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 第三十九章 同李雲龍一樣的驚喜

第三十九章 同李雲龍一樣的驚喜(1 / 1)

推荐阅读:

弘曆在回到雍王府後,就繼續在王府學堂裡上學。

而也因此,他自然與弘晝又要朝夕相伴。

弘晝自是開心不已。

但同時,他也難免天天要遇到弘時。

弘時倒是不怎麼開心,甚至越發冷淡了,眸裡對他也有些恨意。

弘曆對此不以為意,他隻在大體情麵上,保持一個弟弟該有的禮貌。

而弘時也一樣,也隻是維持著一個兄長表麵上的友愛之態。

這段時間,弘曆也與雍正一樣低調。

雍正深居簡出,日夜為康熙祈福,希望上天能讓康熙早日痊愈。

而他,也在學習之餘,天天抄寫佛經,意在以此舉動,感動菩薩,讓康熙病愈。

為此,當雍正在家時,弘曆還會主動來向雍正借佛經,還請雍正監督他抄寫佛經的誠意。

雍正因而非常感動。

有時候,雍正也會主動帶著弘曆一起去寺廟燒香祈福。

不過,在抄寫佛經、拜佛祈福之餘,弘曆也從雍正這裡得知,給他的佐領,都安排完畢,且已得到聖旨批準。

這讓弘曆頗為期待,自己的三個佐領到底是哪三個佐領。

這一天,當弘曆在家抄著佛經時,內閣就來傳了旨。

“上諭,經滿洲鑲藍旗都統阿布蘭、蒙古鑲藍旗都統羅德爾金、漢軍鑲藍旗都統唐色題奏,準給鑲藍旗滿洲第二參領第十佐領、蒙古第五參領第七佐領、漢軍第九參領第三佐領予貝子弘曆,欽此!”

“孫臣領旨謝恩!”

弘曆在領旨後,就立即讓隋赫德去了戶部八旗司查閱有關這三個佐領的情況。

讓弘曆驚喜的是,最後他竟得知,鑲藍旗滿洲第二參領第十佐領的世管佐領竟然是鄂爾泰!

雖說,現在的鄂爾泰還在內務府當一個員外郎,且已經多年沒有得到升遷。

但他知道,此人在曆史上可是一位名臣,最大的功績就是主持改土歸流。

“奴才鄂爾泰給主子請安!”

次日。

鄂爾泰也很識大體,沒有因為弘曆這個小領主才十來歲,就有輕視之意,在知道自己新領主是弘曆後不久,就來拜見了弘曆。

鄂爾泰如今作為弘曆旗下人,來見他自然也是名正言順,不算私下結黨。

弘曆在鄂爾泰向自己行禮後,就抬了抬手,說:“罷了!”

鄂爾泰謝了恩,就起了身,但依舊低著頭,站在一旁,等著弘曆的吩咐。

按照八旗製度,弘曆是他法理上的主子。

除非是皇帝給他抬旗,否則,弘曆即便要處死鄂爾泰,或者要鄂爾泰的子女嫁娶誰,要不要到自己跟前伺候,乃至要分鄂爾泰的財產,鄂爾泰都必須聽從,皇帝也不能直接插手乾預。

所以,鄂爾泰現在即便是當著內務府員外郎的肥差,也不得不在弘曆麵前小心翼翼。

弘曆則在這時對鄂爾泰說:“你現在在內務府當差,按理,是個肥水多的好差事,而且,早有傳聞,寧要內務府一郎官,不要六部一侍郎,而要保住這個差事,要緊的該不是立即來見我這個領主,而是攀附值得攀附的人才是。”

“為何,你不等我去傳,就先來見我了?”

弘曆問道。

鄂爾泰頗為愕然地瞅了弘曆一眼,隨即拱手回道:“主子果然不比尋常少年,對官場現狀知曉的明白,但奴才隻知道守規矩更重要,主子既然成了奴才的新領主,那奴才自然當立即來給主子請安!”

“除了這個呢?”

“是不是沒想隻待在內務府撈錢?”

弘曆笑著看向了鄂爾泰。

鄂爾泰再次愕然抬頭,隨即大拜在地:“主子英明,奴才的確很想進步!”

“內務府固然油水多,但終究不過是碩鼠安逸之地,奴才世受國恩,豈肯苟安為一碩鼠,而置聖人忠君大義於不顧?”

鄂爾泰很誠懇地說起了心中的想法。

弘曆聽後頷首,接著又問:“那你之前為何沒有進步,是錢不夠買通關節,還是你自己拉不下身段?”

“回主子,那是因為奴才不想叛主入八爺黨。”

鄂爾泰回道。

弘曆隨即又問:“你的佐領以前領主是誰?”

“是大阿哥。”

鄂爾泰回道。

弘曆對此不感意外。

大阿哥胤褆被削爵囚禁,其所屬旗分,自然最好被分割。

所以,給他分的滿洲佐領,也從原來大阿哥的佐領裡分割。

隻是,他沒想到,分給他的滿洲佐領會是鄂爾泰世管的佐領。

而鄂爾泰以前作為大阿哥的奴才,在大阿哥已經失勢的情況下,還不肯投附八爺黨,得不到升遷,也的確是情理之中的事。

現在,因為他的領主變成了自己,他倒也就積極地來認主,無疑說明鄂爾泰早就想換個靠山。

隻是他再著急換靠山,也沒想壞規矩,而主動去換個靠山,而是等著朝廷安排,安排到誰做他的新領主,他才會積極認這新領主。

隻有這樣,他才能在大節上不失,是屬於奉旨認新靠山,而不算不忠不義。

“你的佐領現在有多少丁口、田地、牛馬以及錢糧房產等?”

弘曆這時具體問起關於鄂爾泰所管佐領的情況來。

因為一直是雍正在操心給他劃分佐領的事,而雍正這段時間也深居簡出,沒告訴他多少關於所給他佐領的具體情況。

他也才派隋赫德去打聽。

所以,弘曆現在還不清楚自己的三個佐領具體情況。

他也就問起鄂爾泰來。

畢竟這些都是他自己可以支配的人力、物力、財力,他自然要弄明白。

“回主子,奴才所管佐領,有丁實數七百三十六丁,有口實數六百五十三口,有田三百四十五頃……”

弘曆不禁瞪大了眼。

雖然,他知道,清朝的佐領也都會學前朝,對朝廷隱匿人口、田地等數目實情。

但是,他也沒有想到,鄂爾泰的佐領會有這麼多人丁產業!

要知道,官麵上,許多一個佐領頂天也就三百多人丁。

而鄂爾泰這個佐領,無疑已經相當於兩三個佐領,屬於加強佐領了。

“這是丁口田地錢糧等白冊,請主子過目。”

所謂白冊,就是佐領內部用來管理的賬冊,不是上交給朝廷的。

如同地方上,官府在賦役征收上有賦役白冊一樣,是反應一個地方真實情況的數據資料。

弘曆立即接了過來,認真看了看。

他越看越不禁暗歎,這個鄂爾泰是一個開疆辟土、發展經濟的人才。

自己的確是撿到寶了。

雍正也的確找人把好佐領安排到了他名下。

這讓弘曆有種同李雲龍一樣的意外之喜。

即本來以為自己隻是有一個“團”的實力,誰知,實際上是有一個“師”的實力!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