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三國:袁公拒見?找找自己的問題 > 第316章:隻看結果,他就是奔著歸降去的!

第316章:隻看結果,他就是奔著歸降去的!(1 / 1)

推荐阅读:

“公則以為如何?”

袁紹又問向了郭圖,同時許攸也看了過去。

他亦想知曉郭圖能夠提出怎樣的駁論。

可結果是,郭圖說不出話來,仿佛腦子還在太行八徑裡轉不出來。

最終隻說了一句“此計可行,但需大將在漳水設伏”以此來策應鄴城,讓曹軍損失再甚,最好直接拖過今年。

這也在許攸的預料之中,他知道郭圖的性情,肯定會在自己的建議上,加以改進,好讓人覺得他考慮更加周到。

而這個大將也無人可選,高覽需要統兵,擁有多次精兵設伏、親自衝殺經曆的,無非就是張儁乂了。

“以何人為將在漳河設伏?”

“自是張郃將軍,此為天應之地也,”郭圖又開始賣弄巧言令色,意思是地名和張郃相符,肯定是上天要他在此立功的地方。

袁紹再次深思許久,點頭同意。

早在去年,他就有遷徙向北方的心思,因為擔心曹操會追擊、士氣會崩潰,未能成行,最重要的是未曾想到什麼好的策略。

如今有許子遠這一策,倒是能依靠太行,建起防備、連通並州,如此也算是依附天險地形,抗衡曹操的軍勢。

“子遠,吾將魏郡戰局,便交托給你了。”

袁紹語重心長的說道,其實心底裡也並沒有太過重視,他對許攸已經十分失望,隻當他是棄子而已,如今正好可用作消耗曹操之兵馬,何樂而不為也。

許攸神情動容,感激涕零,躬身應下。

不過心中卻已懷著怨恨的心情。

……

鄴城暗中遷移,袁紹帶走了財資、百姓,許多華貴宅邸之中的珍貴建材都挖走,偌大的衙署多了幾座殘垣。

許攸得精兵四千,老弱兵馬兩千守城,而張郃則是率得一萬雜部鎮守在漳河岸邊,兩人營地相望,可相互馳援。

隨著內黃大營後撤,曹軍逐步推進,時節也從深秋即將到冬日。

待到氣候更冷一些時,曹軍未必會繼續進軍,故此許攸估算,就在這幾日,便會動兵。

他確定袁紹等已遠遷常山,並且在各關口設下重兵為防之後,本想立刻開城門投誠。

這是許攸最後獻給袁紹的東西:給他一個教訓。

但是轉念一想,這麼投誠過去,曹公未必會予以重用,那還談何勾起往日同窗的情義?當然要有意義才行。

於是許攸以伏旗故作疑兵,利用曹洪貪功冒進的缺點,假意在鄴城東側露出破綻,先誘騙曹軍以為鄴城守備森嚴,有重兵把守,將他們逼去渡漳河。

在渡河半道時,張郃率軍殺出,擊退曹軍渡河兵馬,又沿途追殺了十餘裡,和曹洪激戰數十回合方退。

而在鄴城之外的營寨,亦是遭到許攸下令奇襲,兩麵遭敵,曹軍頓時以為鄴城兵馬很多,乃是一場硬仗,隻能退後十餘裡紮營,再打探情報。

這時,許攸又讓人暗中放消息出去,將鄴城的情況真假參半透露給曹軍,曹洪不敢輕信,於是向後請曹操決斷。

內黃曹營。

曹操正在整理斬獲所得,加造兵刃、箭矢,營寨之內高喝不斷、士氣高漲。

曹洪部將任福亦步亦趨跟在曹操身後,說明前線狀況。

“鄴城城高牆厚,若是強攻死傷必定無數,如今臨近大戰尾聲,將士們已快精疲力儘,隻待能休息數月。”

“袁紹麾下大將張郃守漳水渡口,許攸守鄴城,不見其餘文武。”

“嗯?”

曹操的腳步一頓,狐疑的回過頭來,目光凝重的問道:“誰?誰守鄴城?”

“乃是許攸許子遠。”

任福不知道許攸和曹操過往,隻是覺得丞相似乎和此人有舊,於是又補了一句:“鄴城城中好似兵士不多,隻是少許精兵斷後。”

“子廉將軍斷定袁紹已北遷,所以不敢妄下論斷,亦不敢貿然攻城,否則徒增損耗,對軍心不利,方才讓末將來請問丞相。”

“嗯……”

曹操眼眸不斷晃動,很快就有了諸多猜測。

子遠早年跟隨本初兄,到如今已有近二十年,如此之久,哪怕是養條狗,感情也必然深厚,卻將他放在棄置之鄴城,何為?

總不會是誘騙我攻城,好退兵吧?

想到這,曹操嘴角一揚,喃喃道:“子遠打兩場漂亮仗,以待價而沽,吾豈不知你心思?”

“哼哼,”曹操得意而笑,掀開帳門準備進去,轉身對任福說:“告知子廉不必強攻,且在鄴城三十裡之外紮營。”

“給我寫一封書信告知子泓,”曹操向身旁曹純笑道:“鄴城已得,袁紹退至常山、巨鹿,經略冀北,而冀南即將儘入我手。”

“啊?那要子泓做什麼?”

曹純撓了撓頭,怎麼就已得了,這不是剛打到門口,還沒開始猛攻嗎?

而且寫這麼一封書信,是讓子泓來打總攻嗎?

“無需他做什麼,炫耀一番功績耳。”

“……”

哦,炫耀啊。

不久之後,許澤回了一封親筆書信,曹操在滿臉嫌棄中看到了半夜,卻對信中招降的理由深以為然,於是得腹稿於心,便再幾次襲擾詐敗,漲許攸之功績聲名。

鄴城、漳河自有留下監軍之人將戰報不斷告知後方。

……

冬月上旬,曹軍久攻鄴城不下,曹操親自到城門之下邀許攸商談,以天子詔書大義要挾、再以全城軍民、漳河守軍生死為由,勸許攸歸降。

同時還說起了當年同窗之情誼,以許攸少年時欲達天下先的遠大誌向為呼喚,說得許攸熱淚盈眶、痛心疾首,萬般無奈之下,為了將士、為了百姓、商賈開城歸降大漢。

也因此,曹操說降許攸之事,也在軍中成為大義傾軋的典範,人人傳頌其威也。

但實際上,是雙方心知肚明的搭台,給許攸足夠的台階從鄴城上下來,讓他的歸降看起來乃是無可奈何,且是在阻擋曹軍十幾次進攻之後,彈儘糧絕,方才無奈歸順。

以至於在冀北的袁紹知道了這件事,也隻是扼腕歎息,認為許攸已經儘力了。

郭圖在旁嘴唇偷偷的動了好幾下,但卻無聲,他隻是奇怪的看著袁紹的背影,偷偷在心裡罵。

他又儘力了。

若是隻看結果,這許子遠就是奔著歸順去的,贏十幾仗無非是為了混一個重要的地位罷了,鄴城雖輜重、金銀接運來了冀北,但是地盤卻是實打實的。

如此一座城池,就這樣交給彆人,日後想要奪回來還不知要花費多少心思。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