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三國:袁公拒見?找找自己的問題 > 第309章:群商畢至,意外之喜!

第309章:群商畢至,意外之喜!(1 / 1)

推荐阅读:

劉議被轟出衙署大門的時候,在門口蹲了好久,聽了叔父把事情攤開來說明,心裡像針紮一樣難受,現在再去求步氏已經無用了。

好在叔父又指了一條明路,日後可以多收亞麻、苧麻,以成麻布,這些布匹較為簡單,可以用作民生之物,在揚州通行。

雖然錯過了一個闔家富貴的機會,但是日後也能去和眾多布商爭一個麻布的商貿市場,仔細想來也還算不錯,至少家族商賈日後還有出路。

但是他這個人口風不是很嚴,當天夜裡,被幾個友人請去吃酒,一興起就把這件事說出來了,引起了在場人的震驚。

也終於摸到了一點許揚州心思的脈絡,這漕運通渠之後,水網發達可興商賈,衛氏果然還是要從中攬財的。

這兩萬畝桑田若是真能收成,可就是數萬筐蠶絲,高檔的錦緞數萬匹不在話下,絹帛也不少,從中獲利令人眼饞。

當然,這也不是誰家都能養得起的,兩萬畝的桑田來養蠶桑,且不說損耗如何,就算全無損耗,每年的成本可能在兩萬餘萬錢,能拖垮好多商賈了。

有了這個消息,這些商賈更加願意請劉議吃酒,讓他過了一段眾星捧月的日子,到八月時節,許澤已開了芍陂,沿肥水而行,決通了一條山道令水通行,填河床以利船行,可省去數日時間,將這一水路的複雜程度減少了大半。

若是日後有足夠的硫磺來製作雷火破山,恐怕還能更快,當然那需要繁複的計算和試驗,現階段還並不合適。

如今走水路從壽春到龍舒,基本上一日就可到達,而且水路日夜能行,哪怕是糧草輜重這種吃水很深的船隻,也隻有幾個地方不能通行,許澤還在等著船運給於試運的彙稟。

如此經過又一旬的試驗,許澤和幾十名水工匠人修訂了幾次水圖,重新敲定路線。

這時他發現一個奇怪的事。

來探工的大商越來越多了,每次來都是提著大量的肉食、米糧,直接在河邊煮肉烤肉,用水煮了酒又放置於水中冷藏,再來獻給許澤等人嘗鮮。

許澤都賞賜給了休息的民夫,也賞賜給了罪徒。

起初他還奇怪,這些商賈之家向來都是無利不起早的,以往要他們出血來攢點“功德”,至少要諸葛亮、賈詡、典韋這種為人所知的親信去。

或者讓信令持自己的劍、符節而去,否則也不舍得給多少好處。

這幾日卻是接連不斷的來,唯恐來得慢了,有些來了好幾次的才慢慢的透露了訴求,想要許澤租他家的田。

“州牧,老朽家在桐鄉附近,有良田五百畝,若是州牧有需要,可租去耕種,租金無需多少,老朽隻想求一個憑引,日後可營絹帛、麻布,能少些商稅即可。”

家裡的田如果和州牧府或者衛氏商會掛上關係,那麼日後好處肯定會更多。

彆的不說,衛氏的一個信物,在很多地方都能走驛亭,而無需溢價支付驛亭的貨馬、住宿、酒食,每年省下來的錢都有幾萬了。

更何況還有關稅的減免,沿途官府的照顧等等……這可真是攀上高枝的好機會。

不過想要拿到這種特權也不簡單,許澤一般不會因為些許款待勞工的好意就鬆口,這位州牧的威嚴還是十足。

“租田之事,待秋後會有詳細的籌劃,不必著急。”

來人往往聽見這句話後都會暗暗歎口氣。

想起那個叫張葉的商賈,那就是標準。

你想要特權,很簡單,你像張葉那樣,背棄整個家族的族老,全力的支持徐州牧所有工造之事,自己不賺錢也要完善。

然後再付出一個車隊來雪中送炭,自己再去河裡死裡逃生一次,在床上躺半個月,州牧自然會有所動容。

如果達不到這個標準,那就動不了他的心。

許澤如今到了這個位置,見識了形形色色的人後,才明白這個位置的好處。

怪不得陳元龍經常宴請廣陵大量賢才,身居高位而聽策論,而後擇人而推舉,其餘不得者常憤然離開廣陵。

那不是在享受,而是在告訴他人自己的標準,能得到我舉薦的人,必須做到什麼地步,否則人人都來找我,豈不是忙都要忙死。

有張葉在,打發這些商賈就很容易了,但是許澤的回應也無異於是告訴了他們,待水網啟用,開始通商之後,布匹一定是重要的商貨。

所以很多家族的田地在秋收之後,明年想要改為桑田,也有人覺得既然大家都想要織布,那米糧肯定會貴,則再複墾許多貧瘠田土,來種粟米。

這消息甚至還從廬江傳到了江東,丹陽、吳郡、會稽之人也儘皆有所耳聞,開始緊鑼密鼓的征佃農、灰養田土,為來年準備耕種之事。

但是所有人都萬萬沒想到……

衛臻親自到了江淮,在廬江、九江兩地斥巨資購置了工坊、商會地址,然後先行賣出一種叫做江南犁的農具。

小巧靈便,可以減少一個人力,便能扶住,且著力點更低,足以輕鬆開墾犁田,並且轉向輕便,做工精良。

賣價也不是很貴,隻是原本直犁的三倍,看起來翻了許多,但效率倍增而且每年都能用,衛臻還很有商業頭腦,他可以接受用直犁來抵價,直犁折價300錢,以舊換新隻需付1200錢。

秋收之後,不到一個月就賣瘋了,各家商賈爭相購買。

許澤還下了一個農器專營令給衛臻,隻能在他的商會購買,且招募附近匠人居住於聚集區,以宅邸、田產為酬不予遠遷居住。

短時間內想仿造都無法,短短一個月,衛氏利收了千萬錢,還有許多郡縣未曾購置,江南犁的消息仍在不斷傳開。

……

合肥新城。

文武聚於巢湖堤壩的施工地,做了個簡易的宴席,近年來已逐漸富態的衛臻大笑不止。

“哈哈哈,還是兄長的心思敏捷,立馬就猜到了這些商賈想要多種農田。”

許澤謙虛的擺了擺手:“這曲轅犁我以前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要瞞冀州五年,沒想到十一年未曾外流,隻在軍中使用。”

“如今到了揚州已無所謂了,可趁此時機大賺一筆。”

“兩郡之地短短一個月就有千萬之利,若整個揚州如何?若賣至荊州如何?!”

許澤意外的發現,這裡竟然有上億的收益!

最新小说: