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三國:袁公拒見?找找自己的問題 > 第315章:你以為,我許攸不會演?

第315章:你以為,我許攸不會演?(1 / 1)

推荐阅读:

鄴城,知曉前線節節敗退,袁紹已是憂心忡忡,不過內黃丟失本來就是意料之中的事,去年他就與郭圖等人商議,加緊在漳水附近設防,以阻礙曹軍的步伐。

如今正在商議分派兵力時,忽然聽聞門外傳來消息:許攸自廣宗而回。

“廣宗敗了!?”

袁紹第一反應便是如此,廣宗兵力不多,但是地勢易守,但若是將士的固守之心不堅,還是很容易被攻破。

現在的冀州就像是一座四處漏風的房子,到處都需要補缺。

“不是有援軍去馳援廣宗嗎?”

郭圖拱手歎道:“兵馬因在路途中遭到陰安來的曹軍阻隔,未能成行!”

“唉!”

袁紹捶打了一下案幾,連忙召許攸進來問詢。

此刻許攸在眾人目光之中穩步走到正堂,神情無比淡定,直接看向郭圖道:“郭公則,你說我運糧有罪,我且問你,何罪之有!?”

“路途耽擱,以至我軍前線糧草不濟,隻能後撤,雖非是足下刻意為之,可戰事如此緊急,既結果如此,自當擔責,難道足下要讓麾下運糧的小官吏去承擔嗎?”

郭圖苦笑起來,對許攸又拱了拱手,賠禮道:“在下的說辭,不過是穩定軍心之語,並非是刻意構陷。”

許攸輕笑了一聲,沒有在意郭圖的這番說辭。

袁紹問道:“許攸,你這時回來,廣宗可是已經丟了?”

“沒有,”許攸抱拳道:“廣宗守將王成,率餘部三千七百二十一人,仍在死守,城內餘六十日軍糧,軍心齊聚依城附險而守,還可守數十日。”

“那你回來乾什麼?”

袁紹聲音渾厚,略帶怒意。

擅離職守,在軍中可是大罪,許攸已臨時領了鎮守廣宗的職責,自然不能無故回鄴城,更何況現在還是戰事緊急之時。

許攸絲毫不懼,眼神氣勢也恢複了往日的倨傲,掃過眾人之後冷笑道:“在下是怕,若不回來,許是主公要被小人蠱惑,被懦夫縱容,丟失北方山河了。”

“你什麼意思!?”

“許子遠!主公不治你的罪已是恩德,怎還在此大放厥詞!”

許攸一番話,仿佛一石激起千層浪,文武群臣儘皆嘲諷怒罵起來,袁紹強壓著怒火,起身盯著他道:“許子遠,你來此若是專為撒火,我可免你罪責,速速回廣宗鎮守,待曹軍退後,自會論功賞賜。”

“主公,攸來此,是為獻策而來。”

“哦?”

袁紹狐疑的看向他,如今諸多策略都已定下,全力鎮守漳水一線,耗損曹軍軍力,必可拖長戰爭,而後和馬騰同盟,連同高乾經略並州,將更北方發展得穩固為上。

許攸拿出一卷策論,交到了袁紹手中,同時朗聲說道:“吾料定汝等依漳河設防,必遭大敗!鄴城破時,將會丟兵棄甲、潰不成軍。”

“胡說!”

“匹夫之言,鄴城加固多年,怎會輕易破之?”

“你自己無能,卻在此危言聳聽!”

文武激憤之下,張郃等將卻默不作聲。

此刻高覽在外領兵,堂上深諳帶兵之法的大將也就他一人在此,其餘在場的將領多是袁氏宗親提拔起來的人,草包一堆。

但張郃向來不是最受器重的將軍,故而隻聽不言。

他隱隱覺得,許攸所說極有道理,沿漳河設防不是好辦法,因為敗後極其危險。

“子遠,為何有此論斷?”袁紹語氣稍微柔和了些許,但還是帶著怒意。

許攸躬身道:“當初治所鄴城乃是為何,公心中可還記得?”

那是因為對幽州時,曾被公孫瓚打得岌岌可危,於是將治所定在南麵腹地,也就是魏郡鄴城,依靠河流、平坦的地勢,為各處輸送糧草。

所以魏郡之北,大多是平原!

但現在是要向南據守。

曹軍來勢比當年公孫瓚更凶!

背靠平原耗損,一旦輸了,那可是幾十裡的跑馬場,無山林小道設伏,無艱險天塹設防,曹軍的騎兵急速跑起來,那就是一麵倒的屠殺。

損耗不知要有多少。

“一條漳水連綿五百八十餘裡,漳河更是橫於魏郡南北之間,看似天險,實則偽也。漳河可守北,卻萬萬不能守南。”

袁紹聽完陷入了沉默,郭圖、審配等人亦是隻能冷笑。

辛評拱手道:“那依足下之見,應當如何?”

許攸深吸一口氣,抬手引向自己的策論,道:“吾在策論中已詳儘告知,諸位日後可觀,若要後撤,在下建議退至常山以為大本營。”

“無需糾結鄴城之得失,將財資、百姓、兵馬輜重遷往常山郡,常山西靠巍巍太行,天然之屏障也,井陘關為山西、河北之孔道,易守難攻,扼守井陘則可留有並州退路。”

“且常山雖非富庶之地,但這些年未受波及,甚至常與並州通商往來,反倒是養民屯糧多年之地,可得補給。”

“主公起源於渤海,渤海、河間、中山援魏郡則路途遙遠,但援常山、巨鹿則迅速,可令兵馬更為凝聚,補給路程大大縮短。”

“此次在下走漳水運糧,便遭兵禍所累,因此耽擱,若在巨鹿、常山設兵,四郡糧道可省大半時日,城與城之間遙相呼應,牽一發而動全境,假使軍心凝聚、士氣重振,曹軍豈敢過山渡河,長線奔襲?”

“如此才可求得數年平穩,以壯主公之方略,為與馬騰同盟,贏得喘息之機,同時亦可群策群力,向烏桓征物資錢糧,換取軍資。”

“待立足腳跟,再聯合西涼、益州與曹操決戰,方可轉圜問鼎中原。”

“在下懇請主公思量,猛虎困於阱,寧斷爪牙而求生,潛蛟涸於澤,當舍鱗甲以乘雷,獵鷹寧折勾爪而不墜網羅,良將當棄虛名而存虎狼之師!”

袁紹眯著眼,深思良久,而郭圖等人亦是麵麵相覷,不知今日的許攸是怎麼了,竟是這般的熱血,竟有一種決絕之感。

如此大略,細細思來令人歎服,全策以井陘關為本,構四方山形水路險要之地為防,可守很多年,曹軍若是踏入其中,則必遭阻隔寸步難行。

的確是好方略。

過了不知多久,袁紹問道:“若如此,鄴城該當如何?”

許攸虎軀一震,朗聲道:“在下願為主公死守鄴城!攜精兵死士少許,戰至力竭!即便是曹操想要踏入鄴城一步,也需付出極大代價!”

袁紹驀然起身,重新審視起許攸這一計策,若能如此,則此計甚妙!

退能凝聚於常山、巨鹿。

進可依漳河為險,耗損曹軍,至少讓他們無法再進,贏得加築井陘關的時機!

“好!子遠此策,深諳地利之妙。”

許攸的心頓時放下了一大截,成了大半。

郭公則,虛以忠言、假公濟私、豪言壯語以惑眾,你以為我許攸不會?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