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遊戲競技 > 星河矩陣 > 第三章 密雲邂逅

第三章 密雲邂逅(1 / 1)

推荐阅读:

米棣是個很有才華的人,數學物理功底紮實,表麵上看似平靜,內心卻極具韌性。作為廖大偉的得意門生,傾儘所能去教他。天體物理學方麵,涉獵極廣,恒星天文學、天體演化學、射電天文學等。

這裡是觀測的控製區域,控製室機房,兩台高靈敏度接收機、信息記錄、處理和顯示係統,由於他倆是第一次觀測,好在有大叔指導,沒有造成過度的手忙腳亂。觀測控製室裡有十幾台電腦顯示屏,兩張辦公桌上各有一個長方形大大的支架,上下並排掛著四麵寬屏電腦顯示屏。

郝秋岩說:“天文學家並不知道宇宙的確切大小,甚至連它到底有限的還是無限的都搞不清楚,就一門腦地觀測觀測;要知道光是有限的,每秒30萬千米。而且光也不是直線傳播,它會受到各種因素影響,比如介質不均勻、引力場、光的波動性等。當然在觀測數據上把這些誤差扣除掉,即使這樣,難免不是有限的手段。”

米棣回頭瞅瞅他,說:“所以啊,當精疲力儘的時候,才回去想想。比如說,一個小孩子想要吃餅餅,可媽媽買不到餅餅,隻買到團團;小孩子看是團團哭啊,最後媽媽沒有辦法,用手把團團用力一拍,壓成個餅餅,小孩子看到後樂了。”

郝秋岩笑著說:“這是後知後覺呢,還是急中生智?”

米棣說:“變通,經驗雜談,對治機械思維。”

郝秋岩說:“其實,我對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並不感興趣,還是說說宇宙星雲吧。

米棣說:“好。星雲內部物質密度與溫度分布,隱藏著宇宙起源和恒星誕生的秘密。星雲是宇宙中的巨大雲團,由氣體和塵埃組成,其內部物質密度和溫度分布的研究,對於理解恒星形成和宇宙演化至關重要。星雲內部溫度差異顯著,原太陽附近可達2000開,而外圍僅50開。

這種溫度分布影響了星雲內部分子的分布和行星的形成,金屬和矽酸鹽礦物在1500開左右溫度下會濃縮,受原太陽重力牽引聚集到星雲內區域,形成實質內行星,較輕的冰和氣體則被推向外部,形成氣態外星行。同時,星雲內部密度也逐漸增加,每立方從幾個氫原子到數十萬個氫原子不等。當星雲中心密度和溫度達到一定程度時,熱核反應發生,恒星誕生”

郝秋岩眼皮開始沉重,昏昏欲睡的感覺襲來,他打開礦泉水往頭上澆一下說:“在我看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沒啥意義,不要做這個無用功了。換個論文題目。”

米棣說:“換個什麼題目?”

郝秋岩說:“簡單點的,恒星射電。”

米棣隻好說:“行,你彆睡大了,我做個觀測數據。”

【射電天文】

(一)射電天文的曆史:卡爾·央斯基,射電天文學的奠基人。發現獵戶座分子雲團恒星群的超大陣列v,就是以他來命名的。同時,天體射電流量密度的單位命名是“央斯基”。央斯基1928年,從威斯康星大學畢業後,加入了貝爾實驗室。當時,貝爾實驗室正試圖通過短波,進行跨大西洋的無線通信。

央斯基在其中承擔的職責角色,是尋找可能影響無線語音傳輸的靜態乾擾源。很快,他建造了能夠接收205兆赫茲無限信號的天線。這個天線安裝在一個可以任意調整方向的轉盤上,江湖人稱“央斯基的旋轉木馬”。

通過旋轉,就可以很輕鬆定位無線信號的方向。經過幾個月的觀測,央斯基有了結果。首先,打雷會對通信帶來乾擾。而一種不明來源的微弱嘶嘶聲,吸引了央斯基的注意。他花了一整年研究這個微小卻很穩定的信號,發現它每天有規律地增強減弱。央斯基首先猜測,這個信號來自太陽。但經過幾個月的跟蹤,他發現這個信號的最強位置,不在太陽附近

米棣看看時間,淩晨2點41分。

他推推郝秋岩說:“哎,跟我到外麵透透風,走一走,也看看這裡的夜空。”

在城市化發展的當下,想要抬頭仰望星空,著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裡遠離光汙染的影響,夜晚的密雲,星空如沸騰般奪目。暗夜之下,星空矩陣,一道道光線流下來,仿佛銀河落下,美得讓人窒息。

仿佛隻需仰望星空,就能找到心靈的平靜。

巨大的射電望遠鏡在夜空中矗立,星空、星軌、流星劃破的瞬間,勾勒出一場天文奇觀。

淩晨3點的密雲水庫,黑漆漆一片。用強光手電掃射水麵,水麵依舊綿密漆黑。離開水庫岸堤,拿著手電筒照路,邊走邊交談著。

米棣說:“這樣的星空,難道不讓你的思緒心猿意馬,任意想象”

郝秋岩說:“你讓我想想”,他挖著自己的腦子說道:“最近很火的:我與春風皆過客,你攜秋水攬星河。”

米棣說:“好呀,你的高光時刻,詩意的北京,詩意的密雲。我彆無所求,隻想被太陽曬透。”

郝秋岩笑著:“屁,人家說夜空,你卻扯太陽。”

米棣給他一拳:“你這個人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開朗樂觀,重感情、講義氣。壞處是肆無忌憚,狗嘴吐不出象牙。”

他生氣地說:“米老艮,能吐出象牙的是大象。”

米棣斜瞟他一眼說:“我說的有錯嗎?”

他嚷嚷著說:“你不也一樣,掰了,大海不缺你這一滴水。”

說完像犟驢一樣向前快步走去,米棣在後麵喊:“你看你,咋不識逗引?”

正在你追我趕,地麵上猛然亮起一片淡藍色亮光,將他們罩住。

抬頭望向夜空,是一架降落下來ufo懸在頭頂。圓盤狀的底部,中間有個大圓孔,周圍幾個小圓孔,目測距離不清楚。

ufo停留不到10秒鐘,向上拔起轉瞬成為星星大小,然後消失。

米棣奇怪地問:“你剛才看到什麼了?”

郝秋岩詫異地說:“ufo吧,數十個數的時間,底部有啥都沒看出來。”

米棣肯定說:“是ufo,我也沒反應過來。腦洞問題,它來乾什麼?”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