭奠他都是隨著皇帝在宮裡拜祭。

時隔千年,再次踏上昭陵的舊土,李承乾的心仍然忍不住一陣一陣的抽痛,一千多年,哪怕降生在長安,他都沒來過昭陵。

腳下如灌了鉛般沉重,為母親上過香,李承乾一步步走到文德皇後碑前跪下,千言萬語此刻最後都隻化作一句:“母親,承乾不孝,承乾讓您失望了。”

尉遲恭和常何自覺退到百步之外,看著太子在皇後碑前痛哭,默默等著太子哭完。

回途之中路過香積寺,李承乾不由得駐足觀望。

香積寺之戰,這一戰再造大唐,也幾乎耗儘了大唐的精銳。

李承乾下馬,鄭重的對著香積寺拜了三拜。

尉遲恭與常何不明就裡,隻是跟著一起拜。

李承乾趕在宮門下鑰前回東宮,眼睛腫了他不好意思去見蘇氏,可一想到昨日回宮被皇帝拖著,後麵又被一句話乾破防,哭了大半晚上,沒去見蘇氏,今晨蘇氏派人過來請他也拒絕了。

孕期的人容易多思,李象又在崇賢館等他,他不去蘇氏誤會了,惹得家宅不寧沒意思。

蘇氏看到李承乾腫著眼睛,心下一驚,李承乾趕忙解釋道:“去祭奠母親,一時動情,讓蘇卿見笑了。”

蘇氏聽罷,這才鬆了口氣,還以為又是天家父子鬨不和。

“妾身想請殿下為這個孩子再取一個名字。”

李承乾思索片刻,道:“蘇卿是怕生了個女兒,我之前定下的名字用不上?”

蘇氏點點頭,道:“無論兒女,妾身都一樣他可以帶著父親的祝願出生。”

李承乾點頭應下,陪蘇氏用過晚膳,蘇氏想要夫婿陪她,可她知道夫婿心中沒什麼男女之情,留在身邊沒意思。

字典編成意味著什麼,蘇氏心中有數,她知道夫君趕著回去整理崇賢館那一堆文稿,便直接開口放人。

李承乾叮囑了幾句,離開麗正殿去崇賢館,推開門就看到了一個讓他十分頭大的人。

“陛下過來就過來,還吩咐宮人不許通報。”

李世民道:“隻能說明你無能,連個心腹都沒有,否則也不至於連朕來了都不知道。”

李承乾道:“陛下吩咐了不許通報,有人向臣通報了。陛下追究下來,臣禦下無方,使下人違逆上意,不知罪在誰?”

館內沉默良久,氣壓悶沉讓人喘不過氣來。

李世民笑了,不錯,普天之下,天下萬民之君隻有一位,那就是皇帝,皇帝說不讓通報,那就不能有人通報。

“朕收回之前的話,我的承乾是有難言之隱,不是陽奉陰違。”

早晨出來沒看見杜荷,這會子皇帝又來了。

“杜荷是個很有才華的人,隻是效命錯了主君,陛下將他調離東宮,臣不敢置喙,但求陛下莫要傷他性命。”

李世民:……

真是好大一口鍋!

他來找李承乾,還是為了高句麗的事情。

李承乾能去高句麗旅遊,說明後人打下了高句麗,還進行了有效治理,他就來了解一下後人打高句麗的經驗。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